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定風波》這部分每錯一處僅花二十秒

本期就《懸壺記》第11分16秒至15分12秒,開展指誤行動。該段不到四分鐘,但錯誤達十二處。咋,身體雖然變小,但頭腦依舊“靈活”?稿件詳下(以此為準),和前幾期一樣,所引今人出版物,標注了出版社、年份、章節(jié)、頁數(shù)。同套出版物嗣后重出者,惟標頁數(shù)。本稿寫成可謂盡吾志矣,如臨如履,搜羅務(wù)備,又邀四、五好友審核。諸君賞此,up敢不竭心!歡迎就本稿所述知識本身質(zhì)疑、舉證。
這里顯示,東坡問腹中何物,王閏之說文章,一男子(子由)說經(jīng)綸。錯誤兩處以上。涉及此事的資料有三處(相同者不計入)。第一處說,“謂侍兒曰:‘汝輩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保ā读合尽肪硭摹妒虄簩|坡語》) 第二處說,“問眾侍兒曰:‘汝輩且道腹中何所有?’或云忠孝,或云文章。”(《東坡詩話》)第三處說,“問諸姬曰:‘知吾此中何所有?’”(《王芝堂談薈》卷七《問腹》)。也就是說,問的對象、回話的人,是侍婢。按紀錄片的拍攝效果,咋,王閏之退位讓賢,夫人身份花落別家了?【余見附1?!?/p>
這里說,東坡猛然想起黃庭堅的“為公喚起黃州夢”云云,不無道理,和十八年前一樣再度乞外。錯誤。早在黃庭堅該詩(作于元祐二年二月)發(fā)出提醒之前不久,東坡就已乞外 至低五次了,何預該詩?按照紀錄片的說法,東坡是猛然想起黃庭堅的這首勸退詩,認為有道理,然后請外。不光把東坡的高度自覺和思想能動性抹殺了,還全面違背了史實。【據(jù)《蘇軾全集校注·詩集5》(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3086(235))卷二八《黃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山谷詩集注》(光緒乙未刻)卷六目錄《雙井茶送子瞻》“當是今歲(按,元祐二年)春送新茶所作詩”,《三蘇年譜3》(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1717(67)、1721,1793、1796)卷三八元祐元年“七月丁巳……”、“軾乞補外,不許”條,卷三九元祐二年“正月六日,軾與范百嘉簡,言方求郡”條、“十七日,軾復奏《辯試館職策問札子》……”條?!?/p>
這里說,東坡所充的浙西路兵馬鈐轄,管轄浙西路的六個州郡(潤、常、蘇、湖、杭、睦)。錯誤兩處以上。實際 路分兵馬鈐轄 除管轄本路的軍政事務(wù)外,只另兼具一些薦舉官員及參與經(jīng)貿(mào)的職能,紀錄片夸大了兵馬鈐轄的管轄對象,應改為 管轄浙西的軍務(wù)。東坡所領(lǐng)的鈐轄,管軍務(wù) 但不多,當因災傷而置,意在維穩(wěn),事定則罷,東坡原話即是:“鈐轄司專管災傷盜賊”。另外,從轉(zhuǎn)運司路的分類來說,熙寧十年五月以后、宣和五年以前,無兩浙西路,惟有兩浙路。東坡于此間所充的鈐轄,乃是從安撫使路的分類來說的。東坡原話是:“乞賑濟浙西七州”,“勘會浙西七州、軍”;又《嘉泰會稽志》(嘉慶戊辰刻)卷三《安撫使》:“皇祐三年十二月,始分兩浙為東、西兩路?!奔词钦f,從安撫使路的分類來說,皇祐三年以后,至少東坡知杭州、領(lǐng)鈐轄期間,兩浙西路有七個州級區(qū)劃。你紀錄片怎么能說是六個呢?秀州,是擱貴片息影了,還是戲份讓其它六家給刨了?【仍據(jù)《北宋鈐轄制度初探》(蘭臺世界,2014,(14):154),《北宋地方統(tǒng)兵體制中的鈐轄制度研究》(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20,35-44)二,《宋代官制辭典 增補本》(中華書局,2017:493)“路分兵馬鈐轄”條,《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宋西夏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22、35,63-66)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章,《宋路級地方行政區(qū)劃名與實》(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5(4):143-145)四,《北宋轉(zhuǎn)運使考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37)第五章三,《蘇軾全集校注·文集5》(3284(161)、3263)卷三十《論葉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乞賑濟浙西七州狀》?!?/p>
((3283)《論葉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東坡自述,“為兩浙、淮南路災傷,各出給空名度牒三百道,付逐路轉(zhuǎn)運、提刑、鈐轄司分擘與災傷州、軍。轉(zhuǎn)運司既受上件敕旨,即合與提刑及浙東、西兩路鈐轄司商量分擘?!睆钠澮嗄芤?,元祐年間,轉(zhuǎn)運司、提刑司所在,惟有兩浙路;而鈐轄司所在,則分浙東、西兩路?!端蚊甲嘧h》卷六五《上神宗論安撫領(lǐng)使如古之州伯》彭汝礪言:“今天下縣有令,郡有守,列郡有提刑,有轉(zhuǎn)運,有發(fā)運,所治者財谷而已,〔兵〕事有不與也。有安撫、鈐轄,有總管、經(jīng)略,所制者兵而已,而民事或不與也?!薄端未斦埂罚ㄔ颇洗髮W出版社,2013:207)第二章第一節(jié):“兵、民(財)分權(quán)大體如此。”也可見鈐轄職能乃在軍務(wù),雖另具一些人事及經(jīng)濟職能,但實際還是“所制者兵而已”。)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游。”用此外延整個杭州,實有難為處。按江西宋刊、杭州宋刊《東坡集》卷七正文,宋刊《注東坡先生詩》卷十目錄《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編次,“前生”二句其實作于密州,時熙寧八年十一月。東坡自述,“初入壽星寺,悵然如舊游也。后為密州,張子野以詩見寄,答之云爾?!庇帧霸诤贾輫L游壽星院,入門便悟曾到,……故詩中嘗有‘前生已到’之語。”又《春渚紀聞》卷六《寺認法屬黑子如星》載(zǎi) 壽星寺老僧 引東坡 始至此寺言,“某生平未嘗至此,而眼界所視,皆若素所經(jīng)歷者?!庇帧读合尽肪硭摹稏|坡緣在東南》:“嘗過壽星院,恍然記若前身游歷者。”則“前生”二句實專就壽星院而言,“到處”乃所到之處,指壽星院。
東坡確說過 舊游壽星院,自意本杭人,所至如歸,樂(yào)之忘歸,緣業(yè)未斷,此殆前緣,死欲葬杭蘇,知葬浙江西,或也說過 前身山中僧,若素所經(jīng)歷 等等,但至多也只說到 前生在杭州待過,實沒有說過自己上輩子是杭州人。那他前身哪里人呢?按《禪林僧寶傳》卷二九《云居佛印元禪師》、《冷齋詩話》卷七《夢迎五祖戒禪師》,東坡前身為戒和尚,陜右人。東坡雖有自述:“只淵明,是前生?!薄扒吧虿菔ィò矗瑥埿瘢?,習氣余驚蛇?!薄扒吧允潜R行者(按,慧能),后學過呼韓退之?!钡鹊?,但戒禪師卒年和東坡生年蠻趕趟的,如果錨定上輩子,那就非戒公莫屬了。當然,這自是北宋詩話載錄的事,權(quán)且一聽了。
【此及上條仍據(jù)《詩集2、5、6、7、8》(1319(716)-1320、3437(586)-3439、3873(246)、4666(315)-4667、5254(101))卷一三《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卷三一《去杭州十五年復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卷三四《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卷三九《答周循州》、卷四五《贈虔州術(shù)士謝晉臣》,《蘇軾全集校注·詞集》(364(379))卷一《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校注[七]“只有陶淵明是我的‘前生’”,《東坡居士的“家”》(新國學 第17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1-6)一,《蘇東坡軼事匯編》(岳麓書社,1984:33-43、171-183)通判杭州、出守杭潁揚定四州,《唐宋八大家全集 蘇軾集 上、中、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檢前言,其以《東坡全集》四庫本為底本,以《東坡七集》明刻本等為校本;詞據(jù)《宋六十名家詞》汲古閣本收錄,據(jù)《全宋詞》唐圭璋本等補輯)全卷“杭”、“錢塘”、“前緣”、“前身”、“前生”、“前世”、“吳山”、“臨安”、“浙江”、“浙西”所在作品?!?/p>
宋代水路南向至杭,有兩種入州境的方式,一種從湖州方向,一種從秀州方向。自后者入杭州州境后,水路距離杭州州衙的遠度遠超過自前者入,所以我們只需要考慮從后者入杭州州境耗時。秀州的崇德縣衙所在城處于 自秀州方向 水路入杭州境的邊緣,從崇德縣衙到杭州州衙,水路距離約一百里,即便中途休息,亦可次日達。從湖州方向水路入杭州境,就更快了。而東坡到杭州任,在七月三日。所以前推兩天,入杭州境的那天,自然已入七月。是年六月為小月,僅二十九天;立秋日在二十一日,東坡尚在常州。也就是說,不論是從七月算作秋天,還是從六月二十一前后算秋,或是從湖州方向入杭,或從秀州方向入,或是指到杭州任,或是指入杭州境,不論哪種情況,東坡至杭來杭,都是在秋天,不是紀錄片所說的“夏”?!緭?jù)《三蘇年譜3》(2020)卷四二元祐四年“二十一日,軾與兩浙提刑……”條,《三千五百年歷日天象表》(大象出版社,1997:277)歷代頒行歷書,《蘇軾行蹤考 第四冊》(城鄉(xiāng)風貌工作室,2019:1274-1278)第十五篇第二章,《中國歷史地圖集 第六冊》(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24-25)兩浙路、江南東路,《元豐九域志》卷五《兩浙路》杭州、秀州?!?/p>
七月每斗六十錢,十一月漲至九十錢。錯誤。東坡原話是,“八、九月間,杭州在市米價每斗六十〔文〕足,至十一月,長至九十五〔文〕足?!保ā断喽葴蕚滟c濟第一狀》)“十月以后,米價涌長,至每斗九十足錢?!保ā墩撊~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元祐四年十一月初四日,……見今米 斗九十足錢?!保ā镀蛸c濟浙西七州狀》)說明于東坡知杭的頭年(四年)來說,十月以后,米價陡漲,至每斗九十足錢。而每斗六十足錢,是八、九月間的米價。紀錄片說在七月,合著八月和九月中間,夾的有個七月是吧?【余見附2。林語堂《蘇東坡傳》(湖南文藝出版社,2016:275)第二二章、王水照崔銘《蘇軾傳》(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325)第十章、莫礪鋒《漫話東坡》(鳳凰出版社,2008:103)第六章,皆謂七月每斗六十錢,終于是無根柢的。仍據(jù)《唐宋八大家全集 蘇軾集 上、中、下》全卷“米”、“六十”所在作品。】
獲準撥本路上供米二十萬石,寬減當年(元祐四年)上供米三分之一,并賜度牒三百道。錯誤三處以上。無論是撥上供廿萬石,還是減上供三之一,還是賜度牒三百道,對象都是轉(zhuǎn)運司路層面上的兩浙路。紀錄片只交代了安撫使路層面上的浙西路,未交代轉(zhuǎn)運司路層面上的兩浙路,也就是說,若依照紀錄片的前后照應,則此處“本路”倒專指浙西路了,實際其是指后者。所以紀錄片應改為,撥兩浙路上供廿萬石,減當年上供三之一,來年又賜度牒三百道。沒錯,度牒三百道賜于來年(五年)正月,紀錄片不當系于當年。另,此處“二十萬石”的“石”,應讀shí。東坡元祐四年的“一百六十余萬碩”的“碩”,南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五元祐四年“甲午”條作“石”(那時“碩”、“石”同音,皆讀shí),說明作為量詞的“石”至少在東坡元祐作品中仍讀shí?!居嘁姼?。仍據(jù)《宋代發(fā)運使研究》(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20),《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5版》(商務(wù)印書館,2016:373)“石”條,(3264、3266)《乞賑濟浙西七州狀》?!?/p>
08.13、24、26,行其說
附1
東坡一日退朝,食罷,捫腹徐行,顧謂侍兒曰:“汝輩且道是中有何物?!币绘惧嵩唬骸岸际俏恼??!逼虏灰詾槿?。又一人曰:“滿腹都是識見?!逼乱辔匆詾楫?。至朝云,乃曰:“學士一肚皮不入時宜?!逼屡醺勾笮Α#ā读合尽肪硭摹妒虄簩|坡語》)
一日,東坡退朝,食罷,捫腹徐行,問眾侍兒曰:“汝輩且道腹中何所有?”或云忠孝,或云文章,或云滿腹珠璣,或云珍羞百味。東坡皆曰:“非也?!豹毘泼涓?,曰:“一肚皮不合時宜?!睎|坡捧腹大笑。(《東坡詩話》)
章子厚坦腹,問蘇子瞻曰:“此中何所有?”蘇曰:“此中都是謀反的家事?!碧K亦一日坦腹,問諸姬曰:“知吾此中何所有?”朝云對曰:“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蓖粏栆病#ā锻踔ヌ谜勊C》卷七《問腹》)
附2
《文集5》(3648(525))卷三七《論浙西閉糴狀》:“見今粳米已至八、九十足錢?!?/p>
(3263、3265-3266)《乞賑濟浙西七州狀》:“元祐四年十一月初四日,……見今米斗九十足錢,……今來米斗已及九十?!保ㄐWⅲ鬯模葑沐X:“中唐以后,錢幣缺乏,官府先后規(guī)定以八十或八十五錢為百。至宋太平興國二年規(guī)定以七十七錢為百,稱‘省錢’。錢陌(按,‘佰’)足百數(shù)則稱‘足錢’?!保?/p>
《文集7》(5263(430))卷四八《上執(zhí)政乞度牒賑濟因修廨宇書》:“入冬以來,……米價斗至八、九十,衢、睦等州至百余錢,皆足錢。”
《文集5》(3321(198))卷三一《奏浙西災傷第一狀》:“去歲(按,四年)杭州米價每斗至八、九十。”
(3284)《論葉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自去歲(按,四年)十月以后,米價涌長,至每斗九十足錢?!?/p>
《文集5》(3338(215)、3340)卷三一《相度準備賑濟第一狀》:“去年(按,四年)八、九月間,杭州在市米價每斗六十〔文〕足,至十一月,長至九十五〔文〕足?!?/p>
附3
(3321、3326)《奏浙西災傷第一狀》:“于去年(按,四年)十一月中首發(fā)德音,截撥本路上供斛斗二十萬石賑濟。又于十二月中,寬減轉(zhuǎn)運司元祐四年上供額斛〔米〕三分之一,為米五十余萬斛,盡用其錢,買銀絹上供,了無一毫虧損縣官。而命下之日,所在歡呼,官既住糴,米價自落。又自正月開倉糶常平米,仍免數(shù)路稅務(wù)所收五谷力勝錢(按,對販糧商船所征之稅錢),且賜度牒三百道以助賑濟。”
(3337、3339)《相度準備賑濟第一狀》:“災傷之勢恐甚于去年(按,四年)。伏望下戶部及本路轉(zhuǎn)運、提刑、兩路鈐轄司相度,來年合如何準備救濟?!睍鯇幇四陜烧沭囸~,朝旨截撥江西及本路上供斛斗一百二十五萬石,賜本路賑濟。只緣本路奏乞后時,不及于事,卒死五十萬人。去歲十一月二十九日,圣旨令發(fā)運司撥上供斛斗二十萬石,賜本路減價出糶,所費只及熙寧六分之一,然及時濟用,倉廩有備,米不騰踴,人免流殍?!币晕鯇幇四険鼙韭罚▋烧懵罚┮欢迦f石對比元祐四年本路撥費,說明四年撥上供廿萬石作用對象也是兩浙路。另(3647-3648)《論浙西閉糴狀》:“勘會本路,唯蘇、湖、常、秀等州出米浩瀚,常飽數(shù)路,漕輸京師。自杭、睦以東衢、婺等州,謂之上鄉(xiāng),所產(chǎn)微薄,不了本(莊)〔土〕所食。”衢、婺屬浙東,此處“本路”也是轉(zhuǎn)運司路層面上的兩浙路。
(3324)《奏浙西災傷第一狀》:“去年(按,四年)災傷,伏蒙寬減轉(zhuǎn)運司上供額斛三分之一?!保?338)《相度準備賑濟第一狀》:“因朝旨寬減轉(zhuǎn)運司上供額斛三分之一,即時米價減落?!闭f明寬減上供作用對象是轉(zhuǎn)運司所在的兩浙路。
(3284-3285)《論葉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準元祐五年正月二十六日敕,勘會兩浙、淮南路見系災傷,……牒奉敕各出給空名度牒三百道。……為兩浙、淮南路災傷,各出給空名度牒三百道,……轉(zhuǎn)運司……合與提刑及浙東西、兩路鈐轄司商量分擘?!保?321)《奏浙西災傷第一狀》:“又自正月,……賜度牒三百道以助賑濟?!闭f明度牒三百道作用對象是兩浙路,作用時間在元祐五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