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之路——蘭吉特·馬哈拉吉語錄》轉(zhuǎn)載7

注釋:安德魯·弗農(nóng)
翻譯:純?nèi)坏目?/strong>
校對:無有
轉(zhuǎn)載來源:公眾號“一就是一切”(特別感謝授權(quán))
七月:大師的工作
7.1?“不要尋求大師的祝福,成為他,那就是他的祝福?!?/p>
圣徒圖卡拉姆在一首詩中說,真正的恩典是對實相的接納。類似地,真正的祝福,是從大師那里接收到這個真知——你就是祂,大我。這個真知不是普通的知識,因為它有力量轉(zhuǎn)化聽聞它的頭腦。就像樟腦被點燃時,會燃燒一段時間,然后完全消失。接受了大師祝福的頭腦也是如此,它變成了無心(no-mind)。在此過程中,小我之虛假觀念被摧毀,“我”將其自身消解,回歸其源頭,大我之一體性被了悟。
?
7.2?“永遠不要向大師要求任何事(母親知道孩子何時需要喝奶)?!?/p>
母親照顧著孩子的需求。這是一種自然反應。孩子不必問母親:“你會不會喂我?”喂食只是發(fā)生了;孩子準備好被喂食,而母親準備好喂孩子。同樣地,當領(lǐng)悟,甚或大我了悟的時機到來,它就只是相當自然地發(fā)生了。真的沒有必要要求任何事,因為注定發(fā)生的肯定會在適當?shù)臅r候發(fā)生。另一方面,如果某件事注定不發(fā)生,它就不會發(fā)生。甚至大師都無法給予你尚未做好準備接受的東西。因為不理解這個法則,許多人去見大師并說:“請賜予我您的恩典”或“請賜予您的祝福,這樣我就可以獲得大我了悟?!?/p>
?
7.3?“永遠走在大師向你展示的道路上,你就會與他合一?!?/p>
只要你試著去實踐大師所說的話,你就會體驗到一股自然的祝福之流在你心中升起。你會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出現(xiàn)在你心中,你也會感到越來越滿足。另一方面,如果你只接受他說的話,卻不去實踐,你就不會感到與他或與你自己的和諧。人類的身心是一棵愿望實現(xiàn)樹,它使事情看起來和你的想像完全一樣。如果你信任大師并遵循他向你展示的道路,你就可以成為他。如果你不相信這是有可能的,事情就不會發(fā)生。
?
7.4?“不要把你的大師當作一個普通人?!?/p>
大師就像一面一塵不染、完美拋光的鏡子。當你去見大師并坐在他腳邊時,你感受到巨大的平靜,最初你可能會想:“這種平靜是從這個人身上散發(fā)出來的!”事實上,沒有散發(fā),沒有運動。你所體驗到的是你自身的平靜;是大我的平靜。大師只是大我,不存在掩蓋存在-意識和實相之圓滿的“普通人”。
?
7.5?“起初,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觀點:他是我的大師,他說的話是正確的?!?/p>
沒有人能說出為什么一個人會遇見大師并接納他或她,而另一個人卻不會。有人說這歸因于來自前世的善業(yè),有人說這只是好運。我不知道,但我確實知道成為一名真正的“古魯之子”不是小事。一旦你說:“他是我的大師”,你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離開他,但他永遠不會離開你。
把你帶到大師面前的問題是關(guān)于無知的問題。你不知道真理是什么,或你究竟是誰,但你積累了很多想法,讓你相信自己能找到一些東西。當遇到大師時,你的第一個機會是拋開所有那些混亂的想法,接受他所說的是正確的。這第一步立刻使事情變得簡單多了,你也比以前更加自由。
?
7.6?“對大師具有完全的信心,之后信心就不需要了?!?/p>
對大師的真正信心并非盲目的信心——接納(大師說的)每一個字而沒有個人體驗。不過,這確實意味著你不懷疑它。你接受他所說的話,等待著你自己的驗證。例如,如果大師說“你就是祂”,那么你知道這一定是真相,盡管你可能并未立即在自己的日常體驗中感受到這一點。你接受它為正確的,接著自己找出關(guān)于它的真相。每件事都必須在你自己的心中體驗到。然后,信心就不需要了,因為你已經(jīng)親自了解了每一個真相。
?
7.7?“牢記老師說的話。你就一直在與那接觸?!?/p>
馬哈拉吉(常)使用荷葉的比喻,荷葉漂浮在水面上,但不吸收水分。在此,盡管他說“牢記老師說的話”,你還是一直將自己與某些東西認同,所以為什么不讓自己與大師的教導認同呢?如果你讓自己深刻牢記他的觀點,它們就會變成你的一部分。要這樣說:“我把我的念頭留在您腳邊?,F(xiàn)在,您的心念就是我的心念?!?/p>
?
7.8?“你已經(jīng)變成了頭腦,所以,大師改變你的頭腦?!?/p>
在實相中,沒有“你”的存在,但那個念頭存在,它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信念。人們普遍相信個體的存在。你已經(jīng)變成了那樣,所以你必須帶著所有的壓力和焦慮,過著頭腦的生活。古魯-弟子關(guān)系是一條已經(jīng)存在了數(shù)千年的救援線。如果老師是真誠的,如果弟子做好準備,愿意讓自己的頭腦臣服,那么頭腦就可以被古魯?shù)慕虒淖儭4髱煾嬖V你真相,而且持續(xù)以上百種不同的方式告訴你真相。他不會用一瞥或一觸就神奇地改變你的頭腦。這種體驗可能會發(fā)生,但它們只可能是暫時的。永久的改變?nèi)Q于接受并理解大師所說的話的能力。
?
7.9?“大師給了這些想法一些力量,所以你必須去見他。”
當著大師的面,弟子的道心就活了。大師的話語在弟子頭腦中回響(或共鳴),給予弟子力量,讓他或她確信教導是正確的。弟子知道,沒有大師,領(lǐng)悟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充滿愛的關(guān)系。那些與大師相愛的人是最幸運的人。吉納內(nèi)薩瓦爾把《長生之體驗》的第二章獻給了自己的古魯尼瓦瑞提(Nivritti)*,向他致敬。文中有許多美麗的詩句和意像。以下只是其中之一:
通過不占有地位,
他獲得了古魯?shù)膫ゴ蟮匚弧?/p>
他的財富是他的能力
——讓我們擺脫不存在之物。
(*譯注:Nivritti,意為:放棄世界。)
?
7.10?“你已經(jīng)認同了身體,而這個小我總是違背大師的教導。”
生活在十九世紀北印度阿利加爾(Aligarh)的詩人室利·達達吉·馬哈拉吉(Sri Dadaji Maharaj)寫道:
對女人、對財富、對力量的愛,
是虛假的愛,
但對古魯?shù)膼郏?/p>
是真正的愛。
?
你在此是為了尋找你的古魯,
一旦找到并接納他,
就與他合一吧。
寧愿停止呼吸,
也勿拋棄古魯。
身心總是走向世俗之物。那是它所知的全部。小我是個人之幻相的具體化。對大師的愛是摧毀小我的巨大力量,可以將小我連根拔起。這份愛讓你接受大師的教導并理解它。沒有這力量,小我不會離去。
?
7.11?“無論大師是否與你同在,你對他的信心都會將你帶到正確的層面,然后你就會做正確的事?!?/p>
?“做正確的事”不僅僅是一個比喻。如果你想要了悟,那么做正確的事,并避免做錯事,就是必要的。當感到對大師有完全的信心時,你就會感到自己在做正確的事。然后,你就會以他為榜樣,想要變得像他一樣,也就是,你想重視他所重視的。你的對錯感必須來自于他。你暫時對他放棄了自己的意志,只要這能讓你了悟自己的真實本性。在了悟發(fā)生之后,你就可以信任你自己了,因為在你和他之間沒有區(qū)別。
?
7.12?“喇叭在說話。他不在乎別人是否聽到了?!?/p>
小我不喜歡聽到這樣的說法,因為它更喜歡想像大師作為“個人”感覺到一些特別的東西。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大師看不見個人。他不表現(xiàn)出偏袒,而且說話總是始終如一。他的工作是說出真相,并向那些詢問的人指出道路。他知道那些準備好聆聽的人將會聽到,而那些準備好臣服的人也會做到??ū葼枌懙溃?/p>
哦,卡比爾,
我在尋找一位真正的聆聽者,
他(她),像鹿一樣,
一聽到獵人的號角,
就完全向他投降。
古魯愛眾生,
但愛古魯之人,
日夜服務古魯之人,
將會品嘗到清明的永恒之水。
?
7.13?“他,大師,根本就不存在?!?/p>
我們中那些遇見馬哈拉吉的人,以及那些坐在他腳邊的人,都珍視著與他有關(guān)的記憶。當然,那些記憶是不真實的;快照不能捕獲真實的人。關(guān)于大師,無論你想到或感受到什么,都是在你心中的。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你無法如實地知曉事物本身,你只知道你自己的體驗。事物的本質(zhì)是認知,如果沒有認知,就沒有事物存在。所以,當你看見馬哈拉吉坐在那里時,你所看見的是你自己關(guān)于他的意像。他并不作為一件客體而存在。事實上,你在大師面前感到自己內(nèi)心的平靜和快樂,這樣的效應取決于“他不存在”這個事實。大師是透明的,像空間一樣,僅僅將你自身的空靈如鏡子般反射給你。
?
7.14?“大師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真正的價值賦予你內(nèi)在的力量,這力量是你所不關(guān)注的?!?/p>
大師不是在做無中生有的事。他沒有興趣讓你做一些練習,以便你最終可以獲得一些東西。他只向你指出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古魯是黑暗的驅(qū)散者。他告訴你,你就是實相。你已經(jīng)是那;你只需要擺脫你尚未了悟這個假設(shè)。大我的力量:存在、意識、圓滿(存在-意識-喜樂)是你自己的本性。從來沒有一刻你可以說你不存在。這意味著你已經(jīng)了悟到大我。問題是你從不對這個事實加以注意。所以,大師直接讓你專注于這一點。
?
7.15?“你必須聽從大師。為什么要擔心幻相呢?”
通過將我的心臣服于古魯,
我把它擦亮了,
現(xiàn)在,它是透明的。
這句來自卡比爾的詩表達了通過古魯-弟子關(guān)系所發(fā)生的本質(zhì)變化。頭腦被無知覆蓋,正如蒙塵的鏡子。無知必須被消除。當?shù)茏幼屪约旱男某挤诠鹏敃r,這就會發(fā)生,所有舊的觀點和假設(shè)被經(jīng)由大師的教導而來的新領(lǐng)悟所取代。當頭腦明白正確的觀點時,它就變得安靜,可以清晰地反映實相。它變得對實相透明。然后,大我就可以被不費力地知曉,因為大我一直都恒定地閃耀著光芒,正如在平靜且清澈的水面上,太陽會一直恒定地顯出它的倒影。
?
7.16?“大師只是一根指針。他把你帶到門口,他的工作就完成了。他不會一直待在那兒。”
如果你讀到人們向圣徒和圣人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你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假設(shè),即大師能夠給予弟子領(lǐng)悟,甚至大我了悟。這如何可能呢?即使大師確實擁有這種力量,如果求道者的頭腦沒有做好適當?shù)臏蕚洌@份了悟如何維持呢?大師可以告訴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告訴你正確的地址。他回答你的問題,以便清除一切疑惑,帶你到達門口。然后,他的工作就完成了。要靠你去踏出最后一步,進入房屋,占有它。
?
7.17?“大師說,全世界都要走這條路,跟我走,到我身邊來?!?/p>
大師一直都在發(fā)出邀請,邀請我們與他一起生活在平靜與快樂中。你對古魯?shù)膼圩屇愀菀追畔履惚仨毞畔碌臇|西。你想到他,你感覺到“他從來不會對我說謊?!笔澜缡且粓龀掷m(xù)一段時間就會消失的夢。它是挫折和欲望的車輪,是無知的圈子。它真的如此難以放手嗎?卡比爾寫道:
放棄對世間利益的所有期待,
像一個已經(jīng)死去的人,
只為服務古魯和瑜伽而活。
上帝必追趕你,說:
“哦,卡比爾,等等,我來了!”
?
7.18?“在最終的領(lǐng)悟中,既沒有弟子,也沒有大師?!?/p>
最終的領(lǐng)悟是領(lǐng)悟到,沒有什么要去領(lǐng)悟的。世界是一個自發(fā)的呈現(xiàn)。感知到它的人,作為夢中的一個角色,被包含于其中。在實相中,沒有大師,沒有弟子,沒有教導,沒有了悟。那些都發(fā)生在夢中。最終的領(lǐng)悟意味著從生與再生的循環(huán)中獲得自由:當前的夢在被分配的時間內(nèi)持續(xù),然后結(jié)束。奧瑪·開陽(Omar Khayyam)的《魯拜集》(Rubaiyat)中有一首著名的四行詩:
有一扇門,我找不到鑰匙;
曾有一塊面紗,我看不見了;
我和您似乎聊了一小會天,
然后,就不再有您和我了。
?
7.19?“大師知道他沒有做任何事。他里面的力量做著這些事。”
有誰在做什么嗎?馬哈拉吉總是說“我不存在!”?他這么說是認真的。當我們看著他時,我們所見到的人只是我們的觀念。有一種神圣的、非個人的力量,塑造了所有這些夢——生活,使事情看起來像是那樣。它是在宇宙法則的基礎(chǔ)上這樣做的,這法則一視同仁地給予眾生過去行為的果實。大師的人生也只是在活出過去行為的結(jié)果。區(qū)別在于,大師知道力量做著所有的事,而無知者繼續(xù)相信他或她是這些行為的“做者”。
?
7.20?“你心里已經(jīng)有了對大師的尊敬,永遠保持這種尊敬吧?!?/p>
當你初見大師時,你可能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平靜。你感覺到了不同,這讓你想要聆聽他說了什么。當你自己開始明白他所說的是正確的時候,對大師的尊敬就進入了你的心中。當他通過回答問題而清除你的疑惑時,尊敬增加了。接下來這就取決于你了——通過繼續(xù)接受和領(lǐng)會他的教導來保持這種尊敬。
如今,我們有如此多的選擇,有如此多的教師和書籍可供選擇,這就很容易把一位大師看作眾多大師中的一個。在西方,即使是在一個世紀以前,今天發(fā)生的那種“古魯更換”(guru-hopping)也是不可能的。當非常難以找到一位古魯時,對他的尊敬是自然的。最終,深深地尊敬自己的大師的人是幸運的。在一個地方挖深井的探索者比在不同地方挖幾口淺井的探索者更有可能找到水。
?
7.21?“由于無知,你說我是大師,你是求道者,但事實上,實相才是你!”
只要你把大我和身體混淆,你就很可能把大師看作身體。不過,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在你的本質(zhì)和他的本質(zhì)之間,大師沒有感知到任何區(qū)別。他知道大我是唯一的實相,你就是那,像他一樣。二者都是同一個海洋上的波浪。對于仍然感知到二元性的求道者,通過奉獻,表面上的差距可以被消除??ū葼栒f:
我的古魯在貝拿勒斯(Benares),
我在海邊,
但上帝知道古魯并沒有離開我的心,
即使一瞬間都沒有。
?
7.22?“當一位圣人死去時,他并不煩惱,因為他不存在,他不懷有這些(好與壞的)念頭?!?/p>
當熟睡時,你會很快樂地休息,忘記這個世界。只有早上醒來,小我再次出現(xiàn)時,麻煩才會回來。大師不會擔心死亡,因為在他心中可以死去的任何事物都已經(jīng)死去。他知道死亡只是像深度睡眠一樣。對他而言,在那么多次出生之后,在無知的圈子里那么多次革命之后,死亡將會是最終的休息。在一天結(jié)束的時候,每個人都歡迎睡眠到來,為了享受睡眠,還做了一張舒適的床!同樣地,死亡也沒什么可怕的。正是小我恐懼死亡,因為它知道在深度睡眠中沒有念頭留下,而它本身只是一個念頭。小我儲存著對善惡的判斷,隱藏著尚未實現(xiàn)的欲望。這些欲望是再一次出生的種子。
?
7.23?“大師玩弄概念,就像孩子玩弄玩具一樣?!?/p>
馬哈拉吉常常很幽默。當他說話的時候,有一股歡樂和嬉戲的暗流,非常具有感染力。通常,房間里每一個人都會因為他所說的話而大笑。我用“嬉戲”這個詞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形容他那種輕松的感覺。這很像你在一個小孩身邊的感覺,他在世上無憂無慮地玩耍。概念就像玩具積木。把它們放在一起,做出一些結(jié)構(gòu),然后忘記,再做一些新的結(jié)構(gòu),這是很有趣的。
?
7.24?“大師展示了如何結(jié)束,如何解答這個定理,但你必須自己去解答它?!?/p>
老師的好處在于你知道你可以提問。在學校里,老師在黑板上解釋了一些事情,然后說:“現(xiàn)在,解題吧”,但如果被卡住了,你仍然可以舉手尋求幫助。最后,你必須自己解決問題——必須達到只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理解的地步——但你可以通過獲得大量幫助來達到那一步。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為你答出定理,這對你來說就沒有用了,因為你不理解解題方法,也無法重復它。所以提問是很好的,但你必須自己達成最終的領(lǐng)悟。
?
7.25?“認知或念頭是最大的無知,只有大師能告訴你這些?!?/p>
哪個“我”將會了解實相?圖像能看見屏幕嗎?如果遇見一個老師說:“我是開悟的,”或“你是無知的,”那么盡快逃離他!只有真正的大師會告訴你,我念是幻相與不快樂的根源。因此,他將不斷指出這個事實:你是實相,超越認知,超越作為個人的“我”之觀念。他會告訴你,大師和弟子之間沒有區(qū)別,只是弟子堅持著錯誤的信念,認為他或她是無知的。大師不想得到任何東西,也不會做出任何虛假承諾或提供任何擔保。
?
7.26?“大師讓你變得越來越大。你就是一切。然后,你覺得自己開悟了,你感到喜悅?!?/p>
在通向最終領(lǐng)悟的道路上,你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短暫覺醒或開悟的體驗。它們可能會持續(xù)幾個小時、幾天或幾個禮拜。馬哈拉吉在此描述了這種體驗。你感覺到自己已經(jīng)擴展得包含一切,你是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你感到深刻的喜悅與平靜。像這樣的體驗當然是一種很好的進步征兆。你可能把這視作大師的祝福(大師在你心中)。然而,這只是一種體驗,由于它是體驗,所以它是短暫的。(求道者)很容易把深刻的靈性體驗與了悟相混淆。
?
7.27?“大師說,你還是不明白。沒有什么是真實的。”
在一場深刻的靈性體驗中,小我可能會暫時被淹沒,但它仍在背景中存在。例如:你感覺到“我是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我正在體驗極樂”等等。過了一段時間,體驗漸漸消退,你開始擔心你將失去那種狀態(tài)。這可能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從小我的角度來看,某些非常有價值的東西正在失去。在二元性的世界中,上升的,必下降。
大師會告訴你,你尚未完全明白。實相、大我,并不依賴于任何體驗,無論那是什么體驗。沒有任何體驗可能是真實的,因為它出現(xiàn)并消失。(但)你——大我,一直都在。
?
7.28?“你把錢包拿回來了,但它本來就是屬于你的?!?/p>
馬哈拉吉常說,獲得大我真知就像找到你丟失的錢包。你沒有得到任何不屬于你的東西。這確實是吠檀多不二論的中心要點。如果大我真知不是你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它就必定是某個可以在某些時候形成的東西。如果它可以形成,它也可以再次消失,這意味著它是暫時的,因此,它是不值得追尋的。所以,你必定已經(jīng)擁有大我真知。唯一的障礙就是“你尚未擁有大我真知”這一信念。大師的工作就是消除這個無知。
?
7.29?“這取決于你接受多少。以正確的方式接受,你會和大師說再見?!?/p>
接受大師所說的話的能力是一種力量。每一個去見大師的弟子都帶著不同的接受力。這就像不同的成熟度一樣。沒有人可以說出為什么會這樣。為了那些力量正在發(fā)展的弟子的利益,大師愿意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他的教導。其他人將只需要聆聽幾次,就能夠以正確的方式去接受。隨著弟子逐漸認識到他或她與大師不是分離的,大師就是他或她自己的大我,成熟的最后階段就在內(nèi)心發(fā)生。
在最終的領(lǐng)悟中,大我將弟子孤立的“我”吸收進祂自己之中,于是,追尋真我的過程就結(jié)束了。一旦果實成熟,就會從樹上掉落,而一旦掉落,就不會再回來。然后,弟子不再需要大師的教導,而且在吠檀多傳統(tǒng)中,是積極鼓勵弟子離開大師之所在的。這是因為在一棵大樹的樹蔭下生長的樹不會發(fā)展出它自己的力量。它需要在陽光和雨露中生長,釋放出自己的根枝。所以,弟子要對大師說再見,但無論他或她走多遠,都永遠不會忘記給予真知這一禮物的那一位。
?
7.30?“一切都不過是海洋上的氣泡。大師通過領(lǐng)悟幫助你打破泡沫,這就是全部?!?/p>
小我是大我之海洋上的泡沫。它是如此小,如此脆弱。它出現(xiàn),只是為了在瞬間消失,不具有其自身的實質(zhì)。它只不過是水,然而,它把浩瀚海洋的微小部分隔開,這讓它感到孤獨——與海洋的其他部分是分開的。小我只有存在才能被打破,然后大我才能再次成為一個整體。那就是大師的工作。他幫助你打破小我的泡沫,小我什么都不是,但它看起來讓你從大我中分離了。接著,你有意識地回歸一直以來的、真正的你,并融入無盡的生命海洋的深層平靜之中。
?
7.31?“如果你想要實相,盡管拿去吧,如果你想要零,我沒有什么可給你的?!?/p>
這句話是對大師工作很好的總結(jié)。大師是指向?qū)嵪嗟闹羔槪鴮嵪嗑褪悄阕约?。你可以用他的教導來消除你關(guān)于自己的錯誤觀點,從而專注于那個實相,最終了悟大我——你之所是。大師促進了整個奇妙的發(fā)現(xiàn)過程,但這是一個在你心中進行的過程。你必須伸手接受大師所提供的東西,通過冥想和沉思來親自驗證它,把它變成你自己的領(lǐng)悟,這樣它才能完全改變你。
當你走在道路上時,事情看起來就是這樣。不過最終,你領(lǐng)悟到,大師一直在你心中,將你引領(lǐng)向他,同時以身體的形式出現(xiàn),指導和鼓勵你。
最后,這里有一段卡比爾的詩:
當我意識到我個人的存在,
對古魯?shù)膼墼谖倚闹邢А?/p>
當對古魯?shù)膼鄢錆M我的心,
我的小我就被取代了。
哦,卡比爾,這條路太窄了,兩個人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