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芙尼要在腕表領域發(fā)力,融入LVMH集團是最好的歸宿!
一轉(zhuǎn)眼,美國著名珠寶品牌蒂芙尼(Tiffany & Co)被LVMH集團收購已經(jīng)有了半年的時間。在前不久,筆者就寫過《蒂芙尼被LVMH收購后,會變成什么樣?》這種展望的文章。文章一經(jīng)發(fā)出,就得到了網(wǎng)友表示“有趣”的回應。同時,對于蒂芙尼(Tiffany & Co)加入LVMH集團后,第一款全新腕表產(chǎn)品何時會誕生,也令人充滿了期待。本期話題,我就圍繞蒂芙尼(Tiffany & Co)在腕表領域,進行一些更深入的探討,希望大家會喜歡。

“硬核實力”助力破圈
首先,蒂芙尼(Tiffany & Co)給國內(nèi)消費者的印象,就是一個美國的珠寶品牌,有著識別度極高的蒂芙尼藍色。敢用一個沒有爭議的顏色來代表一個奢侈品牌,蒂芙尼說第二,應該沒有其他品牌敢說第一。此外,蒂芙尼(Tiffany & Co)在珠寶領域也有很多經(jīng)典的設計,比如經(jīng)典的T系列,將品牌的首字母打造出自己獨特的標簽,筆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微笑項鏈”,舒展的線條,像極了微笑的嘴唇,非常有意思。

而在腕表領域,蒂芙尼(Tiffany & Co)至今還沒有一款腕表能讓筆者直接叫得上名字的。在這里,筆者分析一下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蒂芙尼(Tiffany & Co)品牌的整體受眾還是偏向于女性,無論是產(chǎn)品,還是營銷,針對男性還是少了一些,這也讓很多“玩表”的男性朋友很少會關注到這個品牌。第二,正是由于蒂芙尼(Tiffany & Co)的“偏女性”策略,使得品牌在腕表產(chǎn)品的設計方面,更加注重于外觀,缺乏了傳統(tǒng)機械腕表的“技術基因”。“品牌+顏控”策略,也使蒂芙尼(Tiffany & Co)腕表業(yè)務越走越窄,難以破圈。

LVMH集團擁有著非常強大的腕表“機芯研發(fā)”能力,蒂芙尼(Tiffany & Co)加入LVMH集團之后,在機芯方面的實力提升是“輕而易舉”的。無論是宇舶表、真力時,還是泰格豪雅、寶格麗,筆者熟悉的這四個品牌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就單從“機芯研發(fā)”的水平來說,都是行業(yè)一流的。尤其是在高端復雜制表技術方面,宇舶表和寶格麗還經(jīng)常會“秀一秀肌肉”,制造出一些“震驚表壇”的神作。在這里,筆者就不展開了,相信如果大家見過一些宇舶表和寶格麗品牌旗艦級的高端復雜制表作品時,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去年,香奈兒就給腕表行業(yè)里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旗下的J12腕表進行了全新的換代。外觀基本沒有什么變,主要采用了全新的自制機芯,背透也做得非常漂亮和具有品牌特色。這一點,在保持原本“品牌+顏控”的基礎上,機芯在實力上的提升之外,顏值方面更是有著“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也給很多原本看起來在腕表領域“不是很專業(yè)”的品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這其實也暗示著未來腕表行業(yè)的又一發(fā)展趨勢。蒂芙尼(Tiffany & Co)能否順勢破圈,腕表機芯實力的提升,則尤為重要。

“明星款”打造不可少
蒂芙尼(Tiffany & Co)要在腕表領域讓人關注,一款“明星款”的打造,一定不能少。這“明星款”不是明星戴的款式,而是能夠代表品牌形象和支柱銷量的產(chǎn)品。比如說,勞力士的“水鬼”、IWC萬國表的“葡萄牙”、宇舶表的“大爆炸”、寶格麗的“OCTO”等?!懊餍强睢钡拇蛟?,對于蒂芙尼(Tiffany & Co)自然是空前的挑戰(zhàn),不過并不是“無章可循”。

LVMH集團就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那就是宇舶表。宇舶表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是一個典型的80后,如今能夠在高奢腕表領域得到認可,除了在材質(zhì)和技術方面的突破之外,在和營銷方面也是有著非常卓越的水準。技術方面,上文也提到了,蒂芙尼(Tiffany & Co)加入LVMH集團之后,其實并不缺。但在營銷方面,確實應該多向宇舶表學習。

從宇舶表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的形象,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宇舶表合作的代言人、機構,都是每個行業(yè)頂層的,具有世界級的“聲量”的。比如,筆者非常喜歡的法拉利F1車隊,宇舶表就是官方合作伙伴,大家熟悉的球王貝利、已故的NBA球星科比、短跑第一人博爾特,甚至“國民岳父”韓寒,都與其合作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跨界的合作,都是基于彼此價值觀互相認同的基礎上的,并不是純粹的金錢交易。代言人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品牌的高度,這定位宇舶表就拿捏得非常準了。

反過來再來看蒂芙尼(Tiffany & Co),作為NBA的官方合作伙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無論是俱樂部合作,還是球星聯(lián)名款,也讓這種跨界成為了切實可行的想象。LVMH集團在營銷和資源整合方面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這或許也將改變蒂芙尼(Tiffany & Co)在外界的品牌形象,整天吃“蒂芙尼的早餐”,吃了半個多世紀了,確實也該換換口味了。此外,LVMH擁有奢侈品領域最頂尖的設計團隊,結(jié)合Tiffany品牌標志性的顏色和元素,想必也一定可以產(chǎn)生驚人的“化學反應”。這也讓筆者對于蒂芙尼(Tiffany & Co)未來“明星款”腕表的誕生,更加充滿期待。

智能領域“彎道超車”
上面提到的兩點,其實都是基于傳統(tǒng)腕表制造領域的,但還有一個腕表領域,千萬也不能忽視,那就是智能腕表領域。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也提到過,這是已經(jīng)年銷售“近億級”的龐大市場,光從數(shù)量上來看,已經(jīng)超越了傳統(tǒng)瑞士制表業(yè),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數(shù)倍之多。而這一龐大的市場,有著4成左右的市場由蘋果Apple Watch所占領。蘋果就是一家這樣具有顛覆精神的公司,手機領域的格局現(xiàn)在大家都已經(jīng)看到了,未來傳統(tǒng)腕表領域是否也會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真的很難說的。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為那些傳統(tǒng)制表企業(yè)捏一把汗,因為蘋果Apple Watch確實搶占了非常龐大的“腕間資源”。但冷靜下來看,蘋果Apple Watch所占領的售價人民幣1500元到4500元這個價格區(qū)間的市場,對于5000元以上,甚至萬元以上的市場幾乎還是空白的,這其實就給了傳統(tǒng)制表企業(yè)一些機會。在筆者看來,比起走量,傳統(tǒng)制表企業(yè)能否在5000元以上甚至萬元級別這個價格區(qū)間里,推出消費者能夠認可的智能腕表產(chǎn)品,則是更加重要。

在智能腕表的布局方面,LVMH集團還是有前瞻性的。無論是LV,還是泰格豪雅,都分別推出了不止一代的智能腕表產(chǎn)品了。比起傳統(tǒng)腕表一代產(chǎn)品賣好多年,甚至幾十年,智能腕表的更新迭代是必然的,畢竟硬件和軟件的不斷提升,是需要終端產(chǎn)品升級的,這和買蘋果手機也是一樣的道理。如何能夠讓消費者持續(xù)購買這更新迭代的智能腕表,除了本身產(chǎn)品體驗和服務出色之外,培養(yǎng)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品牌忠誠度,也是很大的挑戰(zhàn)。

在具體的智能腕表布局方面,LVMH集團還是有著“自己的套路”,LV主打頂奢時尚,泰格豪雅則是高奢運動,風格也有很大的區(qū)別,符合不同消費者需求。而蒂芙尼(Tiffany & Co)作為一個針對年輕女性消費者的品牌,打造一款專門針對女性時尚腕表,也可以填補LVMH集團的在這一塊的市場空白,實現(xiàn)“彎道超車”。

寫在最后
本期話題,我們針對“機芯”、“明星款”、“智能”這三方面,對蒂芙尼(Tiffany & Co)融入LVMH集團后腕表領域的發(fā)展進行了合理分析。我們也不難得出結(jié)論,蒂芙尼(Tiffany & Co)要想在腕表領域發(fā)力,融入LVMH集團是最好的歸宿。反觀如今LVMH集團在腕表領域的迅猛發(fā)展,蒂芙尼(Tiffany & Co)未來的發(fā)展,的確就更加令人值得期待了。您認為呢?(文/邱小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