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i9 + RTX獨顯的輕薄本!機械革命無界16頂配版深度測試

【前言】
Intel第12代酷睿為PC領(lǐng)域帶來了多少年未曾有過的巨大性能飛躍,針對于筆記本平臺的ADL-H系列CPU,并沒有像桌面平臺那樣發(fā)熱和功耗爆表,甚至有趕超AMD 7nm的性能功耗比表現(xiàn)。以至于像是機械革命這樣激進的品牌,將14核心20線程的i7-12700H放入到厚度僅有17.8mm的無界16輕薄本當中!

往輕薄本里放高性能標壓CPU,機械革命已經(jīng)有很豐富的經(jīng)驗了,如廣受好評的CODE程序員本系列。而令本人大感意外的是最近收到一款配置是i9-12900HK + RTX2050配置的無界16!據(jù)阿璞所言,其僅僅只是作為可行性驗證不會最終上市,但i7-12700H + RTX2050短期內(nèi)即將開賣。下面就通過對這個內(nèi)部機型的測試來一窺未來高配機型的性能體驗吧!
【開箱曬物】

RTX2050獨顯版機械革命無界16輕薄本雖游戲性能處于入門級水平,不過并行加速處理能力特別適合有隨時隨地拍攝、剪輯并快速發(fā)布的視頻創(chuàng)意自媒體。外觀方面延續(xù)經(jīng)典的機械革命F6、CODE10模具,AC鎂合金+D鋁合金全金屬材質(zhì),厚度17.8mm,重量約為1.7kg。

屏幕是此模具的最大亮點,采用16:10比例的2560 x 1600高分辨率、100% sRGB高色域、120Hz高刷新率屏幕,屏占比高達89.3%,下巴僅有不到一指寬。難能可貴的是,超小型720P攝像頭以及降噪麥克風陣列模組依舊保留在屏幕上邊框,告別尷尬的直插鼻孔式取景,拾音范圍更加寬廣準確。

鍵盤為精簡化的84配列布局,保留常用功能鍵和全尺寸方向鍵,1.4mm長鍵程確認感強,配以多檔羽化背光,簡直是重度文案工作者的福音!


開機鍵位于輕薄本右側(cè),在插電條件下不用掀屏幕即可開機。接口布局同樣有講究,右側(cè)是插拔幾率相對較高的2個USB 3.1 Type-A,左側(cè)則為DC電源、2個USB 3.1 Type-C、HDMI以及耳麥二合一,最多可以同時外接3個屏幕!
【內(nèi)部拆解】

拆開機械革命無界16輕薄本,發(fā)現(xiàn)其內(nèi)部非常工整,還進行了全黑化處理,像蘋果看齊有沒有。雙通道內(nèi)存、雙PCI-E x4 M.2插槽,擴展性出色。阿璞給到本人的樣機沒有內(nèi)存和SSD,無奈只得找到壓箱底的Goldkey 8GB-3200和群聯(lián)512GB湊合測。


CPU + GPU共用2根加粗超長熱管延伸至左右兩側(cè)風扇(等效4根),實現(xiàn)熱量的高效散發(fā),熱管的折彎角約25度,效率損失幾乎忽略不計。

12代H系列CPU與PCH集成在同一基板上,不存在“南橋裸奔”的情況。RTX 2050筆記本GPU擁有2048個CUDA核心,2枚三星GDDR6顯存組成4GB 64bit規(guī)格。

無線網(wǎng)卡是喜聞樂見的AX201,支持IEEE 802.11ax、OFDMA、MU-MIMO、160MHz信道等特性,5GHz下的最高速率可達2400Mbps。天線端子加入透明保護蓋,本人測試過那么多筆記本,只在XPS和外星人見到過。
【配件推薦】
機械革命無界16輕薄本RTX2050獨顯版本隨機自帶150W DC電源適配器,體積重量不算大,但外出攜帶的便利性稍遜于全能型氮化鎵Type-C充電器,本人較為推薦奧睿科100W 3C+1A充電器。


推薦的理由是:外觀小巧,體積比蘋果原裝61W還要小一圈;接口齊全,3個Type-C + 1個Type-A的組合,適用于多種形態(tài)數(shù)碼設(shè)備充電;功耗合理,100W可以為2個筆記本同時充電。


針對于機械革命無界16輕薄本,外出使用單口100W夠用,臨時為手機或相機充電,65W也能保證基本辦公需求。如果是AMD APU或Intel H35集顯筆記本,即使4口插滿壓力不大。
【性能測試】


筆記本平臺的第12代酷睿i7-12700H / i7-12800H / i9-12900H以及i9-12900HK核心規(guī)模完全一致(14核心20線程),只不過睿頻頻率不同。45W功耗釋放的i9-12900HK,CPU-Z單核752、多核5562.8,略低于55W i7-12700H的無界16集顯版,由此可見不要太迷信高端型號,功耗釋放才是王道!


對CPU負載更高的Cinebench測試項目,R20單核690、多核4520,R23單核1811、多核11419,不難看出第12代酷睿的最大優(yōu)勢在單核執(zhí)行效率。


3Dmark顯卡測試,F(xiàn)IRE STRIKE項目總分8320、GPU 9308,TIME SPY項目總分3867、GPU 3594,分值水平與GTX1650Ti差不多,但由于RTX2050支持DLSS,部分游戲幀數(shù)可獲得成倍提升。

本人比較關(guān)心雙烤溫度及性能釋放,利用Furmark和AIDA64 FPU達到滿載,CPU 45W 75度、GPU 38W 65.4度表現(xiàn)不錯??磥黼p熱管雙風扇的散熱模組不成問題,瓶頸在于功耗的上限。
【使用體驗】
「圖文瀏覽」


機械革命無界16輕薄本給人最為直接的便利,莫過于16:10屏幕所賦予的瀏覽或編輯區(qū)域的加大。量化到數(shù)值,16:10 2560 x 1600相比傳統(tǒng)16:9 2560 x 1440,縱向像素增加160。開啟在線表格測試,16:9單元行數(shù)為31、16:10是35,多顯示出10%以上編輯空間。
「圖像編輯」

GPU加速在Photoshop的運用范圍非常廣泛,從官網(wǎng)的資料得知大部分濾鏡、變換、模糊、縮放、拖動均可以進行加速。相關(guān)選項在“編輯”→“首選項”→“性能”中,將“圖形處理器設(shè)置”的“使用圖形處理器”勾點上。


使用一張28000 x 10500像素的照片進行測試,開啟GPU加速之后,各個濾鏡處理速度均有顯著的提升,圖像縮放更加迅速。最為明顯的是液化功能,點擊之后進入直接出預(yù)覽,而未開啟加速時要等半分鐘左右。此外未開啟加速時,有很多濾鏡無法使用,粗略看了下包含:3D、油畫、火焰和畫框濾鏡等。
「視頻剪輯」

在Premier Pro中GPU加速主要能夠?qū)崿F(xiàn)實時視頻編輯,并加速最終幀渲染。開啟的方式較為簡單,在新建項目時,將“視頻渲染和回放”中的“渲染程序”選成“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加速(CUDA)”。


測試視頻為1600P 3.3GB大小的錄屏,直接用“1080P 60幀”預(yù)設(shè)導(dǎo)出,GPU加速開啟前后的所需時間分別為2分鐘和10分鐘,幾乎是5倍的加速效果。

目前“剪映”、“必剪”等視頻自媒體平臺推出的編輯軟件,均已經(jīng)加入GPU硬件加速功能,編輯、預(yù)覽、導(dǎo)出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速效果。
「在線直播」

面向時下流行的直播場景,NVIDIA的Broadcast應(yīng)用程序借助RTX顯卡中的Tensor Core單元,實現(xiàn)虛擬綠幕、背景替換、智能降噪等功能,將直播、語音聊天和視頻會議通話提升到更高水平。


NVENC編碼器作為GPU中的獨立部分,專用于視頻編碼,大大減輕了CPU負擔,并優(yōu)化直播畫面細節(jié)和直播流暢度,在有效降低資源占用的同時,帶來更高質(zhì)量的直播體驗。
【全文總結(jié)】
總的來說,憑借由內(nèi)而外的眾多創(chuàng)新設(shè)計,充分滿足特定人群無法解決的痛點;12代酷睿 + RTX獨立顯卡,迸發(fā)出強大的性能釋放;廣受好評的經(jīng)典模具,使性能和便攜性得到完美平衡。獨顯版本的機械革命無界16無疑是2D平面和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高效生產(chǎn)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