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安大略(11)
相較于國內的課程,這邊的課確實更注重實踐。Marketing課的為我們的第一個項目組織了一次實地考察,雖然地點就定在了不遠處我經(jīng)常光顧的越南粉店那條街,但仍令人興致勃勃。還記得高一下剛開始講人文地理時候,學校也組織過類似的,去馬路對面夢秀的活動,但因為運氣不佳、不夠公平,沒能參加?;顒油τ幸饬x,但我收集到的圖像資料還不夠支撐我的觀點,于是剛搬到山下的我周末又獨自出發(fā),探索周邊的地帶。
?


周六出門一路向西,先去拜訪了“著名”的加拿大MIT 麥克馬斯特大學。簡單在寬大的校園里逛了逛,就接著向西走。沿著一條街走,只有街的兩側有些許商店和餐廳,更多的是平常人家和山。越是向西,就越感荒涼。走了一陣,路過了一個大型超市,看著地圖上顯示的前方資源更加匱乏,在旁邊的一個Wendy‘s簡單吃過漢堡,就進到超市里閑逛。超市里就非常適合我完成任務,拍了幾張與打折有關的照片,又買了點吃的喝的,背回了宿舍。第二天,則是趁著正午的陽光向東前進,晃悠了40多分鐘,一人走到了市中心。上坡、下坡、穿過高速,一路上也算是見到了加拿大小城市的真實社會風貌,街上各式各樣的人。去市中心的Nation簡單采購,乘車回來,結束了一天的外出。




新鞋穿了一個多禮拜,本想做一個連續(xù)穿著一個月的體驗感受,沒想到剛堅持了一周就被我的英語老師打斷了。那天剛上英語課,老師像往常一樣與我們聊著家常,突然叫道我的名字,說我鞋不合格。我十分詫異,主要是我已經(jīng)穿這雙鞋上了一周學了,而她上周什么也沒說。我嘗試跟她辯解,她油鹽不進,讓我下樓去開條。等到了樓下的教務處,那人有跟我說了一大堆話,反正就是不讓我穿我的那雙鞋。我也煩了,干脆告訴她我回宿舍換鞋去了,回去路上順便跟我媽分享了一下倒霉經(jīng)歷,好像每次生日前的一天我都不太順…..最終還是換成了純黑的ub21,在下課前回去了。
之前聽說Oak宿舍還有許多空位,我就想著能不能申請一個單人間,在本就擁擠的房間,一個人住還能自在一些。申請比我預期的順利,登記交錢,第二天我室友收到了搬宿舍的通知,他般到了二樓的單人間。自此,我開始了快樂但又孤獨的獨居生活。這樣我的小計劃就可以暢通無阻的開展了。
出國前我已經(jīng)知道要獨自一人在加拿大度過我的18歲生日了,成年是一個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一個時刻,但是我的這個生日顯然在眾多朋友們的生日party中顯得黯然失色。在我眼里,雖說生日這個日子是很值得紀念的,成人也是向前邁了一大步,但人并不可能在一天中就很明顯的發(fā)生一些變化,生日可能與平時沒什么不同,如果不從社會層面上來講,那18歲生日前一天的我們和后一天的我們沒有什么不同。所有我認為,成年并不只是那一天的改變,而是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可能是幾個月,也可能是一兩年,慢慢我們才會適應所謂成年帶給我們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但我還算是一個比較注重儀式感的人,22年299過18歲生日時,在線上邀請了我和kzcc遠程參加,我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提前一個月便在心中擬定了一份名單,以微信中平時的幾個群為主,也有關系不錯的高中老朋友和“新朋友”。17號晚,訂了兩塊芝士蛋糕和廣式海鮮粥,看著表,等待著….. 平時跟我最常聯(lián)系的j x先進了會議,他們網(wǎng)課時候j x天天給我直播吃各種宵夜,陸陸續(xù)續(xù)的,又來了一部分人,有的人相互認識,但總的還是分為高中和初中兩大波。雖然兩撥人中間有一些陌生,但還是在互動中漸漸打開了話匣子。雖然有一些尷尬,但是也跟每個人都說上了兩句,曾經(jīng)的回憶涌現(xiàn),充斥在大腦中,很感激還能有這樣一幫朋友。也要感謝父母(姐姐和MH)這么多年來的養(yǎng)育和照顧,18年的時光真是轉瞬即逝。

沒兩天就要過年了,第一次在他鄉(xiāng)過春節(jié),真是應了王維的那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好在今年的春節(jié)我們這邊是個周末,這樣我就可以有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聚,好好放松一些。不得不說,人雖在國外,但年味還是非常足的,學校也舉行了相關的活動慶祝春節(jié)的到來。在宿舍里,開始和家里進行視頻,又被我媽拉去和親朋好友拜年打招呼。因為我不在家,老姚腿腳不便不能出去,姐姐和MH兵分兩路,前往了老陳老姚家和爺爺奶奶家。晚些時候,群里視頻,又去和兩邊的人聊天,本應孤獨的春節(jié)竟多了些許忙碌。微信上也沒閑著,一字精發(fā)來了放花的視頻,朋友圈也隨處可見各家的年夜飯。沒想到打敗我的不是孤獨,而是看美食時肚子的怒火。。。和她弄了給群,叫上了299、kzcc和Mikael Gainsbourg, 幾人在群里開始搶紅包,也算是過年的保留項目了。他們幾人熬夜到兩三點,也陸續(xù)睡去了,我緊接著就開始第二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