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軒筆記》 清 清涼道人述 (九)
續(xù)記 一 臨安有一位七十多歲姓魏的人,和老妻住在深山里,他們以砍柴為生。 魏某的住處庭院中有一株大數(shù)拱,枝蔓糾延于屋頂,這藤在魏某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已經(jīng)這么大了,他也不知道這藤具體有多少年。 某天,魏某上山砍柴,不小心跌落一山澗邊,傷到左股;此時魏某疼痛難忍,又走不了道,只能在山澗邊呻吟。 有一臉色紅潤,留著雪白胡子,背著行囊的道人,從這里經(jīng)過,見一老頭左股受傷,在那兒呻吟。道人生起憐憫心,他伸手入行囊,取出一個葫蘆,從葫蘆中倒出一粒如豆子大小,紅色的丸子;再從行囊中取出一瓢,到山澗中取水,來到魏某的身邊,讓魏某就水吞下紅丸。 紅丸吞下才一會兒,魏某頓時覺得遍體火熱,無法忍受,他聽到自己受傷的地方,發(fā)出“咔咔”的聲音。道人這時將他扶起來,說“跑起來?!? 魏某勉強朝前狂奔一百多步后,發(fā)覺左股已經(jīng)完好如初,好像從來沒受過傷一般。魏某為感謝道人的救命之恩,邀請道人到家中。 煮飯供養(yǎng)完道人后,他跪在道人面前說“我已經(jīng)衰老很久了,我知道我的身體平時的狀況如何,今天我吃了您給的丸藥后,不但左股的傷好如初,原來身體里的一些纏綿許久的老毛病也沒了,這時候的我筋骨柔軟,精神旺健,好像回到少年時期一樣,大師您不就是神仙嗎?請收下我作您的弟子,我愿意和您學(xué)長生術(shù)?!? 道人聽了,說“你凡根俗骨的,求成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求健健康康活得長久些,應(yīng)該不是很難?!钡廊苏f完,手指著魏某庭院中的大藤,說“這藤下藏有一物,你可以吃了它。”道人說完,便起身告辭而去。道人一出門,步履如飛,瞬間消失。 魏某取來砍柴刀,要砍去大藤,取道人所講的東西。這時魏某的老婆急忙阻止,她說“這大藤已經(jīng)活了百年,不要去動它?!蔽耗秤X得老婆說得對,便放下柴刀,不再生動這大藤的念頭。 到了冬天,下了好幾天的大雪,山谷皆被雪覆蓋。這樣的天氣魏某無處砍柴,加上食物匱乏,他忽然想起道人的話,饑餓讓他決定挖掘大藤底下所藏的東西。 魏某從大藤的根處下鋤,往下挖土三尺左右,見到大如數(shù)十甕的根部,被傷到的地方,流出像濃乳般的白脂;原來這大藤是何首烏。 魏某夫婦,合力將何首烏挖出,切片煮食;每吃一次,能不吃飯好幾天;這何首烏,夫婦倆吃了兩年才吃完。這二老自從吃了何首烏后,頭發(fā)逐漸變黑,原本已經(jīng)沒牙齒的地方,又重新長出牙齒,而且他們還生了兩個孩子;魏某夫婦活到一百五十多歲才離世。 我的好友盧尚謙是魏某曾孫的女婿,我某次在粵地蒼梧與他相遇,聽他講這事件的始末。 古時候有很多人聽信方士的話,練氣求丹,希望能不老,屈手指頭來算,有幾個是成功的呢?魏某卻不求而得。 粵西鎮(zhèn)安府也出何首烏,也有一枚重達一百多斤的,但當(dāng)?shù)厝顺运拖裨诔约t薯、芋頭,從來沒聽說這里的人壽命比其他的地方的人長,難道是生長的地方不同?還是種類不一樣?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或許魏某就是單純的幸運吧! 二 周公瑾所作的《癸辛雜識》記載:華亭縣有個賣舊貨的鋪子,鋪子里面有一非竹子編織,也非木頭制作,更不是金子打造,也不是石頭雕琢而成的形狀像小桶的東西,此像小桶的東西無底部,鋪主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更不知道有什么用,放在貨架上,數(shù)年沒人理會。 某天,有位走海船的老商人來舊貨鋪看東西,他見了小桶,心中又驚又喜,拿著那小桶問店主“多少錢?!? 這店主非常機敏,幾年來沒人過問的東西,被一位走海船,見多識廣的老商人看中?店主覺得里面必定有文章,于是店主說“五百緡?!? 老商人一聽,心中暗喜,這店主不識貨,于是笑著還價說“三百緡吧?!钡曛饔X得這價很好了,錯過了估計就得栽自己手里,隨即答應(yīng)。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后;店主十分好奇,于是問老商人“這東西我實在是不懂,不知道它有什么用?您能不能跟我講一下?!? 老商人回答說“這東西是頂級寶物??!它名叫海井。我們走海人,凡是出海必須在船中儲藏淡水,但無論怎么計算水量,總是缺乏。我今天獲得它,我只要把海水放到這口井中,在底部放個桶接它底部流下來的水;海水一過此井,底部流出來的可是甘泉啊。我早期在一洋商口中知道有‘海井’這種寶物,沒想到今天竟然讓我獲得了,從此航海不怕缺淡水了?!? 店主一聽,覺得很神奇,于是拿來鹽水灌入海井中,果然從底部流出的是如甘泉般的淡水,老商人高興的持海井而去。 又,在周櫟園所作的《樹屋書影》里記載:京師里有一個小市場,里面有一鋪子賣一條三尺長,闊二寸左右的舊鐵條,形狀像一半的革帶,鐵條中間虛空,外面已經(jīng)生銹,兩面隱隱有鼓釘,這鐵條放鋪子里無人問起。 幾年后,有三、四位高麗人經(jīng)過,一人進鋪拿起鐵條看了好久,問店家“這個賣多少錢?”店主隨口說“五百錢。”高麗人立刻拿出五百錢給店主。 店主是個奸商,見對方這么痛快,不還價,說多少給多少,于是使了個心眼,說“東西是我一鄰居寄在這兒賣的,人家具體賣多少我確實不知,我得去問問主人,五百錢是我隨口說的,不能當(dāng)真。” 高麗人說“您去問具體賣多少,我四處走走,一會兒再來?!闭f完,高麗人離開。 一會兒,高麗人再次來到店鋪前,店主說“差點誤了事,還好我去問了,對方說五金才賣。”高麗人一聽,當(dāng)場拿出一元寶,割了五金給店主,店主一見心想“我靠,這么痛快?”于是他又對高麗人說“您聽差了,我說的是我們這個市場的流通的話,所謂的五金其實是五十金?!? 高麗人聽了說“我實在是不介意,但您不能再反悔了,這回可說定了?” 店主心想“這就一破鐵條,沒想到竟然能賣出如此高價,要是我再亂來,這客人不買了,以后連一錢都賣不出去?!庇谑钦f“您拿走吧。” 五十金買一破鐵條,事兒確實怪,因此引來很多人圍觀,人們很好奇,詢問高麗人這鐵條到底是什么東西?高麗人不管他人的詢問,先將五十金交給店主,接過鐵條,急忙遞給仆人,并吩咐仆人先離開,仆人乘馬奔馳而去后。他才說“這是大禹的定水帶,大禹在治水的時候獲得九條這樣的水帶,用來定九區(qū)水土,這舊鐵條是大禹九條水帶中的一條,要是將這水帶放入咸水或污濁的水中,即刻能將它們變成甘泉,所以很珍貴?!? 市場有些人聽了,跟著高麗人回高麗使館,一定要見識見識舊鐵條的功能。高麗人回到使館,讓仆人拿缸去外面工地裝污水進來,他又往污水中加了好幾把鹽,然后將舊鐵條投入缸中,忽然缸中的水沸騰起來,冒上數(shù)十個魚眼。才一會兒水就變清澈了,人們?nèi)”乘畞砗龋诟懈侍?,遠勝當(dāng)?shù)氐纳饺?,大家遂嘆服而去。 按賣舊鐵條的店主說“闖王攻入京師時,在一老中官那兒獲得此鐵條?!卑凑f,這鐵條是前朝大內(nèi)里面的東西,滄桑變幻,內(nèi)府一些珍奇異寶流落民間,真讓人感嘆。 我覺得這兩個說法大同小異,嗚呼!寶物在不遇時機時,被人所輕賤,要是遇到懂貨的人,立馬身價百倍。這世上不缺老海商、高麗人這樣見識廣、看人準的人,缺的是具有“海井”“水帶”這樣的人才。 三 謝公橋在紹興城中,城中有位姓王的人,他因為任官職而到紹興城,之后便在紹興城定居。 王某家有不少田產(chǎn),個性耿直,在紹興城中的讀書人中非常有名。一天王某經(jīng)過府山后的倉頡祠時,看見一位黑面敞衣,跳著舞蹈迎面而來的人,王某來不及閃躲,被黑面人撞到肩膀,這一撞的力度不小,王某被撞倒在地上。 王某很生氣,忙從地上爬起來,沖上前去想毆打黑面人,但四處已經(jīng)不見黑面人的蹤影。之后,王某得了個怪病,心昏昏沉沉,舉止錯亂,每次發(fā)病時,便會見到黑面人站在他面前。 黑面人讓王某上屋,他二話不說直接爬上屋頂;叫他吃屎,王某立馬找屎來吃。外人見王某發(fā)病時,會嗥叫、跳上跳下,或者無法走路,一走就跌倒;不知道這里面有個黑面人在暗中指使王某干這些事。 有回,王某忽然打一個人,幾乎將這人打死,官府知道王某瘋了,也沒追究,只是吩咐王某家人將王某鎖在家中,不要再出來打人。王某家人將王某鎖在一個房間里,三餐飲食通過窗戶傳遞。 一個月后,王某扯斷鎖他的鎖,撞開房門,狂奔而出,家人追趕不上。王某迷迷糊糊跑到司馬池邊,此時天色已經(jīng)開始暗下來了。驀然,王某見一穿短衣,腰間纏著囊的人向他招手,讓他到身邊。 此時,黑面人趕到,白面人與黑面人斗在一起,黑面人被白面人一腳踢倒在地,而后白面人拉著王某的手快速跑離此地,二人跑到探花橋,看見一人家門前如鬧市,家里面有人在吹笙,有人在唱歌、演戲劇,原來是主人在辦宴席。 白面人拉著王某走進大門,王某見堂中燈火燦爛,亮如晝;中間擺了七八桌,圍桌而坐的主人客人皆戴頭冠,穿著很正式,表情嚴肅地坐在那兒。 王某站立在人群中,見一座椅背后披大紅繡金,白面人在耳邊對他說“把這東西偷走?!蓖跄骋姶俗挥腥嗽谧?,根本沒辦法偷那大紅繡金的東西。于是他試著舉起手去探大紅繡金的東西,他這一舉手,坐的人立刻起身向?qū)γ娴娜司瞎?,并和此人說話,王某乘機拿了大紅繡金的東西,此人根本不知道,旁邊坐著的人也沒看見。 白面人見王某得手,忙拉著王某出門,并將王某往家中帶。二人走到一偏僻處,此時已是半夜,黑暗中見到一屋,王某極為高興。這屋門戶緊閉,王某見白面人躍上屋檐,而后從屋檐跳下,打開門讓王某進來,邀王某一起行竊。 雖然此屋里面峻宇危墻,但白面人縱跳如飛,二人出入無礙,王某按白面人的指揮開箱倒篋,將里面的財物裝入白面人帶來的行囊中。而后二人將這些財物藏入每個臥室中。 白面人將王某送回鎖他的屋子中,然后關(guān)門而去。第二天,家人發(fā)現(xiàn)王某自己回來了,依然照舊送來飯菜,王某吃完就睡,家人也暗自開心,總算不鬧了,但還是怕他忽然再鬧起來,也不敢開門讓王某出來。 就這樣過了半年,有一天晚上,白面人又將王某帶到一戶人家。王某認識家主,這是他好友陳生的家,陳生向來信奉關(guān)帝,供養(yǎng)也很殷勤,家中掛著一幅關(guān)帝畫像。王某經(jīng)過畫像前,忽見周將軍揮刀而下,追著白面人砍,白面人被周將軍殺死,王某大驚昏倒在地。 陳生睡覺時,聽到異響,趕緊點蠟燭到發(fā)出聲音的地方探看,此時他見王生穿短衣,腰間纏著一行囊,看這打扮很像是個行竊裝扮的人。他急忙叫人,救王某。王某良久才蘇醒過來,他向陳生說了之前所發(fā)生的一切,并帶著陳生到白面人被砍死的地方,可是到地方一看,沒見到白面人的尸體。此時王某才醒悟,他所經(jīng)歷的一切,都是鬼在作怪。 天一亮,陳生送王某回家,家人一見王某非常吃驚,因為王某被鎖在屋里,怎么現(xiàn)在外面了?于是打開鎖王某的房門,見里面滿滿堆著他行竊得來的金、珠、皮、帛,人們將這些取出,大約估算一下有數(shù)千金價值。 家人想報官,但又怕王某被官府定罪;如果不報官隱匿下來,王某這人又很正直認死理,堅持不留贓物,而且他此時也很清醒,見自己干下這等壞事,天天尋死。全家惶惶然,不知道該怎么辦?剛好,大善寺要大整修寺內(nèi)的佛像,陳生向王某說“不如將這些偷竊來的東西賣到遠處,把得來的錢資助大善寺整修之用?!? 王某聽從陳生的意見,將財物賣到遠處,資助大善寺后,還將城內(nèi)的關(guān)帝廟重新裝修一新;并出錢修整北海渡、東廣寧與平諸橋,以及南門一渡。從此王某再沒犯病,明明白白到死。 這是康熙初年發(fā)生的事,我以前在紹興聽好友周青原說的,如今周青原已經(jīng)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