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素材】“自強之星”次仁:我愿做盲童求學路上的“眼睛”
次仁是西藏大學學生,出生在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農(nóng)村。因為小時候的一場大病,讓他成為了一個盲人。6歲時進入拉薩盲人學校學習盲文,之后在日喀則近郊的一所公益盲校學習盲文和正常的小學課程,這段經(jīng)歷開啟了他對世界的新認知,他形容那里是讓他重獲新生的地方。
“那時候雖然很小,但努力學習的目標卻很明確,因為我知道那是能夠彌補視力缺陷,去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方式?!焙迷诖稳实母赣H很支持他讀書上學,盡管父親既要贍養(yǎng)年過六旬又疾病纏身的爺爺奶奶,還得為他的事情奔走操勞。一年下來父親基本不得空閑時間,農(nóng)閑時就去城里打工賺錢,養(yǎng)活一家人。其間,次仁也得到了很多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一路從小學讀到高中。
改變命運的一次考試
2018年夏天,對次仁來說是難以忘懷的。因為那年,他參加了高考。
老師通知次仁準備參加高考,并詢問他是否有特殊申請。他根據(jù)意愿申請帶兩臺盲文打字機入場,一臺做草稿,而另外一臺做答題卡使用。他還申請了兩張桌子和一把可以移動的椅子,這些學校都盡力滿足了他。
高考期間,次仁得到了各方幫助,為了營造良好的考試環(huán)境,當?shù)卣阉才诺搅巳湛t南郊的教室進行考試,市殘聯(lián)派專車接送他考試,盲人學校為他提供打字機,安排老師陪考,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并為他加油鼓氣。
滿懷信心走入考場,真正打開試卷開始考試時,出現(xiàn)了難題。次仁說,從小到大他和正常學生一起學習時,都是老師念給他聽,他在打字機上寫下答案,然后再念給老師聽。由于第一次接觸盲文試卷,對試卷的類型和形式不了解,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因為我一摸試卷就顯得很厚,特別是英語試卷和文綜試卷?!碑斦嬲矫の脑嚲頃r,讓次仁更加緊張,他擔心自己的盲文摸讀速度慢而導致試卷答不完。然而,擔心的問題還是發(fā)生了。在英語考試時,他只做了選擇題,閱讀理解和寫作題都還沒有填寫。在文綜考試時,同樣的狀況出現(xiàn)了,他很明顯感覺到,時間遠遠不夠用。
試卷中不包含一些特別復雜的圖形題和盲人通過摸讀讀不出來的試題,為他減少了很多題,“這樣一個做法非常適合我們盲人學生,我非常感激。”
作為2018年全區(qū)參加高考的唯一一位盲人,次仁在一間寬敞而僻靜的教室里,面對兩臺盲文打字機和一摞厚厚的盲文紙,在監(jiān)考老師的協(xié)助下,順利完成了全部考試。雖然考試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次仁最終考出了422分的總分,這比西藏少數(shù)民族文史類重點本科錄取分數(shù)線高出了47分,其中漢藏語文為147分,只被扣了3分。而他也成功被西藏大學文學院藏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錄取。
克服種種困難收獲感動
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和專業(yè),次仁離目標又近了一步。他越發(f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知道自己是學院招收的第3位盲人學生后,他便向更高年級的兩位盲人師兄“取經(jīng)”,避免走太多的彎路。
在和師兄交流時,他發(fā)現(xiàn)有一位師兄非常勤奮好學,不管是在宿舍還是在食堂,以及去教室的路上,都會帶著一兩本盲文書,即便是排隊打飯時也是手不釋卷,利用零碎時間讀書。
“聽到師兄說到這一幕讓我感覺很震撼,我要向師兄學習?!彪S后,次仁也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把課上學到的知識簡潔明了地記在紙條上,裝在口袋里,不管到了哪里都不自覺地掏出紙條摸一摸,從而溫習課堂知識,這一個習慣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
在兩位盲人師兄的指導下,次仁明確了自己的大學之路。對于盲人來說,讀書非常不易,從小面臨沒有盲文教材,缺少盲文讀物、課外練習冊、記筆記跟不上速度等困擾,到了大學,這些困擾依然伴隨著他。
了解到次仁在學習上遇到困擾,學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向他詢問盲用工具上的需求,當時次仁報了一臺跟電腦連接的盲文點顯器。不久,西藏殘聯(lián)輔具攝調(diào)查了實際情況后上報給了中國殘聯(lián)。2020年5月中旬,次仁拿到了所申請的機器。
“有了這臺跟電腦連接的機器,對我的幫助是很大的?!贝稳收f,平時他上課方式主要以聽老師講課為主,通過課上錄音、記筆記來完成學業(yè)。但是,在很多情況下,老師發(fā)給同學們的資料內(nèi)容,他是看不到或者學習不了。
“有了這樣一臺機器,我可以把老師所講的電子版內(nèi)容直接轉(zhuǎn)換成盲文,供自己學習使用。”次仁說,這樣很方便地把銘文轉(zhuǎn)換成盲文。特別是機器可以把銘藏文翻譯成盲藏文,這個功能對他學習專業(yè)知識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盲人大學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盲文教材,而次仁可以利用這臺機器,把自己所需要的教材打成盲文或者把明文翻譯成盲文可以學到更豐富的知識。有無這樣的盲文點顯器決定著盲生能否正常地預習課程,在線課程和復習課程的情況。因此,自從及其拿到手之后,次仁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效果遠比以前好多了,“不管是的專業(yè)知識,還是其他課外知識都有了很大的進展,而且在我未來的學習道路上,還有待提升知識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
此后,他上課時,需要一邊認真聽講,一邊用盲文點顯器快速記錄。但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機器記錄的速度始終無法和老師的語速相提并論,這很容易遺漏信息,“有些課程跟不上,課后我要請同班的學生幫著補習記錄?!?/p>
英語課是比較困難的課程,次仁會在上課時打開錄音設備,課后再重復聽取,為了完整掌握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他需要在課下付出幾十倍的努力。好在有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各科學起來也不至于太差。
除此之外,同學們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給予次仁的幫助讓他特別感動,“他們不僅在去宿舍、圖書館、教室三點一線的路上接送我,還鼓勵我要勇敢,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為我加油打氣。”
做盲童求學路上的“眼睛”
課余時間次仁也過得豐富多彩,沒有課時他喜歡用音樂來打發(fā)時間。他自學了七年的長笛,還愛唱歌,最喜歡歌曲《明天會更好》。他想做一個樂觀向上的歌者,用音樂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去溫暖自己照亮別人。
他還在做兼職,每逢周六,他會用一天的時間去一個盲文翻譯公司義務幫忙,在那里將漢藏書籍翻譯成盲文,一方面賺取生活費,鍛煉能力,學習一技之長,另一方面通過盲文書籍為更多的盲人打開一片新天地。
除了補課、聽音樂和做兼職,次仁更多的時間是在看盲文著作。學校得知盲人大學生的情況后,特意加大了盲文著作的館藏書籍,入校到現(xiàn)在的時間里,他先后就閱讀了《中國近代史》、《活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卷一等20多篇盲文著作,在書籍中尋求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力量。
在閱讀的過程中,次仁接觸到了感動中國人物薩布瑞亞的著作《人生不需要走直線》,他通過北京的盲文圖書館志愿者老師為他念誦,感受到了薩布瑞亞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yè)作出的巨大貢獻。
由于是藏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學生,受到薩布瑞亞的影響,感喟于自己求學道路上老師們的幫助,次仁也希望畢業(yè)后能夠成為一名盲人教師,幫助更多的西藏盲童接受教育,成為他們求學路上的“眼睛”。
2020年12月,次仁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稱號。
“我沒有驚天動地的經(jīng)歷,對別人而言再普通不過的生活場景也需要我用盡全力,我更明白,沒有我的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同學的幫助,我沒辦法在校園里走動,無法去食堂打飯、回到宿舍睡覺……可以說,他們是我生存必須依賴的‘眼睛’,一位盲人,從此有了光,而你們,便是那發(fā)光的太陽。”次仁說。(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李華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