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一青銅神樹也許代表東方的神木“扶?!?/h1>
上古地理志《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中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萊垍頭條
從造型來看,青銅神樹完全符合《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通往神界、人間、冥界大門的東方神木——“扶桑”。
青銅神樹又叫通天神樹。
青銅神樹,青銅神樹商代晚期文物,青銅神樹樹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經(jīng)缺失,估計全部高度應該在5米左右,含底座、樹身、龍三部分。樹座略呈圓錐狀,底座呈圓環(huán)形,上飾云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云氣紋。
樹干接鑄于山頂正中,干直,樹根外露。樹干上有三層樹枝,每層為三枝丫,枝丫端部長有果實,一果枝上揚,果上站立一鳥,兩果枝下垂。
在樹椏和果托下分別鑄有火輪。在樹的一側,有一條龍援樹而下,龍身呈辮索狀馬面頭,劍狀羽翅。從造型來看,該青銅神樹應是代表東方的神木“扶桑”。
這株鑄造于3000年前的青銅神樹,結構合理,多層次組合,很有立體感。通天神樹是古蜀人根據(jù)“十日傳說”制造的一件青銅器,本來有十只金烏鳥立于每個枝頭,但是通天神樹出土的時候只有九只。
因為通天神樹出土的時候最頂端斷掉了,文物專家大膽推測,第十只金烏神鳥就在神數(shù)最頂端。通天神樹的造型雖源于神話傳說,但最主要的是古蜀人的“圖騰文化”。
青銅神樹當可視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絕、天人感應、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話意識的形象化寫照。由于年代久遠,其藝術和考古價值難以估量。
青銅神樹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及太陽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話意識中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國宇宙樹最具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的偉大的實物標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