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2020高考全國二卷物理20分壓軸題原題的事
今年的二卷物理壓軸題確實是讓所有老師同學都驚掉下巴,因為我們理解的高考命題是:

而這題別說回避50%的雷同了,干脆就是一模一樣(第二問略有調整,由計算的共速高度,變成了算最大高度、多了一步而已)。
??
這是學員高考前訓練的:



?這是高考真題:


?做為保mi級別最高的高考命題,封閉命題一個月,最后直接copy了一道市面上的原題做為壓軸題、數(shù)據都不改一改,很是讓人驚訝。出事后有關部門不是出來解釋,而是緘口不言、或者干脆第一時間feng鎖消息(在高考后幾天,凡是談這個話題的博主或文章,好幾個平臺都會給你降權限流,常規(guī)操作)。
?
客觀的說,這肯定是一次命題事故,這個在高考史上是回避不了的!
(另外,今年三卷物理壓軸題-傳送帶問題,第⑶問的答案也有問題,因為標答沒有考慮支持力的沖量——不過后來在閱卷場經老師提出后、做了調整,恢復了正確答案。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下次再說。)
?
曾經有同學問我,會不會是因為今年受疫情影響、命題時間不夠,所以才這樣原題重考的,我說這個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因為命題進度、流程、時間表都是有安排的,又不是突然通知今晚通宵命題明天早晨要用。而且,命題組專家和學科秘書個個都是精兵強將,他們手里的母題、新題好題多得很,只有他們“愿不愿意這樣考”、而沒有“知識儲備不足、請及時充值”的情況。
退一萬步說,就算時間真不夠,那找個好題、改改數(shù)據再考、這總是可以的吧(物理大題,改個數(shù)據,經常就會出現(xiàn)后續(xù)解題路徑大相徑庭的情況)。但是他們也沒改數(shù)據,就這樣,原題、刺激吧、沒想到吧!
?
我從2016年開始講網課以來,每年給高三同學都會講到一些“類真題、原型題”(可以翻看每年高考后那段時間我的微博),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地方卷,少則幾分、多則十幾分,零零總總,但是像今年這樣一次性擊中20分的物理壓軸題,還是第一次(高考物理也是第一次出現(xiàn)20分的真題居然是市面上的原題)。
?
要知道,這題并不屬于新題(原創(chuàng)題),因為自201x年后,市面上陸陸續(xù)續(xù)有學?;蛘邊⒖紩删庍^這道題。我當時選這題也確實因為它情景好、有梯度,受力、運動、圖像、能量、多過程問題,力學壓軸題需要的元素基本都有。而且我發(fā)現(xiàn)這題的模式還沒有已知的參考書總結過,所以,我在高三復習的藍寶書(科技創(chuàng)新題)里面專門開了一個專題:疊塊及套環(huán)模型中反向運動的綜合分析,來講這類問題(跟滑板模型有點類似)。我并不是唯一一個講這道題的,但是把這題涉及的解法(以及類型題)歸納成模型、總結成書和專題課程的,在2020年高考前,我是第一個!




ps:今年1卷、3-3熱學10分的計算題(打氣充氣氣體混合問題)也是我們高三課程的原型題,但是那個題本身不難、考前做不做原題、一般也能做對。但是這個壓軸題,2、3兩問較難,如果考前練過類似的,那高考考場上的興奮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以上所談情況,如有任何虛假、我公開道歉并承擔相關責任)
?
?
對經歷這次事件的高三學生來說——
①過手練習的重要性!考場上最大的悲劇,不是“這題老師從沒講過”,而是“這題明明我在考前看過原題、可我還是做不出來!”。我的二卷學員就有考完試找我倒苦水的,因為雖然在考前模考班里面見過、但考場上還是沒有完整做出來(可惜)!畢竟,高三做了那么多題,也沒有特別在意這一道題,聽視頻講解課也劃了水、到手的鴨子飛了。
?
②震驚。說好的高考都是全新題、說好的專家會嚴格把關……真題一出,師生都傻眼。怎么辦?沒法辦。命題決定權在命題組手里,考簡單點,可以叫做“回歸基礎、注重學科思想方法”;考難點,可以叫做“提升能力、選拔人才”;就算考到原題,也可以叫做“陳題翻新,經典重現(xiàn)”;實在不行,把你jin言了、就萬事大吉。規(guī)則是莊&家定的、發(fā)&牌權也在他手里,至于我們拿到什么牌、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類似的,2020山東新高考物理卷還不是如此——說好的新高考第一年要控制難度、說好的要和前面的官方一模/二模考卷持平???

?
因為這題,我受到自己高三學員高考后極為興奮的贊譽(具體可以看高考當天下午及幾天后我的微博),必然的,我也承受過辱罵(網上找我發(fā)氣的陌生同學,說我破壞了高考的公平性),微博甚至當天下午(7月8號)連封了我好幾條談這個“全國二卷物理壓軸題是原題”的圖文、熱搜也被撤了。

?


?
當然,這事也已經過去了,押中原題/沒押中,考好/沒考好,都是屬于2020屆同學的歷史了。往事不可追。對后續(xù)年級有什么意義呢?
??
①練題。當然我們不能說題做最多的人考最好,但是,有哪位高考過來的同學可以說:我雖然做題很少、但是我考場發(fā)揮很棒、分數(shù)很高?!題量造就膽量、題量打開眼界。高三練習的題不夠,甭管你自認為自己腦袋多聰明,考場上要么做不對、要么做不完(不熟練)。
?
②總結模型。①中提到的做題也不能亂做,比如說,你物理只有4、50分,天天刷綜合套卷,其實意義不大。為什么呢?你想,4、50分的成績,刷任何一套試卷,肯定是到處都有錯誤,對答案糾錯花掉一天……明天又重新刷一套,對答案糾錯又花掉一天……因為套卷的出題模式一般是模擬高考的,高中物理高考范圍內的知識點都要覆蓋一遍,這樣在一張試卷上,每個知識點都只出現(xiàn)一次。天天敞開練套卷、其實就像每天都下雨,是無法擊穿任何一塊石板的。只有像滴水穿石,“集中火力做同一類型的題目、做深、吃透”,比“隨機游走刷套卷”要好得多。
不是每年都有這么好的機會,能在考前能刷到20分的原題,但是把高考物理的知識點、題型、模型分類總結,并且每日堅持練習,肯定是考高分的不二法門(其實高三各科復習的思路都是類似的)?。ɡじ缥锢恚?/span>
?
ps:有一定可能性,這篇文章一段時間后也會變成“無法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