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人多有肝郁,一個名方,肝脾同調(diào),肝順脾好濕氣逃
濕氣重的人,多半都會肝郁,今天醫(yī)生就教你一個方子,肝脾同調(diào),順氣化濕??靵睃c贊收藏吧!
你是不是這樣,舌頭齒痕重,大便沾馬桶,經(jīng)常四肢困重,腦袋昏昏沉沉,肚子脹愛打嗝,經(jīng)常放屁,總是沒胃口,吃得少,用了健脾運濕的藥還是反反復(fù)復(fù),心情不好的時候,濕氣的表現(xiàn)還會加重。

中醫(yī)說,“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可見如果肝氣郁滯不舒,就會影響脾胃運化水谷的功能,脾胃功能變差,就會有水濕困在我們身體里出不去,這種情況下,單單健脾化濕,只是對標處理,沒有解決根本原因,還是會反反復(fù)復(fù)的脾虛濕氣重。
這個時候,就需要肝脾同調(diào)了,把肝氣理順,脾胃補起來,身體里的濕氣就無處可躲了。

今天推薦的方子是逍遙散,既可以疏肝解郁,又可以健脾化濕,如果你平常濕氣重,吃飯老不消化,還經(jīng)常情緒低落,唉聲嘆氣,臉色萎黃,舌頭顏色淡,齒痕重,舌苔厚,就可以參考調(diào)理了。

逍遙散的組成分別是柴胡,芍藥,薄荷,炙甘草,茯苓,白術(shù),生姜,當歸。
首先就是柴胡,芍藥和薄荷,都入肝經(jīng),都可以疏通肝氣。柴胡是肝的引經(jīng)藥,既可以疏肝解郁,又可以升舉肝的清陽,提升脾胃運化水谷的能力。芍藥可以斂陰柔肝,在疏肝解郁的同時,還能收斂肝的陰血,緩解肝氣郁滯導(dǎo)致的疼痛。薄荷還可以清熱,對于肝氣郁滯,郁而化火的癥狀,有很好的作用,還可以清利頭目,改善頭暈頭疼,昏昏沉沉的感覺。

炙甘草除了可以調(diào)和所有藥的藥性,還可以健脾補氣,補中和胃。
茯苓和白術(shù)都是健脾化濕藥,既可以健脾,改善脾虛消化不好的癥狀,又可以燥濕,把身上的濕氣趕出去。

生姜既可以行氣,又可以化飲,可以輔助柴胡和薄荷疏肝理氣,又可以輔助白術(shù)和茯苓化飲燥濕。
最后還有一味當歸,當歸可以滋陰補血,使用當歸的原因有三個:一,長期的脾胃虛弱,會導(dǎo)致氣血生化無源,從而導(dǎo)致血虛,需要當歸補血,二,如果白術(shù),茯苓和生姜燥濕利水的作用過強,難免會損傷人體陰液,所以需要當歸滋陰來補護人體的陰氣,三,不管是肝氣郁滯還是脾胃虛弱,都會導(dǎo)致氣虛,中醫(yī)說“血能生氣”,所以當歸補血的同時,還能和炙甘草一起增強人體正氣。

整個方,既可以疏肝解郁,又可以健脾化濕,肝氣通暢,就不會去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了,脾胃運化正常,濕氣就逃出身體啦!
需要注意的是,濕氣重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逍遙散只適合于肝郁脾虛血虛證,如果自己拿不準的話,還是需要正規(guī)醫(yī)生的幫助。
你學(xué)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