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水一方的避世古村,小橋流水映照古街舊巷,成為絕美打卡地
浙江省余姚江畔曾經有數(shù)十個渡口,并因此形成了許多古村。這些古渡大都被時代淘汰,如今僅剩五個。其中河姆渡成為最有歷史的一個古渡,它旁邊的浪墅橋村則成為最有歷史的村子,被評為寧波市歷史文化名村。村子古樸而美麗,是寧波最為熱門的小眾休閑勝地之一。

浪墅橋村坐落在姚江北岸,大涇浦河穿村而過,是一個不依山但傍水的美麗村莊。村子形成于明萬歷年間,其先祖系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君錢鏐的21世孫錢價。錢價自慈城東鄉(xiāng)遷居時,為自己的新居取名為“浪墅”,村子故名浪墅錢,后來更名為浪墅橋。

錢價遷居之后子孫旺盛,瓜瓞綿綿,成為當?shù)赝?。錢家后人后來外出發(fā)展,子孫遍及全國,出過不少鄉(xiāng)賢。
400多年的歷史,讓浪墅橋村積淀了深厚的人文?,F(xiàn)在的浪墅橋在這些人文和自然風光的基礎上,打造成了一個旅游鄉(xiāng)村,成為宜游之地。

浪墅橋村的風光可以用“一渡一堤兩江河,一街一院數(shù)巷弄”來形容,即河姆渡、姚江、涇浦河、姚江大堤、老街、錢家大院和連接著老街的巷弄。它們既有歷史風韻,又有時代風尚,寧靜而古樸、清新而文藝。

這些風景基本以浪墅橋船閘為中心,呈放射性分布。浪墅橋下是涇浦河,河水南流匯入姚江,有一支流往東南延伸,在河姆渡遺址和古渡口戛然而止。河上分別有翻身閘和腰閘一座。它們均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如今和涇浦河一起,成為浪墅橋村最美麗的風景之一。

涇浦河道兩側修建有護欄河堤和觀景涼亭。河東有古榨油坊,河西有休閑廣場,西面有一臨江路,路邊的多家民居被改建為農家樂或民宿。

浪墅橋村通往河姆渡遺址的支流兩旁有許多古樹,臨近河姆渡紀念館一側是古樸的石板路,有些顛簸但很涼爽,是游客們乘涼的好去處。臨近姚江一側同樣古樹成排,樹下有臨江廟和紀念館,河邊景色優(yōu)美而且比較清靜。

浪墅橋閘往北有一條老街,兩邊的房子全部刷成了白色,墻壁刷上了風情畫,墻角處擺放了花植,增加了一些景觀,成為一條極有文藝氣息的老街。這條老街以浪墅橋錢氏的歷史發(fā)展為起點,越往里走,文藝氣息越濃。

除了兩旁的壁畫和景觀,老街還有文創(chuàng)工作室、民宿、廊亭和歷史古跡。其中錢家大院是最為引人注目的。
錢家大院的大門極為低調,看起來很普通,但是里面卻藏著2500多平方米的清代建筑。這些建筑均為二層結構,單檐硬山頂,一層前為木質檐廊。這些房子一字排開,有近百米長,看起來十分壯觀。

錢家大院門前就是涇浦河,河畔有多座埠頭,河邊新建了一座連心亭,亭子里放置有石桌石椅。站在北面的橋上望著河面,河水倒映著河邊的埠頭、東側的庭院和民宿,以及西側的廊亭和文藝小巷,江南水鄉(xiāng)風情油然而生。

除了這些景觀,文藝老街的西面還有幾條胡同,它們都被修繕一新,同樣裝飾得很有文藝氣息。
這幾條胡同之間就是浪墅橋村,村子很干凈,民居或古樸,或文藝。村子西面是廣闊的稻田,秧苗長勢正旺,形成了千畝碧野。稻田和村居之間有荷塘、是欣賞荷花的好去處。

浪墅橋村雖然在周末游客不少,但是和其它古村相比,并不顯熱鬧,被不少人譽為“在水一方的避世古村”。村子現(xiàn)在還在進行改造升級,相信將來會變得更加美麗。

旅游小貼士:
1.門票:免費
2.地址: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鎮(zhèn)浪墅橋村
3.自駕:可以用導航軟件搜索“浪墅橋村”或者“河姆渡遺址”,按照導航路線指示自駕前往即可,村口中有停車場。
4.公交:寧波站乘坐地鐵4號線——“長興路”站下車,換乘98路公交車——“涇浦庵”站下車,步行前往;余姚北站/余姚站乘坐102路公交車——“最良橋”同站換乘余姚405路公交車——“楊石塘”站下車,步行前往。
這里是楚語樂游記,發(fā)掘優(yōu)美風景,記述旅游風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