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觀察 46:迪卡儂的商業(yè)哲學
迪卡儂DECATHLON進軍中國乒乓球市場的第一款產(chǎn)品,是三星有縫球C40+,同樣經(jīng)過國際乒聯(lián)認證。宣揚休閑快樂乒乓的阿迪達斯早已叫停乒乓球項目,迪卡儂要撼動蝴蝶、斯帝卡、多尼克等老品牌的地位,一定也不容易。不過,在迪卡儂的商業(yè)哲學中,有一點是:不斷優(yōu)化產(chǎn)品成本。這款C40+售價19.9元(四顆球),隨附的筒裝設計可以用來做滾膠棒。而且連字體印刷的顏色都如此“省”,真是契合了其商業(yè)哲學。

也許這只是一塊投入湖心的小石頭,卻可能引發(fā)無數(shù)漣漪。以附件為主的Sunflex,也能生存得不錯。打性價比之戰(zhàn),走低端路線(比如斯帝卡旗下的Banda?);或者砍掉/簡化低端產(chǎn)品路線,比如蝴蝶。營銷戰(zhàn)略上的取舍,如此涇渭分明。

優(yōu)拉的步子還是邁得太大了,至少皇朝沒有那么成功。手感上有些像Dignics,當然,Dignics也并未被筆者視為多么成功之作。在想,如果Tenergy誕生于Dignics之后,那么會不會被評價:更裹球,更能彌補失去的旋轉(zhuǎn),容錯更佳,更全面的存在?Dignics對于發(fā)力要求的集中程度還是高了點,總覺得是為刷油而生。皇朝AGR同樣如此,而且中小力量下,都不好出旋轉(zhuǎn)。這不是成功之道。

許昕藍標的行貨依然在走限量把控(饑餓銷售?)的路子,而樊系橙標的上市進程卻慢了太多,以致怠慢了燒友的興致。在此過程中,已經(jīng)很多人投向超級張本和ZX-Gear Out的懷抱。當然,我們也承認皮切福德的板子,這價格,這全面的性能和清澈的手感,確實沒啥好挑剔。只待6月份直板的問世。

狂飚極,這款紅雙喜的內(nèi)置新作,確實不算貴,但異質(zhì)的意義似乎不大。一面淋巴,一面阿尤斯。阿尤斯比淋巴更軟,雖然活潑點,但到底沒有寇頭好出速度。官方定義為:適合中小力量的選手。筆者的理解是:用阿尤斯面來打反手,強化了反手位的防守能力。好像僅此而已,何況淋巴本來就不硬,也吃球,控制不差。這樣一款狂飆極的出現(xiàn),聊勝于無。

同樣的情況出現(xiàn)在狂飚龍5 Light上面。拍面小,手柄細,適合高水平的青少年使用。原來的龍5手柄已經(jīng)很細了。一位有前途的高水平年輕人會用小的拍面嗎?至多會挑一支輕點的板子。如果出一款內(nèi)置藍芳碳的龍5(有這么傳說龍隊用上了藍芳碳,但無實證),好歹還有點噱頭。因此,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狂飚極和龍5輕量級,都釣不了胃口。

30元不到的五層純木,世奧得劍純,打出了支撐力、形變、速度和力量。實在超出了眾多七八十元的練功板。筆者欣喜于這樣的發(fā)現(xiàn)。當然啦,對于大部分燒友而言,最難得可貴的,恐不是高性價比,而是在自己能夠支出的最大承受范圍內(nèi),最適合自己的最佳性能,而這些,仍然需要品牌商的努力。新意、噱頭固然也有意思,品控、性能卻更讓人掛心。而成為經(jīng)典的那些,則最終收獲的不只是人心口碑,還有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