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那個人:人群似海,緣分是橋
人和人之間,總是得講究一個緣分。地球上幾十億人,憑什么你就能遇到她(他)呢?老話說的好,千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人和人在一起,當然是因為她(他)對于你而言是特別的存在。所以,既然緣分到了,就必須得珍惜。
其實,如果是談論姻緣的事,我以為得到一詞兒雖然也不是不對,卻也不是萬分準確的。比如說 ,一個男的娶了一個女的。說他得到了一個媳婦還差不多,可是,如果說這個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是屬于他的,就被他得到了,這好像……有那么一點點的不對勁?當然,我堅決的認為某人得到某人的這種說法是沒問題的,如果有人不允許這么說我是會堅決反對的。對于話語細節(jié)的過分講究可能是一種病態(tài)。然而,寫文字的人可能會故意講究,否則大概有可能會沒得可寫。就此,我們就可以看到,在文字上的講究到底有多么的無聊。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水了三百多字了。
人和人之間的從屬關系,提起來就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在現(xiàn)實中,人不得自由,很多時候也是被人當作工具的。所謂的“你不再作為工具,而是人如其名的人?!边@有如紫羅蘭一般美好的愿景乃是比美夢更加奢侈而脆弱的。人總是迫不得已的作為別人的附屬物。這樣,誰誰誰得到了誰誰誰,也就是一種符合現(xiàn)狀的實話說辭了。
三國演義里寫著,曹操聽聞許攸來投,高興的連鞋都不穿,光著腳就跑出來接見。此種作態(tài)美其名曰求賢若渴,其實也正是欲望強烈的征像。既有了還想更有,得到了還想得到。人才即是最好的資源,當然是多多益善。在我看來,此種欲求,與各種尋找新的投資機會,也即是新的“獵物”的投資家們并沒有什么兩樣。這不是一種美德。
然而,對于代價而沽的人才們而言卻不是這樣。對于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說能得到一個主人,有所依附,不僅是利于生存,更是一種榮耀。對于那個時代的人而言,所謂的人格自由的說法,縱然不是離經叛道,也絕對是怪論亂談。
不客氣的說,那個時代的主公與臣子的關系,大體上與買賣無異。然而,人與人之間產生聯(lián)系還是得憑著緣分??v然是買賣,也是如此的。
作為主公,錯過人才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正如老話說,人不知道那塊云彩有雨。話說韓信曾經是項羽手下,卻保了劉邦興漢。諸葛亮就在劉表眼皮子底下,卻被劉備摘瓜。王猛本來已經送到桓溫嘴邊了,可是卻陰差陽錯的沒能吃下??磥硎敲餆o緣,到底還是得不到的。不過,有些話也不知該不該說。人有多大本事,到度還是要看環(huán)境。如果境遇轉變,那么,他也就不再是他了。
所以,得不到那個人,也有另一層意思:你不并能讓他(成為)那個人。成為那一個理想之中的,特定所指的人。所以,有些時候,得不到那個人,也正是那個人之所以是那個人的原因所在。
得不到,其實也是一種成全。
在歷史上,那些揚名立萬的良臣宿將,其實都是,得不到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