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機與合成器

? ? ? ? 盡管二者之間似乎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合成器和電子游戲之前也有一段交匯的長久歷史,特別是在硬件方面。最早于1976年發(fā)售的Zilog Z80微處理器,在像《吃豆人》這樣的電子游戲中,以及Sequential Circuits Prophet-5 (1978)這樣的合成器中發(fā)揮著作用。是Z80讓Prophet-5成為了第一個可編程的復(fù)音合成器。引人注目的叫做Oki Semiconductor MSM5232的芯片在電子游戲中很常見,是它使Korg的Poly-800 (1983)得以降低價格。MSM5232擁有8個合成器但是,因為沒有板載濾波器,所有的8個合成器都通過一個分離的協(xié)音濾波器傳輸——這特性很多人不喜歡。

? ? ? ? Yamaha因DX7的FM強大功能而轟動一時,但調(diào)頻技術(shù)并不止局限于合成器——它也在街機游戲和家用電腦中找到了路子,產(chǎn)生出比8-bit游戲更強大的聲音。世嘉Genesis,以及來自Capcom和Konami的街機,用的是同樣的芯片。
? ? ? ? Roland的大受贊譽的LA(Linear Arithmetic,線性運算)合成讓D-50大受成功,但它也以MT-32的方式,提供給了(上世紀(jì))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電子游戲。那是一個面向游戲音軌,而不是音樂家的MIDI模塊。然后瑞士公司Elektron是以制造Sidstation開始起步的。那是一個基于源自Commodore 64電腦的MOS科技的SID芯片的合成器。
(翻譯:吃瓜王萌零? 摘譯自《Computer Muisc》雜志,2019年8月號)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