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聚焦」歷“九”彌新—外泌體一站式解決方案

集齊
文末圖片
即可召喚千元大禮哦
近年來,針對外泌體的研究越來越多,外泌體應用領域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1.作為癌癥的診斷和預后標志物;2.可作為藥物運輸系統(tǒng);3.攜帶抗原的腫瘤免疫療法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放射治療在誘導抗腫瘤免疫中的重要性。小細胞外囊泡(sEVs)?在腫瘤抗原的加載和傳遞中起重要作用。然而,sEVs?在輻射誘導的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因此,確定sEVs在輻射誘導免疫中的作用和調節(jié)機制非常重要。

2020年,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邱素芳老師課題組在發(fā)表了題為Radiation-induc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carriages” promote tumor antigen release and trigger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LFQ蛋白質組學的方法對不同輻射細胞外泌體進行表征,發(fā)現了一種新型腫瘤抗原,并證明了外泌體在輻射誘導的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闡明了放射治療激活抗腫瘤免疫的機制。

文章標題:Radiation-induc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carriages” promote tumor antigen release and triggerantitumor immunity發(fā)表期刊:Theranostics影響因子:IF=8.579實驗策略:LFQ蛋白質組學
技術路線

結果速遞
輻射前后外泌體蛋白組學共鑒定到146種差異表達的蛋白質,包括117種上調蛋白質和29種下調蛋白質(FC>1.5;p<0.05)(如圖1A),KEGG通路分析顯示差異表達的蛋白質在白細胞跨內皮遷移信號通路中富集(如圖1B)。其中CDCP1是一種跨膜蛋白,在包括肺、腎和結腸腫瘤在內的多種腫瘤中過度表達,CDCP1表達與癌癥分期相關。此外,蛋白質印跡證實在輻射后?4T1?細胞?sEVs中CDCP1?表達上調。

圖1.LFQ蛋白組學差異篩選與通路富集
研究人員采用人工合成的?CDCP1肽驗證了CDCP1免疫作用(圖2)。通過肽刺激的活性?CD8+-IFNγ+ T?淋巴細胞的增加證實了引發(fā)的免疫。將4T1?細胞皮下注射到?BALB/ cmice?的背部或尾靜脈,發(fā)現CDCP1肽免疫小鼠中,4T1腫瘤的生長受到極大抑制,腫瘤體積更小,生長曲線更慢,腫瘤重量更小,肺轉移中的光子通量更低。表明CDCP1?肽能夠觸發(fā)主動免疫,通過激活?T?淋巴細胞抑制?4T1?原發(fā)性和轉移性腫瘤生長,CDCP1可被視為一種TAA (腫瘤相關抗原)。?

圖2.sEV?中上調蛋白的肽引發(fā)抗腫瘤免疫
最后,研究人員探究了輻射誘導的?sEVs?觸發(fā)抗腫瘤免疫的機制。通過共培養(yǎng)DC與CD8+ T細胞,發(fā)現 輻射sEVs?免疫通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信號增強了?CTLs?的激活。輻射可能使?sEV?富含多種?TAA?和?DAMP(Hsp70?和?Hsp90),并且輻射誘導的?sEV?可能通過交叉呈遞途徑調節(jié)抗原特異性CD4和CD8T細胞活化。

圖3.輻射誘導的?sEVs?觸發(fā)抗腫瘤免疫的機制
青蓮百奧外泌體一站式組學服務

01
外泌體分離富集
超速離心法——業(yè)內金標準
TIO2富集方法——研發(fā)技術
02
外泌體全面鑒定(NAT/電鏡/WB)

電鏡圖片:清晰反應電鏡下外泌體的茶托狀結構。

WB(Western Blot)圖片:據文獻統(tǒng)計,選擇排列前三的標志蛋白進行鑒定。

NTA(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納米粒徑分析:統(tǒng)計外泌體群體分布特征。
03
多組學聯合分析
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學+生物信息分析
04
外泌體驗證無憂
外泌體進入細胞驗證、外泌體功能驗證、通路蛋白驗證。
集齊
下方圖片
即可召喚千元大禮
親愛的小伙伴們,本月正值青蓮邁向第九年的周年活動月,開展歷“九”彌新活動,我們屆時會推出四項研發(fā)成果,僅需集齊四張新技術圖片就有機會獲得我們的千元大禮哦!

「青蓮聚焦」歷“九”彌新—外泌體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