如果責任感從世界上消失了——不要讓“旁觀者效應(yīng)”奪走我們?nèi)诵灾械纳屏?/h1>

? ? ? ?網(wǎng)上經(jīng)常有教大家如何自我保護的帖子,而有一個重復(fù)出現(xiàn)的點是:當你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要指定群眾的一些特征來求救,比如求那個穿綠色衣服的大哥或者戴帽子的叔叔救救我。究其原因,就是我今天所要說的:旁觀者效應(yīng)。
? ? ? ? ?旁觀者效應(yīng)(bystander effect)又名責任分散效應(yīng),是指對某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wù),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yīng)。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wù),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被無限弱化,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后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
? ? ? ? ? 這也就是文章開頭為什么一定要指定路人特征的原因,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本來所有人共同分擔的責任感又強行聚集在了一個人身上,如果此時不施以援手,就會加大對方的負罪感,對方會感覺到幫助你是責無旁貸的,而在他幫助你的同時,也會帶動其他人幫忙,從而加大了受害者獲救的可能性~
? ? ? ? ? 這里還反映了一個從眾心理,即: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下,每個人都有一種模仿他人行為而行事的傾向,這種傾向在緊急情況下更加突出。也就是說當在場的其他人沒有行動的時候,個人往往會遵從大家一致的表現(xiàn),采取一種“不介入”的態(tài)度。與之相應(yīng)的,一旦有個人打破這種僵局對他人實施幫助,其他人也會跟著做出積極正面的反應(yīng)。
? ? ? ? ?而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遇到的,也許是我們作為旁觀者的情況,在這一點上,人性的善良往往脆弱得讓人不愿去相信。。。。。
? ? ? ? 1964年3月13日凌晨3點15分,紐約,28歲的女子吉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被一個持刀歹徒襲擊,整個過程持續(xù)了35分鐘,由于引起了女子的鄰居的注意,兇手一度逃離,但在十分鐘后又折返繼續(xù)行兇,最后把她強奸并殺死。后據(jù)《紐約時報》報道,有37個鄰居目睹襲擊并聽到女子的呼救聲,但無一人出手相助或報警。事后,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異化與冷漠。
? ? ? ? ?我們身邊也曾出現(xiàn)過孩童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害而大家無動于衷看熱鬧的狀況。這一刻仿佛大家都處于了道德真空狀態(tài)。
? ? ? ? ?我們震驚于路人的冷漠,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件事離我們真的太近了。而他們并非什么道德敗壞之人,他們也許就是你上學路上賣早點的阿姨,也許就是你身邊一起工作的同事,也許就是偶爾見面還會打招呼的鄰居~他們可以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甚至就是你我~但我們覺得根本不可能發(fā)生的事,卻就這么確確實實的發(fā)生了。
? ? ? ? ?現(xiàn)在我們來模擬一個狀況,現(xiàn)在是夏天,我們一大群人去河邊游玩,這個時候我們遠遠看到河中有一個溺水的孩童。我會游泳,我身邊的阿蘭阿紅阿智也都會游泳,我想去救,又有點擔心危險。我想,我身邊的朋友也都會游泳,他們會去救的吧,結(jié)果他們也沒動~
? ? ? ? ?就在我們猶豫的這幾分鐘內(nèi),小孩已經(jīng)溺水身亡了。我開始為孩子的死感到愧疚,覺得是我導(dǎo)致了他的死亡??墒且幌胂?,身邊的朋友也都沒有救,他們也應(yīng)該為孩子的死亡負責任。如此一想,雖然還是有些愧疚,我還是放心的和朋友離開了河邊?;氐郊依?,我想,今天真是太不開心了,真不該去河邊的。
? ? ? ? 事情分析到這里,我終于明白,我也會成為紐約的37個人,或者佛山的18個人之一。原來當事情真正發(fā)生的時候,我以為的我的善良,我的道德,我的責任感,都沒有我以為的那么強大。
? ? ? ? ?其實即使不做這個模擬我們也應(yīng)該在讀書時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一個同學經(jīng)歷了校園暴力的時候,你也覺得不好,但是卻也沒有去管。這并不是從眾效應(yīng),因為你也知道這是不好的,但你為什么不去管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怕別人覺得你是個多管閑事的傻x。。。。這是出于社會抑制作用,即:社會上每一個人對所發(fā)生的的事情都有著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應(yīng)的行動。但每當有其他人在場時,個體在行動前就比無人在場更加小心的評估自己的行為,把自己準備做出的行為和他人進行比較,以防出現(xiàn)尷尬難堪的局面。
? ? ? ? ? 說了這么多,如何防止“旁觀者效應(yīng)”的發(fā)生呢?
? ? ? ? “關(guān)鍵在于:危急時刻,千萬不要以為已經(jīng)有人提供了幫助或一定會有人提供幫助。我們應(yīng)該永遠像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場時一樣去行動。”
摘自——《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羅杰 | 霍克 著?
? ? ? ? ? 任何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都像是一條鎖鏈,兇手和旁觀者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節(jié),少了任何一節(jié)無法連接到最后的結(jié)果。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如果我們明明可以阻止卻冷眼旁觀,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幫兇。你的道德,你的思想,你的為人處世,應(yīng)該由你自己來決定,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做的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