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獨立游戲開發(fā)學習筆記(九)--繪畫像素畫學習筆記(三)--Krenz零基礎公開課

雖然叫下半場,但下半場實際上反而是針對萌新如何開始練習進行了一些探討。
1. 復習與補充
復習一下上半場的內容。順便補充一些上半場沒能理解的東西,畢竟 3 小時高強度內容襲腦,很多東西也許并沒有完全理解對。
1.1 CSI
畫形狀的時候限制自己只用 CSI 三種筆觸。
1.2 臨摹習慣
雖然教的是先畫大外框,但是大家自己臨摹的時候,還是會發(fā)展出自己獨有的一些方法。

像是上面這張圖片,動作算是很復雜。抓型的時候雖然教的是先畫一個大外框,像這樣:

但是最后大家還是會有自己的習慣。比如說 k 大自己就會直接往里面找斜度之類的線了。
1.3 建模
1.3.1 透視
一開始是透視一些簡單的東西,方塊之類的。

進階一點就是工業(yè)級別的透視??梢钥吹接泻芏嗲€,也就是說臨摹方面要熟練。

再進一步能將人體軀干分解組合。
1.3.2 動態(tài)
動態(tài)的層次(line of action):

這種線一般都是在二次元風格里出現(xiàn)的比較多。
可以看到這種線還是 CSI,所以 CSI 真的很重要。
2. 渲染補充
繼續(xù)上次渲染沒講完的。
2.1 焦點策略(配色相關)
我們想讓畫面里的一個東西變得很顯眼,有四種方法。
2.1.1 飽和度/顏色對比

飽和度或顏色不同,很容易讓人注意到。
冷暖也是。
2.1.2 明度對比

故意在白色附近加黑色來對比。
2.1.3 視覺導引

有很多線來引導你。
2.1.4 銳利和模糊

2.1.5 舉例子
拿這張圖舉例子,耳環(huán)是焦點:

不要問耳環(huán)為什么會發(fā)光,這是為了讓畫好看。
如果我們把這張圖改改顏色:

視線就變了,閱讀順序從而改變。我們會自然地先看領口。
而如果我們想要 眼睛->嘴唇 這樣的閱讀順序。那就給眼睛和嘴唇也加上顯眼的顏色:

所以配色很多是用來控制畫面的重點的。比如說給盔甲一個黃色,那眼睛立刻就被盔甲吸走了。如果再給背景加點黃色,那眼睛幾乎就沒有怎么奪走視線。
2.1.6 反過來
其實很多時候不一定是不顯眼的襯托顯眼的。如果一個畫面很多都是顯眼的亮色,那么不顯眼的暗色反而會顯眼。
但是雖然如此,用亮色襯托暗色,仍舊沒有暗色襯托亮色那么顯眼。
2.1.7 特殊情況(白色,黑色,膚色)

這張經過修改顏色后的圖其實沒有什么對比顏色。
雖然有白色,膚色和黑色這么明顯的對比色。但是由于這三種顏色出現(xiàn)頻率過高,其實沒什么對比度。
那么我們稍微修改一下飽和度,就可以看出稍微有點明顯的對比度:

然后再把修改的級別提高到顏色,那么對比度直接提高(現(xiàn)在有冷暖對比):

但是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色系太多了,顏色很雜亂,并不好看。所以此時去掉很多顏色,反而讓頭部的焦點更加集中。

但是依然有問題,我們希望視線能夠橫跨整個畫,所以我們在下方(左腳膝蓋處)藏一個顯眼顏色:

這樣視線就不只是集中在頭部,而是頭部和膝蓋之間交替,平衡了視覺。
還有個技巧,就是假如你雖然想視覺看一看膝蓋,但是還是想讓視覺最終還是多看看頭部。那么就可以調整膝蓋的顏色,稍微不那么顯眼,但是比其他的顏色顯眼。
2.1.8 畫面的總信息量
一幅畫面要有足夠的信息量,我們才會被吸引,覺得有趣。
形狀信息
明度信息
色彩信息
結構信息
材質暗示信息
環(huán)境光色和固有色信息
空氣信息
像是有些人,畫素描,就很追求光的反射,什么點光源面光源,一定要光照極度真實。其實沒必要,信息的表達有很多種。這么說吧:
畫素描,有三種信息:

形狀信息,調子信息(灰度),邊緣信息。
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當你把邊緣信息弄得很多的時候(比如很多地方邊緣模糊),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反而讓形狀信息降低了。所以整體來說,水平反而降低了。

所以追求的應該是每個信息平衡,而不要過度把某個信息太豐富(反而會讓其他信息失去)。也就是追求一個中庸。
比如說邊緣,不要銳利太多,也不要模糊太多。
2.1.8.1 空氣信息

遠處模糊,近處清晰。
可以看到,其實后面很多細節(jié)都沒有畫出來,但是信息卻很豐富。因為有空氣信息,光照信息。要是只畫細節(jié),不畫空氣和光照,反而信息量其實沒那么大。
空氣信息是一種假細節(jié),上面的圖雖然沒有刻畫細節(jié),但是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細節(jié)??梢钥吹郊恿丝諝獾臅r候,也加了一些若隱若現(xiàn)的窗口,這也是為了讓人多聯(lián)想。
題外話:我感覺我的像素畫可以多考慮空氣信息,來彌補細節(jié)。
2.1.8.2 固有色信息
看這么一張圖:
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明明大腿都被照成黃色,但是臉部卻沒有被照到。而且為什么大腿被照成的顏色和頭發(fā)一樣。 被光照到的大腿,你根本看不出來原來是什么顏色,胸部的衣服也是。
所以這張圖,其實失去了很多固有色信息。這是因為光照信息太多了。
2.1.9 配色的多變
我們有這么一副吸引人的畫:
然后我們把眼睛和蝴蝶結的紅色去掉:
這個時候紫色最吸引人,于是我們把紫色去掉:
然后我們可以對這個整體平穩(wěn)顏色的畫做改動,可以有很多種結果:
2.1.10 分析巨佬的畫
巨佬米山舞的畫:
用了很多方式來突出焦點:
色彩,臉部色彩暖色,其他冷色。(同時右上角有一點暖色,來讓視覺跳一下,但是很快跳回去)
視覺引導。太明顯了,就是那些線。
明暗對比。調成灰階后可以看到救屬臉部那里最亮,光最多。
2.1.11 改進一幅畫
首先有這么一幅畫:
說實話,眼睛主要落在郵箱和旗子上,根本很少看主角的臉。 所以改進步驟是這樣的:
首先把郵箱和欄桿的反射改成紅色,這樣焦點就跑到上方去了,因為那片藍色背景的天空。
此外,給主角的眼睛加藍(提高飽和度)。這樣在中間一大片粉色中,主角的眼睛就突出來了。
但是現(xiàn)在還是有問題,因為旁邊那個旗子上的 logo 很顯眼。而且郵箱依然還是有點顯眼。
我們這么改:
首先給左下角刷了一層霧氣,郵箱就沒那么顯眼了。
logo 上則是加了一些花瓣,把 logo 切碎。
當這些顯眼的東西都變得不那么清晰(霧氣,以及花瓣遮住切碎)
結果如下圖所示:
2.1.12 黑白灰的配置
看這張圖,基本就是說黑白灰的比例:
2.1.12.1 舉例 1
k 大認為打光的時候,有這么個說法(看下圖的文字和那 3 個小球)(那些數(shù)字比例只是舉個例子,不用去管):
左邊那張圖,其實有點難判斷到底是亮多還是暗多?;蛘哒f,亮暗的對比很難讓人看到焦點。
而右邊的圖就可以看出來,雖然地板也有大片光,但是焦點還是在帽子上的光。因為腳底的光比較暗。這是一個很精密的控制的做法。
可以通過藏色,如圖在帽子上加一點紅色。雖然沒什么道理,但是確實焦點就出現(xiàn)了。
想要突出焦點,暗多亮少比較好。所以
2.1.12.2 舉例 2
直接上所有改動,如下圖:


改了哪些呢?
背景調暗。
胸口加亮。
胸口右邊的帶子調暗。
大腿調暗。
膝蓋和下方帶子加一小點亮光,來讓視線平衡。
2.1.12.3 好的例子
拿一個大佬作為例子:

這幅圖用了很多很少見的顏色,就比如說主角眼睛,還有領口上的寶石顏色,都很稀有。
我們就算嘗試把所有這些稀有顏色,都去掉,依舊很好看。
我們可以再回到原圖,可以看到頭發(fā)用了一些很特殊的顏色。這個是人家厲害。
但是,就算我們不用這些稀有色,我們用前面說的技巧,也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馬的眼睛,主角的眼睛,都改成比較突出的顏色。
要是還覺得不夠突出,那就把主角的眼鏡顏色也改了。
2.1.12.4 基礎做法
綜上可以看出,基礎做法就是把整體弄暗,然后再根據(jù)想要突出的地方,賦予顏色。
比如說,我們有這么一張圖:

然后把整張飽和度調成 15,20 左右:

然后可以給想要突出的地方 30 的飽和度,讓其突出,比如說劍。
如果發(fā)現(xiàn)整體還是偏灰,可以用一種做法,就是畫邊線。

其實整張圖灰度是較低的,但是加了邊線后,整體灰度就還可以。
然后就是焦點登場,因為整體是暖色,所以焦點應該用冷色。

2.1.13 線稿上色
很多時候,畫好了線稿,然后發(fā)現(xiàn)線稿太復雜了,很多要上色的區(qū)塊,比如下面這種:

基本思想就是:
確認視覺焦點,想要突出哪里。
然后對明暗進行調整(先不上色)
這樣就對之后上色的目的有了目標了。
上面的圖有很多種調整焦點的方。


第二張圖眼睛紅色,是為了提醒之后上色的時候,眼睛是第一焦點。
2.1.13.1 反面教材
有些人光影畫的特別重。這樣就會把剛才配置好的黑白關系給掩蓋掉。

也就是說,光影真的不是讓你畫的有多真實。光影是為了突出焦點。真不用畫的很真實。
而且光影太重還有個問題,就會會搶固有色。
2.1.13.2 k 大的上色順序
先給陪襯色上色(飽和度低點的顏色)。(假設我們都上的暖色)
然后加一些飽和度高的(飽和度高的暖色)。 然后加最高對比的(加點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