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町夏洛克》— 只成功塑造了反派的故事

《歌舞伎町夏洛克》完結(jié)撒花!

必須承認,本作我看了幾集之后,因為當(dāng)時實在太忙,就一直擱置到了前一陣子才一次過補完的;所以比起說是追番,我更像是在補番。本作算是我去年相當(dāng)期待的原創(chuàng)動畫作品,不過現(xiàn)在看完之后,我覺得它與我最一開始的想象確實很不一樣;作品也有著大量的問題,讓我即便是補番,也補得很不痛快。
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這篇專欄,也希望大家能夠三連支持并關(guān)注up主哦!
注:本篇專欄會揭示系列最終Boss的身份,但是其實這也不難預(yù)料到,尤其是對于看過福爾摩斯系列的朋友來說,所以影響應(yīng)該不大。但是如果對此非常在意,那么還請自行注意。

與主線毫無瓜葛的配角們
本作24集其實可以切割為兩個部分:前12集追捕開膛手杰克的主線以及后12集與莫里亞蒂之間對決的主線。而在這兩個部分里,又可以分成前半的單元劇回合,以及后半的主線推進回合。所以整體看下來,本作的敘事框架大概就是:單元劇 --- 追捕開膛手杰克 --- 單元劇 --- 與莫里亞蒂對峙。
那么我們就先來探討一下,這些單元劇回合,到底在干些什么吧!

簡單來說,單元劇回合只有兩個目的:設(shè)計一個簡單的案件來推理,以及幫忙深入刻畫主線無暇顧及的配角們。
那么它們具體表現(xiàn)得怎樣呢?以我自己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挺一般的。
先說說推理。作品所呈現(xiàn)出來的推理非常沒有參與感,很多地方的處理都是僅憑一兩句臺詞就糊弄過去,很少會有實質(zhì)證據(jù)、線索以及對這些進行高強度串聯(lián)的推理橋段,讓我們觀眾只能接受這個答案,很難在過程中也能夠有所思考。
當(dāng)然啦,在短短的一集里面,確實也很難把一個嚴謹且復(fù)雜的謎題,用讓人驚嘆的手法處理掉,所以推理本身只要不要邏輯不自洽,我也就不過多責(zé)難了。只是要我說這樣的推理精彩,那還真的有點距離。

不僅如此,作品在最一開始所呈現(xiàn)的幾個偵探不同風(fēng)格的辦案方式,到最后也根本蕩然無存。我一開始還很期待可以看到到底其他的這些偵探會用怎樣的方式辦案,作品也確實在最一開始有稍微把這一面給呈現(xiàn)出來。
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就會慢慢地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的“偵探”比起在推理,更像是在胡搞,并以此來襯托出夏洛克的強大。沒錯,本作幾乎所有的案件,都是夏洛克一個人解決的。而如果是這樣,那么其他偵探存在的必要是什么呢?他們到底又是如何透過解決案件而賺錢的呢?大量的質(zhì)疑聲也隨之在我們觀眾的心里浮現(xiàn)了出來。
而即便是一開始非常吸引我的夏洛克的落語推理,到故事的后半也漸漸沒了下文。所以我本來期待著的以多元的形式來進行推理的期待,很快就落空了。

那么如果我們不看推理,這些單元回對于配角的描寫做的又如何呢?
必須承認,透過這些單元劇,配角們的形象、性格、過去等都得到了充足的描寫與刻畫,讓這些配角得以更加立體的存在于故事之中。但是這些單元劇本身的故事,大多也顯得有點俗套,配角即便得到了描寫,也只是在原本的模板上增添了幾筆色彩,并沒有特別亮眼的地方。
換言之,這些單元劇的表現(xiàn)挺一般的;雖然也達到了最基本的目標(biāo)——刻畫配角,但是不得不說這些集數(shù)確實很難讓人看得很盡興。

好了,我們現(xiàn)在有了刻畫的不錯的配角;但是如果我們看完整個系列再回過頭來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誒?怎么這些角色依舊顯得那么平平無奇,顯得如此單薄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和主線故事,實在是太沒有關(guān)聯(lián)了。這些配角大多數(shù)都是偵探,那么我們本來的預(yù)想,是他們會在案件設(shè)計更為精妙的主線中,分擔(dān)夏洛克的壓力,提供意想不到的線索,并且通力合作解決案件。
但是呢,一來作品一開始就將這些偵探們設(shè)計成對立的形象,導(dǎo)致他們即便有能力幫忙,也不會主動出手相助;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啊!

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我們看到了一群關(guān)系與夏洛克比較密切的“路人”,在偶爾提出“工具人”性質(zhì)的幫助之外,就只是全程旁觀事件的發(fā)展。即便這當(dāng)中還真的有幾次的幫助事關(guān)重要,但那也只是根據(jù)夏洛克的指示去做罷了;與這個角色本身的特色毫無關(guān)系。
也就是說,在單元劇中我們雖然理解了這些配角的人格魅力;但是在主線中,他們?nèi)匀皇腔ㄆ恳粯拥摹奥啡私巧?strong>”,即便換成另一批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來幫忙,感覺好像也沒有什么差別。

而這樣最后所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單元回在這個系列中顯得特別沒有意義。連它本來的目的:刻畫配角,也在之后的主線中完全被扼殺了。那么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到底是為了什么設(shè)計那么多配角?又配給那么多單元故事呢?
這是本作我認為其中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對與莫里亞蒂的內(nèi)心刻畫
如果要我說全劇做的最好的,不要意外,那就是對莫里亞蒂這個角色的刻畫,實在做的足夠細致。甚至我應(yīng)該這么說,這部作品的主線到最后所匯聚的一點,就是對于莫里亞蒂的描寫了。
作品很好地把一個反社會人格的內(nèi)心呈現(xiàn)了出來。這樣的人內(nèi)心確實和我們常人很不一樣,價值觀非常扭曲,對于其他人沒有共情能力,甚至變態(tài)起來,會因為喜歡上“死亡”的美感而進行殺戮。與此同時,作品也讓他自我反省,他雖然不認為自己這樣的思考方式有錯,但是明顯與正常社會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到底他要怎么做,要如何適應(yīng),要怎么與社會共處。
在他的妹妹還活著的時候,他內(nèi)心這方面的黑暗與欲望,得到了一定的壓制;妹妹透過不斷給予哥哥滿滿的愛,試圖填補哥哥這方面的空洞。但是很遺憾的,妹妹還是去世了,莫里亞蒂內(nèi)心的空缺已經(jīng)沒人能夠填補了。

最后的希望,其實落在了與莫里亞蒂有著同樣反社會人格的夏洛克身上。莫里亞蒂試圖在夏洛克身上找到共鳴,也確實依靠著夏洛克與其他人的陪伴下,短暫的壓抑了自己黑暗的內(nèi)心;但是隨著他手刃了杰克之后,這本來只有漏洞的茶壺,就被打碎了。莫里亞蒂再也無法挽回他內(nèi)心的黑暗,并一路向下沉淪。
如果妹妹還活著,如果夏洛克等人能夠更深入了解莫里亞蒂并給予陪伴,或許之后還有回旋的余地;即便這么做無法完全拯救他黑暗的心靈,也不可能為他小時候所殺的人贖罪,但是或許還有那么一絲可能,他最后不會演變?yōu)檫B環(huán)殺人犯,內(nèi)心也不會變的如此的極端。畢竟在這黑暗的最最深處,其實莫里亞蒂的內(nèi)心底里,有的只不過是和一般人一樣的孤單而已。
當(dāng)然,這些也都已經(jīng)是后話,莫里亞蒂已經(jīng)無法洗白,這些于事無補的妄想,也只不過是旁人的猜測而已。但是我個人,對于作品這部分的描繪,是覺得處理的挺漂亮的。

好了,那么本作除了這一點,其他還有什么特別大的優(yōu)點嗎?說實話,貌似沒有。頂多可以說在追捕開膛手杰克那邊有幾處反轉(zhuǎn)還算亮眼之外,其余的大部分主線上的內(nèi)容,也做得不是很好。這當(dāng)中包括了對夏洛克本人的刻畫,以及工具人助手華生的刻畫。
夏洛克除了在最后透過落語緬懷莫里亞蒂之外,幾乎就是一個落語與辦案的劇情工具人;也就后期透過他的哥哥與莫里亞蒂的回憶,稍微勾勒出他也是一個反社會人格的存在之外,其他對于他本人的情感刻畫,幾乎少得可憐。所以要不是有第21集莫里亞蒂對他的側(cè)面描寫,以及最后一集的落語,夏洛克這個角色的形象還會更加模糊。
而我們的華生就更可憐了。作為辦案工具人的工具人,他在全劇中唯二依靠自己內(nèi)心的行動,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一次是來東街找夏洛克來解決自己在西街遇到的麻煩,最后慘為工具人;一次是因為覺得自己破壞了夏洛克與莫里亞蒂之間的關(guān)系而“離家出走”,最后也沒人顧及他的死活。作品雖然也略微交代了他的過去,讓我們能夠理解他到最后也很需要夏洛克這個朋友來拯救他自己的內(nèi)心;但是這部分的描繪實在太倉促、也太蒼白了,讓我們完全感受不到這份頓悟的契機究竟是什么。

換言之,全劇刻畫的最好的,竟然是一個大反派?而且竟然還是一個無法被洗白的殺人魔?
這就非常影響我們觀眾的觀影體驗了。畢竟通常反派之所以要刻畫的好,多數(shù)情況都是為了反襯主角的內(nèi)心,進而讓主角的刻畫變得更有層次與深度。而在經(jīng)過正反兩邊的對立之后,我們更能夠接受正派的光輝,進而讓作品在主題延伸上,有著更濃厚的底蘊。
但是本作只有反派是真正刻畫得很成功的,我們的夏洛克直到全劇終的那一瞬間才稍微有點起色;這樣仿佛在變相的告訴我們反派其實還是挺“正確”的,進而讓故事有股為反派洗白的感覺。然而,他的所作所為卻已經(jīng)注定無法被洗白。
這樣觀感上的錯位,最終導(dǎo)致了即便反派刻畫的很好,最終也無法真正讓我們觀眾滿意的理由了。

總的來說,本作也是一部與我預(yù)期落差很大的作品。但即便不談我個人的期待,本作也有不少嚴重的問題,影響著我們的觀影體驗。所以如果問我這部作品值不值得推薦,我最后的答案,應(yīng)該會是否定的吧。
簡單評分:7.6/10
ps:本作的制作大體來看還是可以的,IG社在制作上依舊是給力的。但只可惜作品在劇情上問題比較多,最后導(dǎo)致觀感也不怎么好了。
ps2:希望大家會喜歡這篇專欄,也希望大家能夠三連支持并關(guān)注up主。對動畫或?qū)谟腥魏蜗胍懻摰?,也歡迎到留言區(qū)來告訴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