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錦囊:特殊兒童認知小游戲,值得收藏!
特殊兒童認知訓練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漸進過程。對物體顏色、形狀及各種基本的物理屬性的認識等基礎認知能力,是兒童開展高階認知訓練的基礎。這些內容既屬于認知的范疇,又是進行后續(xù)教學和訓練的一個先決條件,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基礎性訓練,并將其作為特殊兒童認知訓練內容的一部分。
在指令中提升
在與特殊兒童接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他們對我們的指令無動于衷置若罔聞,并不是說他們不愿意與我們溝通,大多是因為他們不能夠理解其意義,所以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是很重要的。在這里給大家提供幾個有效的方法,去幫助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

能夠模仿成人的手部動作
與孩子面對面而坐,說“拍手”看孩子是否有動作。如果他不執(zhí)行指令或者在做別的事情,要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或聲音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與老師保持目光對視,說“拍拍手”然后做出相應的動作,然后再說“拍拍手”,并輔助孩子做出相應的動作,重復練習,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完成,并且做到無論何時何地孩子都可以對這一指令有反應,說明孩子已經(jīng)理解。
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叫孩子的名字(而不是寶寶、貝貝等),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觀察孩子在聽到呼叫后的反應,如果完全沒有反應,則要遵循以下步驟進行訓練:
與孩子面對面坐(近距離),在呼叫他的名字后,吸引孩子與呼叫者保持目光注視,重復練習,在孩子做出正確反應后,要給予獎勵。
通過呼之應答的練習,使孩子眼神的互動及聽覺理解能力得到改善!對孩子的正確反應一定要有夸獎,最佳的反應是孩子聽到呼叫后不僅有應答,而且能走過來。變換呼叫者,當孩子對家長的呼叫有反應能力時,可以讓其他老師或親友參與進來,直至孩子對任何人的呼叫都有反應的能力。

在認知中提升
2005年張積家等用11種基本顏色對3-6歲兒童的顏色命名能力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對11種顏色的命名順序是:白、黑、紅、黃、綠、藍、粉紅、紫、橙、灰、棕。兒童在未能對顏色進行正確命名之前,已具有對顏色的分辨能力。例如,4個月的嬰兒已經(jīng)能區(qū)別紅、藍、綠、黃四種顏色,與成人相差不大。

對顏色進行正確命名,除了和言語能力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外,還與對顏色的抽象及概括能力的發(fā)展有關。對于特殊兒童來說,顏色感知水平的發(fā)展落后或缺陷,會嚴重影響他們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良好個性的形成。因此,在開始對特殊兒童進行認知訓練前,應要求他們正確認識一些基本顏色,這是進行后續(xù)相關教學與訓練的一個先決條件。
讓孩子能夠認識顏色
(1)從卡片中認識顏色,并進行區(qū)分。
(卡片均可由其他實物替代)
做同一種形狀,不同種顏色的卡片若干張,(主要是紅、黃、綠、藍等常用色),告訴孩這是什么顏色。因為是特殊無語言兒童(智力發(fā)育遲緩、自閉癥等),所以可以忽略他不說出來,不過一定要在其過程中引導孩子發(fā)聲。主要先讓孩子認識2—3種顏色,一段時間后,取其中顏色差別相對大一些的卡片讓孩子進行區(qū)分,如果孩子可以區(qū)分,再進一步加強訓練。
(2)從實物中認識顏色,并進行區(qū)分。
取同一類型的實物(積木、套塔、套碗等),不同顏色,最好是質地、大小、形狀都完全相同(為了避免孩子是因為其他方面作為判斷標準而進行認知)進行認知,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顏色做出正確的區(qū)分。

能夠配對相同的顏色
首先是卡片與實物配對。取形狀、大小、顏色相同的卡片及實物,告訴孩子它們的顏色是一樣的,然后取一個顏色不同,其余相同的實物(卡片),把兩個實物(兩個卡片)放在一起,并與卡片(實物)相對應告訴孩子拿一樣的。如果孩子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應則把卡片或實物的屬性改變,直至卡片與實物只有顏色相同,其它皆不同,讓孩子拿一樣的進行配對。還可以做卡片與卡片的配對,實物與實物的配對。
注意事項
1. 在幫助兒童進行顏色認知訓練時,強調手中正在操作的,例如“寶寶,這是紅色的積木”。
2. 使用是非強調法,例如幫助兒童學習紅色時,盡量多強調紅色,引導兒童拿起紅色積木,當兒童拿對時,說“你真棒,這是紅色的積木”,當兒童拿錯時說“這不是紅色的”。
3. 給孩子創(chuàng)造色彩繽紛的環(huán)境,兒童的床單或玩具避免單一顏色。
4. 當兒童在最初學習顏色時,避免一次給予過多顏色,兒童會感到混亂,應想給予一到三種顏色,多強化,使兒童清楚認知后,再增加顏色種類。
讓孩子能夠認識形狀
首先從實物入手,讓孩子通過觸摸來感受形狀,有一個感官上的認識。例如圓形,通過觸摸感受出它的光滑、流暢;三角形,感受出它的三條邊和三個尖尖的角等等。認識實物后通過卡片來加深認識,然后可以進行形狀的配對(實物與實物、卡片與卡片、實物與卡片、卡片與實物)來進一步認識和區(qū)分形狀。

注意事項
在進行訓練時注意激發(fā)兒童興趣,利用各種感官感受圖形。
引導兒童注重動手操作,促使兒童將學到的知識與現(xiàn)實實物相結合。
提供不同大小、顏色的形狀,建立圖形守恒。
提升特殊兒童的理解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應做到循序漸進,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法,夸獎和食物的獎勵也必不可少??傊谟柧毥逃厥鈨和倪^程中,我們不是只與孩子的身體對話,要與孩子的心靈對話,要培養(yǎng)有靈魂的人,讓他們可以做到理解每個微小的動作、每個聲音的意義是最重要的。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