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吹來夏日清涼之風(fēng)——《世說新語》高階版評測~

2023-06-25 18:58 作者:萬朵新Elva  | 我要投稿

前言:《世說新語》劉孝標(biāo)注,與《三國志》裴松之注、酈道元《水經(jīng)注》及《文選》李善注并稱“四大古注”,在義慶原文的流傳過程中,其注文與原文早已合而為一,為后世批注樹立了光輝典范。

“劉孝標(biāo)注,引擷廣博,尤與裴注《三國志》,六臣注《文選》齊名?!薄皠⒕凇妒勒f》亦然。凡引經(jīng)史雜著四百余種,詩賦雜文七十余種,間亦參益己意,箋釋求真。所引書,后多亡佚,故有清輯佚諸家。罔不視同瓖寶?!?/strong>

—《魏晉南北朝史論集》之馬瑞志譯《世說新語》商兌篇

各位書友大家好,這期帶來的是《世說新語》版本評測最后一期,高階版。這期主要對孝標(biāo)注原本和會評類書進(jìn)行評測,之所以把此類書歸為高階,原因是如果對《世說新語》原文沒有足夠的熟悉、深入的了解,那么閱讀這期的推薦書目是斷然無法領(lǐng)略其中旨趣的。

高階版之第一:劉孝標(biāo)注《世說新語》原本,孝標(biāo)注的重點(diǎn)是補(bǔ)充其故事所涉及的人物及史實(shí),而他所引徵的四百余種書籍,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不存于世。目前市面上的原本種類非常之多,這里推薦三版,一是國圖出版的“國學(xué)典籍基本叢刊”系列的宋本影印,底本是金澤文庫本,節(jié)目的背景圖就是這版,也就是流傳頗廣的董弅刻本,又稱紹興本,此版無句讀。二是老版諸子集成《世說新語》,我對比后認(rèn)為底本應(yīng)當(dāng)是袁褧刻本,在蔣凡的《全新評注世說新語》中對袁本和董本進(jìn)行了細(xì)致說明,他認(rèn)為董本更符合原著原貌。三是國學(xué)典藏系列徐傳武校點(diǎn)版,底本為王先謙思賢講舍本,王本現(xiàn)在市面上應(yīng)該是沒有,但比較坑的是簡體橫排,之前視頻也屢次提過,此套系的書裝幀排版很差。

高階版之第二:劉強(qiáng)《世說新語會評》,是國內(nèi)目前《世說》注評類集成之作,收錄自唐迄今網(wǎng)羅中外五十余名家評點(diǎn),“自歷代《世說新語》評點(diǎn)本、補(bǔ)本、續(xù)仿本,及筆記、目錄、序跋、論著等文獻(xiàn)中輯錄《世說新語》評點(diǎn)數(shù)千條,二十余萬言,總評置于正文之前,條評放諸各條之后”,同時附“評注者小傳”,資料頗為翔實(shí),對于《世說》研究可謂功德一件。此版以紹興本底本,參校袁褧本,在保留宋本原貌的基礎(chǔ)上,對存在訛誤的字句稍作改訂,原文中有明顯錯誤者加圓括符(),改正及增補(bǔ)者加方括符[],校語則以腳注標(biāo)示。

高階版之第三:朱鑄禹《世說新語匯校集注》:同樣以紹興本為底本,校注的范圍涉及《世說新語》原文及孝標(biāo)注文,并采用各家的校注,對人物的異稱注了本名,是一部匯集各家成就的整理性著作。此注本,重在索解字詞,繁簡度在徐震堮與龔斌、楊勇之間。書中大量選錄劉辰翁、王世懋、凌濛初等人的評語,或評騭文字,或疏解文史,或臧否人物,頗有可觀。這本書是最早的《世說新語》會評類書目,但均以眉批的形式收錄,參閱不甚方便。駱玉明稱此書有重大缺陷,原因是將程炎震《世說新語箋證》上百條箋注作為己見,也就是未注引,這類擅自將他人觀點(diǎn)挪為己用的做法是嚴(yán)重違反學(xué)術(shù)原則的。同時選擇刪減不夠嚴(yán)謹(jǐn)細(xì)致。但近代會評首創(chuàng)之功依舊不可埋沒。

高階版之第四:周興陸《世說新語匯校匯注匯評》:此版是對《世說新語》的一次全面性的文獻(xiàn)整理研究,包括匯校、匯注、匯評,包含較為完整的“世說學(xué)”文獻(xiàn)資料,極大地推動了《世說新語》的研究。正文體例為正文后依次列校注、會評、參證,內(nèi)容已經(jīng)十分完備了。附錄中主要包括版本、批注本沿革小史,佚文,歷代及中外序、題跋、題識,評論資料選編等。相較劉強(qiáng)版內(nèi)容就非常冗雜了。但我認(rèn)為這版最大的價值在于把近代大家諸如王利器、程炎震、劉盼遂等考證研究成果融為一爐,十分便捷。

上面是本期節(jié)目全部內(nèi)容,下期帶來《文心雕龍》版本評測,敬請期待!

畫外音:現(xiàn)在《世說新語》比較權(quán)威的版本就兩個,一個董弅本,一個袁褧本,像蔣凡力挺董本,在他的著作中進(jìn)行細(xì)致的對比解讀。唐寫本比較可惜,只有殘本,這版是最接近原著的。陳寅恪對世說研究沒有留下專著,這是非??上У摹N覀冏约嚎吹脑?,余嘉錫版的足夠了,但如果對世說新語比較熟悉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劉強(qiáng)等的會評類著作。我們可以看到歷代對《世說新語》的研究早已不再局限在一部筆記小說的范圍,已經(jīng)上升到史料乃至社會人文、思想的高度,對魏晉南北朝歷史人文風(fēng)貌、習(xí)俗的研究某種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對《晉書》的研究,而且我認(rèn)為目前還是方興未艾的階段,可挖掘的價值內(nèi)涵越來越多。

劉強(qiáng)版會評涉及的主要人物:劉知幾、劉應(yīng)登、劉辰翁、陳善、陸游、洪邁、朱熹、胡三省、王若虛、何良俊、王世貞、王世懋、楊慎、吳文仲、袁宏道、袁中道、王思任、鐘惺、郎瑛、黃輝、王乾開、陳夢槐、張伯起、凌漾初、張懋辰、李贄、馮夢龍、胡應(yīng)麟、顧炎武、王夫之、黃生、陶珙、方苞、袁枚、姚鼐、李慈銘、文廷式、章太炎、嚴(yán)復(fù)、李詳、魯迅、吳承仕、錢穆、陳寅恪、程炎震、劉盼遂、宗白華、余嘉錫、錢鐘書、余英時、朱鑄禹、恩田仲任(日本)、秦士鉉。

歷代版本匯集參考:

1.紹興本:宋紹興八年(1138年)董弅刻本(后附宋汪藻《世說序錄》),藏于日本,后輾轉(zhuǎn)影印歸國。

1.1 1956年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王利器斷句本和1962年中華書局影印本。

1.2?陸游宋刻本,淳熙十五年(1188年)依據(jù)董弅重刻,已佚,后延續(xù)至袁褧刻本。湘中刻本,淳熙十五年(1189年),曾藏徐乾學(xué)傳是樓,已佚。

2.嘉靖本:明嘉靖十四年(1535)袁褧刻本(嘉趣堂翻刻本),1919年經(jīng)《四部叢刊》影印,流傳頗廣,近代許多學(xué)者都用之為底本。

2.1嘉靖四十五年太倉曹氏沙溪重刻《世說新語》六卷(1566年)。

2.2 清道光八年(1828)浦江周心如紛心閣重刻本。

2.3 清光緒十七年(1891)王先謙思賢講舍本(據(jù)紛心閣本,清本中最善)

3.唐寫本:1915年民國初年羅振玉影印,日本殘卷,殘缺嚴(yán)重,共51則,僅有校勘學(xué)術(shù)價值。最接近原著,惜為殘卷。

4.沈校本(沈本):嘉靖本在雍正年間沈?qū)毘幮UZ,但所據(jù)為湘中本。

5.正德四年趙俊刻《世說新語》八卷(1509年)。此為現(xiàn)存最早明刻本。

6.其他明刻本:萬歷七年管大勛刻《世說新語》三卷、萬歷二十四年吳瑞征刻《世說新語》八卷、萬歷二十五年趙氏野鹿園刻《世說新語》三卷、萬歷三十二年鄧原岳刻《世說新語》三卷、萬歷三十七年周是博古堂刻《世說新語》三卷、萬歷年間陶珙校注本、明吳中珩、黃之寀校刻本《世說新語》六卷、明刻本《世說新語》三卷、明吳勉學(xué)刻《世說新語》六卷。

7.明批點(diǎn)本:明刻宋劉辰翁批點(diǎn)《世說新語》三卷、萬歷九年喬懋敬刻王世懋批點(diǎn)《世說新語》三卷)、萬歷十年余碧泉刻王世貞批點(diǎn)《世說新語》八卷、明凌蒙初刻《世說新語》三卷、明凌瀛初刻王世貞批點(diǎn)《世說新語》八卷)、明凌瀛初刻劉辰翁、劉應(yīng)登、明王世懋評四色套印本《世說新語》八卷。

8.明補(bǔ)語本:萬歷年間張文柱??跏理c(diǎn)《世說新語》六卷、《世說新語補(bǔ)》二十卷(此本實(shí)為劉義慶《世說新語》與王世貞刪并《世說新語補(bǔ)》二書合刊)、萬歷十三年張文柱??獭妒勒f新語補(bǔ)》二十卷、萬歷十四年太倉王氏刻李卓吾批點(diǎn)《世說新語補(bǔ)》、明凌蒙初改訂本《世說新語》三卷、《世說新語補(bǔ)》四卷、萬歷年間刻《世說新語》八卷、《世說新語補(bǔ)》四卷、明刊本批點(diǎn)《世說新語補(bǔ)》二十卷、明書林余圮孺刻李卓吾批點(diǎn)《世說新語補(bǔ)》。

9.其他清刻本:光緒三年湖北崇文書局刻《世說新語》六卷。

10.清補(bǔ)語本:康熙十五年承德堂刊《世說新語》三卷,《世說新語補(bǔ)》四卷)、乾隆二十七年江夏黃汝林刊海寧陳氏慎刊堂藏本《世說新語補(bǔ)》二十卷、乾隆二十七年重刊茂清書屋藏板《世說新語補(bǔ)》二十卷、光緒年間葛元煦嘯園刻朱印本《世說新語補(bǔ)》二十卷、清刊仿乾隆江夏黃氏刊巾箱本《世說新語補(bǔ)》二十卷。

11.民國印本:民國六年商務(wù)印書館排印本《世說新語》三卷、掃葉山房石印本《世說新語》六卷、民國六年北洋印刷所排印本《世說新語》四卷、民國二十三年上海文化書社出版王明標(biāo)點(diǎn)本《世說新語》、民國二十四年上海大達(dá)圖書館供應(yīng)社出版周夢蝶標(biāo)點(diǎn)注解《世說新語》二十卷)、《四部叢刊》本《世說新語》、《四部備要》本《世說新語》、《諸子集成》本《世說新語》。

已出版印行的注箋譯等書目匯總:

1.李慈銘《越縵堂讀書簡端記》(1980年天津出版社王利器輯本)

2.李詳《世說新語箋釋》(1939年載《制言》雜志第五十二期)

3.程炎震《世說新語箋證》(1942年載《國立武漢大學(xué)文哲季刊》第七卷第二、三期)

4.劉盼遂《世說新語校箋》

5.王利器《世說新語??庇洝罚?956年版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

6.1962年中華書局線裝影印本、1998年重印

7.王先謙《思賢講舍本》(1982年版上海古籍)

8.舊《諸子集成--世說新語》(上海書店出版社)

9.《宋本世說新語--國學(xué)基本典籍叢刊》(2017 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10.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1983年中華書局)

11.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1984年中華書局)

12.《金澤文庫宋本影印-附羅氏殘卷》(1999年中華書局)

13.楊勇《世說新語校箋》(2019年中華書局)

14.徐傳武校點(diǎn)《世說新語》(2013上海古籍)

15.龔斌《世說新語校釋》(2012上海古籍)

16.朱鑄禹《世說新語匯校集注》(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7.周興陸《世說新語匯校匯注匯評》(2017年鳳凰出版社)

18.蔣凡等《全新評注世說新語》(2021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9.劉強(qiáng)《世說新語會評》(2007年鳳凰出版社)

20.張萬起《世說新語詞典》(1993年商務(wù)印書館)

21.張永言《世說新語辭典》(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22.劉強(qiáng)《世說新語資料匯編》(2020年鳳凰出版社)

23.蔣凡等《全評新注世說新語》(2013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24.李毓芙《世說新語新注》(1989年山東教育出版社)

25.吳金華《世說新語考釋》(199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

26.李天華《世說新語新校》(2004年岳麓書社)

27.周一良《世說新語札記》

28.賀昌群《世說新語札記》

29.陳直《世說新語札記》

30.王叔岷《世說新語補(bǔ)正》(1975年臺北藝文書局)

31.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1992年江蘇古籍出版社)

32.蔣凡《世說新語研究》(1998年學(xué)林出版社 )

33.詹秀惠《世說新語語法探究》(1973臺灣學(xué)生書局)

34.張振德等《世說新語語言研究》(1995年巴蜀書社)?

35.王守華《世說新語發(fā)微》(199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36.劉正浩等《世說新語》譯注本(1999年臺北三民書局)

37.徐南村《世說新語校箋》(香港大眾書局)

38.許紹早等《世說新語譯注》(1989年吉林教育出版社)

39.張撝之《世說新語譯注》(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40.柳士鎮(zhèn),劉開驊《世說新語譯注》(1996年貴州人民出版社)

41.張萬起、劉恕慈《世說新語譯注》(1998年中華書局)

42.朱碧蓮、沈海波《世說新語三全本》(中華書局)

相關(guān)參考著作

1.房玄齡等《晉書》

2.陳壽《三國志》

3.范曄《后漢書》

4.孫盛《晉陽秋》

5.習(xí)鑿齒《漢晉春秋》

6.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7.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197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8.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1985年中華書局)

9.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1955年三聯(lián)書店)

10.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1983年中華書局)

1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1975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2.王瑤《中古文學(xué)史論》(1986年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3.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金明館叢稿二編》(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4.湯用彤《湯用彤學(xué)術(shù)論文集》《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1983年中華書局)

15.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1989那年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6.陳寅恪《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2007年貴州人民出版社)

17.論語、漢書、史記、列仙傳、老子、莊子、孟子、禮記、孝經(jīng)、左傳、高士傳、藝文類聚、北堂書鈔、文選李善注、初學(xué)記、酉陽雜俎、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等。

?

吹來夏日清涼之風(fēng)——《世說新語》高階版評測~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巴里| 萍乡市| 合肥市| 通辽市| 广水市| 合江县| 蓬溪县| 和平县| 邵阳县| 利川市| 灵宝市| 奉新县| 涞源县| 通河县| 汉川市| 旌德县| 德化县| 南宫市| 大新县| 霍山县| 高阳县| 福安市| 武川县| 定西市| 枝江市| 芮城县| 镇雄县| 大安市| 冷水江市| 新民市| 乌恰县| 无为县| 同仁县| 微山县| 共和县| 镇赉县| 农安县| 清镇市| 山阴县| 中方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