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援助烏克蘭,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或?qū)⒂瓉韽姶髮κ郑?/h1>
前幾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和外長貝爾伯克先后發(fā)表了一番驚人的講話。我們先來看看朔爾茨。在德國民眾因為制裁俄羅斯遭受能源短缺爆發(fā)大游行之后,沒有人操這個心,德國總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安撫烏克蘭。
朔爾茨對澤連斯基表示,德國不會停止在軍事、政治、財政和人道主義方面支持烏克蘭。朔爾茨再次強調(diào),有必要為烏克蘭重建做好長期準備。
而德國外長同樣很積極,她說無論如何,德國都必須制裁俄羅斯、幫助烏克蘭,哪怕德國民眾要因此而面對暴漲的能源價格。
這兩人釋放出來的信號就是——哪怕德國大亂,政府也將不惜代價援助烏克蘭。這簡直就是活脫脫地要不惜犧牲本國利益作為代價,一定要把援助烏克蘭進行到底的節(jié)奏。
按說,在國際外交方面,西方從來就奉行“沒有永恒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原則。德國不太可能為了援助烏克蘭,長期與俄羅斯為敵?關鍵是在此之前,德俄兩國的關系是非常友好的,德國總理和外長怎么了?
不少人認為德國現(xiàn)在就是在嘴硬,或者是在向美國遞投名狀,但如果我們?nèi)チ私庖幌碌聡偫硭窢柎慕诎l(fā)表的一次演講,或許會有點不同的看法。
而我也不贊同這樣的看法。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他倆言論背后的動機。
朔爾茨在8月底的一次演講中,首次描繪了“歐盟地緣政治”的輪廓,也暴露了他對歐盟未來的野心。他表示,為了應對將來可能的挑戰(zhàn),希望繼續(xù)擴充歐盟成員,將整個西巴爾干地區(qū)、烏克蘭,乃至格魯吉亞都吸納進歐盟;同時取消歐盟成員國的一票否決權,將歐盟決策機制逐漸轉(zhuǎn)為多數(shù)贊成制;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朔爾茨曾經(jīng)表示要大幅提升軍費,組建歐洲最大的常規(guī)軍。
以上消息綜合起來看,我們就不難看出,德國有著要當歐盟更強支配力的老大,并將歐盟整合成更緊密的“歐洲聯(lián)邦”的野心,用歐盟自己的軍隊逐漸取代美國主導的北約,不顯山不露水的開始進行“歐洲去美國化”的準備。
因此,德國要在援助烏克蘭方面逐漸充當主角,讓歐盟國家乃至歐盟候選國看到德國的主導力,開始打造“德國影響力”。
一句話,德國開啟了“歐洲去美國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援助烏克蘭方面與美國展開競爭,展現(xiàn)出德國的主導作用。
不得不說朔爾茨這一招真是很高,開始更加積極地援助烏克蘭,保持了與美國的一致。但其實這是同床異夢,用與美國保持一致掩蓋“歐洲去美國化”的準備工作。
因為德國就在歐洲,俄烏沖突影響的核心區(qū)也在歐洲,但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想包括立陶宛之類的美國打手,都通過俄烏沖突看清楚了,北約組建以來,美國就根本沒有給歐洲帶來什么和平,只有戰(zhàn)亂,而受到影響最大的地區(qū)也是歐洲。
我想,即便歐洲政客中存在不少美國豢養(yǎng)的政客,但全歐洲乃至全世界對于美國挑起俄烏沖突并繼續(xù)大力援助烏克蘭的根本動機,很多人都看清楚了,美國是想最終升級為歐洲大戰(zhàn),用歐盟的力量打垮俄羅斯,用俄羅斯的力量重創(chuàng)歐盟,削弱歐元,并把在歐洲的國際資本驅(qū)趕到美國去,拯救美國史無前例的經(jīng)濟危機。
在西方國家中當下普遍存在“反對俄羅斯就是政治正確”、“援助烏克蘭就是最大的政治”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如果德國最終成為援助烏克蘭的主導者,美國的作用就會被淡化,德國在歐洲的地位就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德國畢竟是二戰(zhàn)中法西斯軸心國的主導者,雖然最終戰(zhàn)敗并被肢解,但德意志民族內(nèi)心深處的強國夢絕非因此煙消云散。當下的德國又成為歐洲的第一強國,怎么可能會對昔日的宿敵美國永久俯首稱臣呢?
無論現(xiàn)在的情勢如何,我堅定不移地相信,美國遲早會被歐洲國家逐出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