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是個啥樣豬
下面,就要說一說原著中豬八戒的人設(shè)和角色經(jīng)歷了。
朝鮮漢語教科書《樸通事諺解》中記錄了元代的一部《西游記》。這里面講唐僧師徒四人是:
玄奘法師收齊天大圣,以為徒弟,賜法名吾空,改號為孫行者,與沙和尚及黑豬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師脫難,皆是孫行者神通之力也。
三個徒弟的順序和今天不一樣:孫悟空、沙和尚、朱八戒。
《西游記雜劇》里也是這樣的,先收孫悟空,再收沙和尚,最后收豬八戒。
豬八戒在師徒的排名,本來是最后的。從西游故事的演化來看,豬八戒也是最后加入的。在最早的《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里,就已經(jīng)有了猴行者和深沙神。雖然這位深沙神還沒有加入取經(jīng)隊伍。但已經(jīng)是很有名的人物了。這時還沒有半點豬八戒的影子。直到《西游記雜劇》時期,這位八戒才跑進(jìn)了劇情。而且很有意思,他是帶著一個完整故事來的:
裴太公有個女兒,自幼許給朱太公的兒子朱公子為妻。不料朱太公家道中落,裴太公想悔婚。裴姑娘夜夜禱告蒼天,要和朱公子在一起。不料引來了黑風(fēng)山的黑豬精。他變化成人形,假冒朱公子,把裴姑娘騙到山里。這時正好唐僧師徒趕到。孫行者就把裴姑娘救出,自己變作裴姑娘,引豬精上當(dāng)。孫行者把豬精打跑,不料豬精把唐僧?dāng)z走。孫行者無奈,想起豬精說過:“別的都不怕,只怕二郎神細(xì)犬?!?/strong>就請了二郎神來,放出哮天犬,把豬精捉獲。裴姑娘和朱公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這種男女雙方指腹為婚,男方家道中落,女方家長想悔婚,女孩子執(zhí)意不肯,于是生出事來。這種情節(jié),在元雜劇、明清小說里不要太多!諸如《錢大尹智勘緋衣夢》、《蘇縣尹斷指腹負(fù)盟》等等。豬八戒變作了朱公子引誘裴姑娘,最終遭到降伏。裴姑娘和原男友喜結(jié)連理,這就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故事。只是把降伏他的人換個名字,就可以拉到《西游記》里來了。
今天《西游記》的高老莊故事,仍然有裴姑娘和朱公子的影子存在。只不過,原來的小帥朱公子和豬精,本來是兩個人。在高老莊故事里,被作者捏為了一個人。
明代百回本《西游記》中,豬八戒是這樣介紹自己生平的:
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閑愛懶無休歇。
不曾養(yǎng)性與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朝閑里遇真仙,就把寒溫坐下說。
勸我回心莫墮凡,傷生造下無邊業(yè)。
有朝大限命終時,八難三途悔不喋。
聽言意轉(zhuǎn)要修行,聞?wù)Z心回求妙訣。
有緣立地拜為師,指示天關(guān)并地闕。
得傳九轉(zhuǎn)大還丹,工夫晝夜無時輟。
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板涌泉穴。
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bǔ)得溫溫?zé)帷?
嬰兒姹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
離龍坎虎用調(diào)和,靈龜吸盡金烏血。
?三花聚頂?shù)脷w根,五氣朝元通透徹。
功圓行滿卻飛升,天仙對對來迎接。
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輕體健朝金闕。
玉皇設(shè)宴會群仙,各分品級排班列。
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jié)。
只因王母會蟠桃,開宴瑤池邀眾客。
那時酒醉意昏沉,東倒西歪亂撒潑。
逞雄撞入廣寒宮,風(fēng)流仙子來相接。
?見他容貌挾人魂,舊日凡心難得滅。
全無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
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悅。
色膽如天叫似雷,險些振倒天關(guān)闕。
?糾察靈官奏玉皇,那日吾當(dāng)命運拙。
廣寒圍困不通風(fēng),進(jìn)退無門難得脫。
卻被諸神拿住我,酒在心頭還不怯。
卻赴靈霄見玉皇,依律問成該處決。
多虧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親言說。
改刑重責(zé)二千錘,肉綻皮開骨將折。
放生遭貶出天關(guān),福陵山下圖家業(yè)。
我因有罪錯投胎,俗名喚做豬剛鬣。
豬八戒是受高人點化,得道成仙,當(dāng)了天蓬元帥。宋代以來,天蓬元帥與真武大帝、天猷(一作天佑)元帥、翊圣真君并稱北極四圣。故明代百回本《西游記》中豬八戒稱曾與蕩魔祖師做過相識。由于天蓬元帥在某屆蟠桃會上(86《西游記》改成了安天會)喝醉酒調(diào)戲嫦娥,犯了死罪,被太白金星求情,從輕發(fā)落,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靈真性,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里,變得這般模樣。是我咬殺豬母,可死群彘,在此處占了山場,吃人度日。
豬八戒這套福陵山云棧洞別墅,原本也是有主的:
菩薩道:“此山叫做甚么山?”怪物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棧洞。洞里原有個卯二姐。他見我有些武藝,招我做了家長,又喚做‘倒蹅門’。不上一年,他死了,將一洞的家當(dāng)盡歸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沒有個贍身的勾當(dāng)。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萬望菩薩恕罪?!?/strong>
市面上一般的《西游記》版本都把豬八戒前妻的名字寫成“卵二姐”,實際上這是清代以后版本犯的錯誤。世德堂本原作“夘二姐”,“夘”是“卯”的異體字。后來的《西游證道書》和《西游原旨》都寫的是“卯二姐”。唯獨到了一個很晚的本子《新說西游記》里,不知為何才改成了“卵二姐”。今天市面上都沿用了這個錯誤。
明代嘉靖后期到萬歷初年的內(nèi)閣大學(xué)士高拱,老家就叫高老莊,所以高老莊這一段有不少政治隱喻。比如豬八戒先遇到了卯二姐,不到一年卯二姐死了。高拱在嘉靖四十五年三月進(jìn)入內(nèi)閣,當(dāng)年年底嘉靖帝就死了,很快因為種種原因高拱被政壇雪藏。另外,嘉靖帝出生于丁卯年,屬兔的,而且他是興獻(xiàn)王的二兒子,“卯二姐”就是這個意思。后面高太公利用豬八戒的情節(jié),也可以對應(yīng)張居正出面讓高拱復(fù)出,之后又扳倒高拱。
關(guān)于豬八戒的外貌,原著是這樣寫的:
卷臟蓮蓬吊搭嘴(鼻子口吻較長),耳如蒲扇顯金睛(耳朵像蒲扇)。
獠牙鋒利如鋼銼(有獠牙),長嘴張開似火盆。?
金盔緊系腮邊帶,勒甲絲絳蟒退鱗。?
手執(zhí)釘鈀龍?zhí)阶Γ鎻澒掳胼?/strong>(豬八戒當(dāng)妖怪時是挎著弓的)。
糾糾威風(fēng)欺太歲,昂昂志氣壓天神。
觀音菩薩在點化豬八戒保護(hù)取經(jīng)人時,給他換了造型:
菩薩才與他摩頂受戒,指身為姓,就姓了豬,替他起個法名,就叫做豬悟能。遂此領(lǐng)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jīng)人。
所以第二次出場時,豬八戒的著裝發(fā)生了變化。
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lǐng)青不青,藍(lán)不藍(lán)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
這已經(jīng)比較主流了。
再86版《西游記》中,豬八戒拜師后瞬間變成了和尚裝,視覺效果真的不錯,可惜不是原著情節(jié),也不符合原著設(shè)定。
取經(jīng)時,豬八戒的確又換了衣服:
八戒在旁邊道:“師父、師兄,你們不要便罷,我與他家做了這幾年女婿,就是掛腳糧也該三石哩。丈人呵,我的直裰,昨晚被師兄扯破了,與我一件青錦袈裟;鞋子綻了,與我一雙好新鞋子?!备呃下勓?,不敢不與,隨買一雙新鞋,將一領(lǐng)褊衫,換下舊時衣物。
86版改成了高翠蘭和高夫人主動送給豬八戒衣服,的確溫馨了很多。
而且,豬八戒似乎不太喜歡觀音賜的“悟能”這個名字,自己給自己起的名字是“豬剛鬣”,在拜唐僧為師之前,“豬悟能”的法名他從未對人提起?!皠傳唷笔枪糯漓胨玫呢i,因其肥而鬃毛堅硬得名。
從長相來看,豬八戒是一只黑色的家豬。因為純種的野豬耳朵是小的、直立的,而豬八戒是蒲扇一樣的大耳,所以一定是家豬無疑。至于獠牙,其實家豬是有獠牙的,不過由于家豬不斷的馴化,獠牙也就越來越小了,有的家豬在小的時候,會經(jīng)過閹割以及剪牙,因此也就不會長出獠牙了,有些家豬因為出肉生命周期短,在獠牙還沒長出來時,就已經(jīng)上了屠宰場了。雖然有書中有多處稱豬八戒為“野豬”、“野豕”、“野彘”等,但基本都是罵人話,這個“野”跟“野小子”的“野”意思差不多,比如:
行者道:“師父,那妖不是凡間的邪祟,也不是山間的怪獸。他本是天蓬元帥臨凡,只因錯投了胎,嘴臉像一個野豬模樣,其實靈性尚存……”(野豬的吻部突出似圓錐體,跟家豬差不多,不能由此判斷豬八戒是野豬)
行者道:“你那里曉得?他說‘野豬挑擔(dān)子’,是罵的八戒;‘多年老石猴’,是罵的老孫。你怎么解得此意?”(實錘“野豬”是罵人話)
觀音按下云頭,前來問道:“你是那里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間擋我?”(很明顯是罵人)
好妖精,走出來,舉著三股叉罵道:“潑猴!野彘!老大無知!你怎敢打破我門!”(這個罵人罵得更明顯)
中國有句俗話叫“家家都有黑毛豬”,這種黑毛豬便是成華豬,全身黑毛、四肢短小、體型膘肥。以前,成華豬是成都豬肉市場的主力品種,也是回鍋肉的“最好搭檔”。成華豬是成都土生土長的黑毛豬。成華豬分布于四川新都、金堂、廣漢、什邡、彭縣、灌縣、崇州、大邑、新津、德陽、綿竹、龍泉等縣市,2013年5月27日,最適合做回鍋肉的四川成華豬已瀕臨滅絕。所以我們今天見到的家豬還是白豬居多。
86版《西游記》中豬八戒的白豬造型并不符合原著,但瞅著可愛,黑豬獠牙的造型太讓人不適了,張紀(jì)中版《西游記》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所以即使張紀(jì)中版前期豬八戒造型是獠牙黑豬,而且真的是尖耳朵野豬,但后期還是要回歸到白豬造型上來,才能讓觀眾看著舒服。
就豬八戒的神仙地位而言,按照《道法會元》記載天蓬元帥姓卞名莊,是和孔子一個時代的一個打虎英雄??鬃釉Q贊其勇猛,歷史記載他為人至孝能殺虎,作戰(zhàn)勇猛。
《史記·張儀列傳》:“(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卞莊子想要去刺殺老虎,旅店里的童仆制止他,說:“兩只老虎正在吃一頭牛,當(dāng)它們吃的時候一定會因為肉味甘美而互相打斗,那么打斗的結(jié)果是大虎受傷,小虎死亡,你再朝著受傷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殺死兩只老虎的美名?!北迩f子認(rèn)為他說的對,就站著等待(它們相斗)。一會兒,兩只老虎果然斗起來了。大虎負(fù)了重傷,而小虎死了,(這時)卞莊子朝那只受傷的大虎刺去,一個舉動果然獲得刺殺兩只老虎的功勞。
天蓬是星官名,在北斗九星之中?!兜婪〞肪硪黄叨f:“北斗九宸,應(yīng)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nèi)、天柱、天心、天禽也。謂順支辰,總御陰陽,契合天地,主張造化,乘三明以應(yīng)四時,隨月建以定八節(jié),歷九宮也進(jìn)退。謂順支辰,總御陰陽,契合天地,主張造化,乘三明以應(yīng)四時,隨月建以定八節(jié),歷九宮也進(jìn)退。”
古代存想天蓬元帥的模樣是四頭八臂,各執(zhí)戈矛、戟劍、帝鍾、印、火槍、火索,紫袍,金甲,頭戴逍遙華陽巾,現(xiàn)于斗中,怒容赫赫,威鎮(zhèn)軋坤,徧身雷火煞炁。因天蓬元帥戰(zhàn)神的身份,道教諸邪驅(qū)魔多有用天蓬法的,天蓬法中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鐘、天蓬尺流傳千年對道教的誅邪法術(shù)影響巨大。
宋代神霄派則將天蓬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又名天佑副帥)、翊圣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將軍)、靈應(yīng)佑圣真君(又名真武將軍)并稱“北極四圣”,與“雷部”歸結(jié)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
宋代以后,黑煞將軍為“翊圣保德將軍”所取代或合而為一,北極帝星的地位穩(wěn)定,全賴四大元帥護(hù)衛(wèi),故四帥亦稱四圣是護(hù)佑天際的大神將軍,常在道教天神玉皇上帝或紫微大帝的廟宇作鎮(zhèn)殿都衛(wèi)。
到了明代,真武大帝信仰已遠(yuǎn)遠(yuǎn)超過北極四圣,天蓬元帥已淪為小角色。明代百回本《西游記》中的天蓬元帥是掌管天河八萬水兵的。在明代中后期,內(nèi)河水軍的任務(wù)是設(shè)卡、巡邏,保障水路運輸,并不是作戰(zhàn)部隊,所以天蓬元帥水性好,但戰(zhàn)斗力不敢恭維。
豬八戒第一次出場,是跟木叉交手:
妖魔兇猛,惠岸威能。鐵棒分心搗,釘鈀劈面迎。播土揚塵天地暗,飛砂走石鬼神驚。九齒鈀,光耀耀,雙環(huán)響喨;一條棒,黑悠悠,兩手飛騰。這個是天生太子,那個是元帥精靈。一個在普陀為護(hù)法,一個在山洞作妖精。這場相遇爭高下,不知那個虧輸那個贏。
可以看出,他倆實力是差不多的。
但木叉對陣孫悟空時,根本不是對手:
這大圣與惠岸戰(zhàn)經(jīng)五六十合,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敵,虛幌一幌,敗陣而走。
所以,豬八戒的武力值上限也就是跟孫悟空打五六十合,撐死也就這么大。
而豬八戒對陣孫悟空的實際表現(xiàn)卻是打了大半個晚上:
他兩個自二更時分,只斗到東方發(fā)白。那怪不能迎敵,敗陣而逃,依然又化狂風(fēng),徑回洞里,把門緊閉,再不出頭。
似乎豬八戒還挺能打,但實際上,這一次孫悟空并沒有用盡全力,他知道豬八戒罪不至死,手下是留著情的:
閑言語,亂喧嘩,往往來來棒架鈀。
孫悟空明顯是雷聲大雨點小,只招架不還手,最后的結(jié)果是:
看看戰(zhàn)到天將曉,那妖精兩膊覺酸麻。
孫悟空不還手都把豬八戒打敗了,實力懸殊太大了。
三國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一個叫朱士行的人在洛陽出家,法號八戒,成為有記載的第一個中國和尚。其實論起輩分,八戒是玄奘的祖師爺級別了。八戒法師是第一個去西域取經(jīng)的中國僧人,不過他去的是今天的新疆和田,而不是印度。而且,他走后就一直住在新疆了,是弟子將翻譯成漢字的經(jīng)書帶回中原的。這位法師也很冤枉,稀里糊涂地被傳說成了豬頭人。一直到元代的《西游記平話》里,八戒的姓氏都是“朱”。到了明代,人們認(rèn)為這么個人物頂著國姓影響不好,就把“朱”改成了“豬”。在《西游記雜劇》中,豬八戒自稱是摩利支天部下御車將軍,這個御車將軍來源于印度佛經(jīng)故事中的摩利支菩薩的坐騎金色豬。今存敦煌發(fā)現(xiàn)的《大摩利支菩薩圖》,就有一只豬頭人身的神像,兩手張開作奔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