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諾蘭:10年《盜夢空間》,50年迷宮夢影

2020-07-14 12:07 作者:極客電影  | 我要投稿


如果要選出一位導演,他能兼顧電影的商業(yè)價值與藝術(shù)審美,你會想到誰?

卓別林,還是希區(qū)柯克?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當代人來說,這兩位大神的距離似乎有些遠。

我相信此時你的腦海里還有一個名字——克里斯托弗·諾蘭。

諾蘭以獨立電影起家,如今他已經(jīng)成為了好萊塢為數(shù)不多能夠在保持鮮明個人風格的同時,可以平衡票房與口碑的“大神”級導演。

影迷們稱諾蘭為“新千年的庫布里克”,就連斯皮爾伯格也給予了諾蘭“好萊塢最后的電影作者”這種至高評價。

2009年《娛樂周刊》做了場活動,評選當代最偉大的50位導演,諾蘭排名第四,前三分別是斯皮爾伯格、彼得·杰克遜和馬丁·斯科塞斯;

2017年,著名電影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網(wǎng)站TSPDT公布了21世紀全球百大導演名單,在這份名單中,諾蘭排名十五。

今天是諾蘭最著名的作品《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的日子;

本月30日,獅子座的諾蘭也將迎來50歲生日;下個月12日,諾蘭最新影片《信條》也將在北美上映。

在這個日子里,我們值得一起回顧這位“新千年電影筑夢大師”的成長經(jīng)歷。


成長者


克里斯托弗·諾蘭,1970年7月30號出生于倫敦北郊的海格特。

其父是英國人,廣告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母親則是美國人,曾是空乘人員,后來當了老師。

由于父母跨國戀,諾蘭小時候經(jīng)常兩頭跑,往來于倫敦和芝加哥。這種獨特的成長經(jīng)歷讓他對身份歸屬感更為敏感和關(guān)注。

△ 諾蘭三兄弟:馬修(綠圈),克里斯托弗(藍圈),喬納森(紅圈)

在家里面,諾蘭排行老二,上面還有個哥哥馬修·諾蘭,馬修曾經(jīng)在2009年被指控犯有謀殺,后來起訴又被撤銷了。

至于比諾蘭小6歲的弟弟,是大家都熟悉的喬納森·諾蘭。

兄弟三人都學的英國文學,如今老大馬修專攻文字,老三則成為了著名編劇,絕大多數(shù)的諾蘭影片都有喬納森的身影。

△ 喬納森曾撰寫了《星際穿越》劇本,還是HBO科幻劇《西部世界》的編劇和導演

7歲時,由于沉迷于《星球大戰(zhàn)》,諾蘭用老爹的攝像機拍攝了以玩具小兵為主角的定格動畫,命名為“Space Wars”。這次拍攝經(jīng)歷在年幼的諾蘭心中植入了一個想法——關(guān)于電影的憧憬與夢想。

△ 《星球大戰(zhàn)》之父喬治·盧卡斯(左)可以說是啟蒙了諾蘭(右)的電影夢

諾蘭高中畢業(yè)于黑利伯瑞帝國服務學院,一所位于倫敦北部赫特福德郡的獨立學院,如今已更名為黑利伯瑞學校。

之后他順利進入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就讀英國文學專業(yè)。



△ 諾蘭的制片人妻子艾瑪·托馬斯,他本人和王思聰三人是UCL校友 ?圖源:王思聰微博

文學即人學,而電影的核心也是人,二者的共通性,使得諾蘭所學為日后的電影道路奠定了扎實的文學基礎(chǔ)。

這期間,諾蘭讀到過英國當代小說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水之鄉(xiāng)》,他發(fā)現(xiàn)作家們享有的敘事自由并沒有發(fā)生在電影界,也正是在文學中的這種發(fā)現(xiàn),決定了他之后在電影中個人化的敘事風格。

大學期間,心存電影夢想的諾蘭參加了“16毫米學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以超乎尋常的熱情投入電影創(chuàng)作之中。

△ 青澀的電影愛好者諾蘭

1989年,他們拍攝了第一部作品《塔蘭泰拉》(Tarantella)。

這部充滿超現(xiàn)實主義的實驗短片曾在Image Union獨立影展上映過。

1996年,諾蘭拍攝了另一部短片《偷窺罪》。

1997年,諾蘭完成了第三部短片《蟻嶺》的拍攝。

△ 《蟻嶺》中的主角(杰里米·西奧伯德 飾)

通篇黑白色調(diào),講述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其在意境和氛圍的構(gòu)建上你就能看到絕對的諾蘭風,其中涉及到的多層嵌套概念和后來的《盜夢空間》頗為相似。這部短片目前收錄于《歐洲名導短片集》。

1998年,諾蘭帶著“16毫米學會”拍攝了第一部長片《追隨》

這部電影依舊是黑白色調(diào),6000美元低廉成本,卻天才般地講述了一個兇殺故事,可謂驚心動魄。

全片以倒敘為基本進程,然后諾蘭將時間線打碎,倒敘、順序、插敘,呈現(xiàn)出一種三重時態(tài)下的交織迷離感;

隨后再通過剪輯和蒙太奇手法完成時間重構(gòu),加上開放式的結(jié)局,延長了影片的意猶未盡。

△ 《追隨》中的主角(杰里米·西奧伯德 飾)

雖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諾蘭的處女作品,可以說起點真的太高。

《追隨》在舊金山電影節(jié)上映后,諾蘭獲得了很多人的關(guān)注;1999年,影片成功獲得美國獨立電影公司Newmarket的青睞。

隨后,不到30歲的諾蘭走出了艷驚四座的下一步。

△ 《記憶碎片》(左)與《失眠癥》(右)

2000年,諾蘭把弟弟喬納森的小說《死亡象征》改編成了電影《記憶碎片》,用他的才華和巧妙不失邏輯的敘事手法征服了世界。

當時諾蘭團隊覺得片子能拿到幾百萬票房就不錯了,結(jié)果影片收獲3000多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還獲得了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劇本及最佳導演獎、圣丹斯國際電影節(jié)的最佳劇本獎以及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劇本獎項提名。

原本一個并不復雜的故事,卻被諾蘭用最會講故事的方式“烹”出了令人眩暈的“大餐”。可以說燒腦、好玩又好看。

△ 導演諾蘭(左)與《記憶碎片》主演蓋·皮爾斯(右)

接下來,諾蘭翻拍了挪威驚悚片《失眠癥》。

時間來到了2003年:為了一個項目,華納決定拼一把。

1997年《蝙蝠俠與羅賓》的慘淡收場后,蝙蝠俠這個IP已經(jīng)被束之高閣。

經(jīng)紀人丹·阿洛尼給諾蘭打電話,“雖然你可能不太感興趣,不過華納正在為《蝙蝠俠》選導演呢?!?/p>

當時沒有人會使用“重啟”這個詞來形容它,“你要怎么做?”諾蘭回答:“嗯,其實我很感興趣。”

兩年后的2005年,《蝙蝠俠:俠影之謎》大獲全勝,斬獲3.52億的全球票房,并成為當年夏季賣座影片前三甲。

此時,諾蘭的現(xiàn)實主義黑暗風格為蝙蝠俠注入了新的靈魂,憑一己之力,讓蝙蝠俠浴火重生——DC粉絲、電影業(yè)界、普通觀眾,交口稱贊。

△ 《俠影之謎》拍攝現(xiàn)場

《俠影之謎》的成功讓諾蘭在好萊塢站穩(wěn)了腳步,擁有了更多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2006年,他和喬納森一起將普雷斯特的小說《致命魔術(shù)》改編為電影,依舊廣受好評,取得了1.09億美元的票房。

影片延續(xù)了諾蘭一貫的敘事風格,跌宕起伏,又亂中有序。

有人說《致命魔術(shù)》是“諾蘭對自己電影理念的獻祭”,恐怕你真的需要watching closely,才能不被魔術(shù)師諾蘭所迷惑。

△ 《致命魔術(shù)》拍攝現(xiàn)場 ? 休·杰克曼:“導演,你看我酷不?” 諾蘭:“阿休,鏡頭在那邊,看那邊。“

2008年,諾蘭帶著第二部蝙蝠俠成功歸來。《蝙蝠俠:黑暗騎士》終于讓諾蘭一戰(zhàn)封神——基調(diào)黑暗,故事成熟,風格明顯,主題深刻。

諾蘭放棄了他的網(wǎng)狀敘事(大衛(wèi)·波德維爾的定義)與交叉剪輯,轉(zhuǎn)而挖掘現(xiàn)實的內(nèi)涵表達與思想,堪稱“技術(shù)與藝術(shù)、娛樂與詩歌的完美平衡”。(《娛樂周刊》評語)

憑借磅礴氣勢與深邃思想,《黑暗騎士》開創(chuàng)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史詩化時代。

△ 《黑暗騎士》拍攝現(xiàn)場

影片在北美45天突破5億美元票房,全球票房高達1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四部超過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也是第一部票房突破10億美金的超級英雄電影。

往后的十余年,我們都比較熟悉......《盜夢空間》、《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等等,直到今年的《信條》。

你能相信嗎?我們?yōu)橐粋€陀螺已經(jīng)討論了10年;見證了哥譚市的革命與人文主義精神;曾經(jīng)超越未來,進入高維空間;爭分奪秒,多維視角重回二戰(zhàn)......

不過,有道是:好飯不怕晚、良緣不怕遲。我們終歸有機會回到影院,去領(lǐng)略諾蘭這場“水往高處流”的逆序奇觀。

破壁者


諾蘭是個左撇子。

左撇子多有異于常人的能力,因為左撇子為右腦所主導。右腦負責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讓我們不得不承認,諾蘭的確具備超強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諾蘭的電影以復雜的敘事手法見長,錯亂線索、交叉剪輯又需要強大的邏輯分析能力,才能確保亂中有序,而邏輯思維的主導是左腦。

綜上所述,左右腦均衡發(fā)展,愛喝紅茶的人果然不一樣。


01.?奇正相生的敘事技巧

亞里士多德說:“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因為有的事物雖然可以完整,卻沒有足夠的長度。所謂完整,是由開頭、中段、結(jié)尾組成”——這便是傳誦至今的古典敘事法則。

然而,《娛樂周刊》這樣評價諾蘭:

當更多的導演還在充當畫家的時候,他則變成了電影行業(yè)里的建筑大師。

他構(gòu)造影片,用迷宮式的手法分析其中的每一個詞。他的設(shè)計藍圖總是力求完美無缺。

諾蘭追求自由,因此不同于頭、身、尾的古典敘事邏輯,善于采用自己的手法來完成電影的敘事構(gòu)建:

《追隨》碎片化跳接,時間序列打亂,再重新貼片;

《記憶碎片》正如其名,更是滿地碎片:倒敘、插敘序列交叉,黑白、彩色時空交錯,中間還有各種閃回手段,必須得用小本本邊記邊拉片才能吃透,真是好玩又心累;

《致命魔術(shù)》采用雙主角多線索,通過日記的方式在兩個主角之間切換講述,帶領(lǐng)我們在不同的時空中解謎;

《盜夢空間》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形迷宮,多重夢境頻繁切換,沉醉其中;

《星際穿越》大開腦洞,視覺化傳遞科技、宇宙、多維空間;

《敦刻爾克》繼續(xù)非線性敘事,海陸空三重線索創(chuàng)造時間緊迫感。

可以說,諾蘭顛覆性地改變了常識過程,以高強度、超理性的敘事手法為審美疲勞的我們帶來了迷宮般的視聽體驗。

很可能在影片開始,他就將迷宮的出口擺在我們面前,但我們選擇視而不見。由于強烈的好奇心,我們會驅(qū)使自己繼續(xù)在迷宮中游蕩。

諾蘭的這種非線敘事并沒有達到花式炫技的地步,所有的手法都服務于故事本身,從而實現(xiàn)理性與感性、無序與秩序、英式保守與美式自由的巧妙融合。

若套用孫子兵法的術(shù)語,那就是:奇正相生。


02.?直指人心的母題表達

“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這三連追問,不僅奠定了“自我認知”的現(xiàn)代哲學基礎(chǔ),也困擾了人類數(shù)千年。

諾蘭自己的雙城生活使得他對身份本身頗為關(guān)注,這種強烈的身份認知充分體現(xiàn)在了自己的作品中。

《記憶碎片》里,主角萊納德患有短期失憶癥,無法記住10分鐘前的事情,為了復仇只能靠相片與紋身來找尋自己和答案,整個人都處于游離迷失的狀態(tài)。最終真相揭開后,大家恍然大悟。

雖然每次的尋找都進行了一定信息還原,但是,萊納德又在不停地更改,注定是一場充滿焦慮、徒勞和不確定性的悲劇。

△ 蓋·皮爾斯試驗身份迷失的萊納德

影片所探討的其實是人類的自我認知與身份確認問題,折射出彌漫在現(xiàn)實社會的精神空虛現(xiàn)狀,幫助我們更好地展開內(nèi)省與反思。

再看《俠影之謎》的布魯斯·韋恩。

作為超級英雄,固然神通廣大,但那是后話。幼年的布魯斯因目睹父母被害,三觀崩塌,自我懷疑的焦慮猶如蝙蝠洞中黑壓壓的蝙蝠撲面而來。

△ 《俠影之謎》中,小布魯斯痛失雙親

以至于成年后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該做什么,只得離家出走。

在影武者聯(lián)盟中,他得到了力量和信念,然而這些并非發(fā)自內(nèi)心,可以說是一種外力在精神層面上的折射和蒙蔽。直至布魯斯與忍者大師分道揚鑣,才是真實自我的回歸。

解決了“我是誰”的問題,來看“我與世界的關(guān)系”?!侗I夢空間》核心拋出的便是對真實性的懷疑

一方面,諾蘭繼續(xù)延伸著身份問題:

柯布是一名失去了身份的罪犯,所追求的無非是找回正常身份,回到孩子身邊;另一方面,諾蘭通過夢境讓我們持續(xù)思考——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否真實這一開放性的哲學問題。

△ 依舊迷失的柯布(萊昂納多 飾演)


△ 判斷身處世界是否真實的物件——陀螺

2000多年前,莊子就開始研究這個課題;2000多年后,諾蘭用超現(xiàn)實題材再次進行了解讀與啟發(fā)。

其實無論我們是莊周,還是蝴蝶,生死皆為虛無,重要的是我們在生死之間留下的印記,這種印記便是存在的證明。

有了存在,接下來“我要到哪去?”

《星際穿越》則將“我”擴展到全人類,拋出了作為人類終究會去向哪里的大問題。

小處著眼,影片指導人們完成內(nèi)心探究,尋找到愛、善良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大處來看,影片在宇宙和時間的宏偉尺度下,賦予了人類未來的可能——奔赴宇宙的終極。


03. 黑色陰郁的色彩藝術(shù)

電影是光影藝術(shù),可諾蘭是紅綠色盲。

所以在諾蘭影片中,少見鮮亮色彩,更多的是黑、棕、灰等憂郁系。

《致命魔術(shù)》開始如舊報紙一般發(fā)黃,傳遞出歷史的意味,之后開始逐漸調(diào)整為黑灰色調(diào);在數(shù)次魔術(shù)師登臺表演的時候,色彩與光線適時地配合角色心理與情緒變化,為觀眾傳遞更多感官信息。

△ 《致命魔術(shù)》中的光影應用

最終,波登與安吉爾互相揭露,此時的色彩極度濃重,瞬間完成光影對人性黑暗的主題寫照。

蝙蝠俠系列更是如此——諾蘭將黑色完全融入影片,正義化身的蝙蝠俠只在夜晚出現(xiàn),與我們認知的“光明即正義”正好相悖,反傳統(tǒng)英雄果然不走尋常路。

而他的對手小丑,則衣著斑斕,白色面頰、鮮紅嘴巴,與黑色蝙蝠俠形成了強烈對比,凸顯色彩張力,完成角色性格刻畫與母題表達。

普通人


別人喜歡雕琢故事內(nèi)容,討論這個故事是否吸引人;而諾蘭喜歡講故事的方式,通過敘事結(jié)構(gòu)來啟發(fā)觀眾的探究心理,讓觀眾參與進來,主動去發(fā)現(xiàn)故事的美妙。

我們喜歡稱諾蘭為“諾神”;然而,“諾神”本質(zhì)上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畢竟,神仙不需要隨身帶著保溫杯。

△ 諾蘭著名的保溫杯,泡沒泡枸杞就不得而知了

上大學第一天,由于住在同一棟宿舍,諾蘭就與同學艾瑪·托馬斯相識。

△ 諾蘭事業(yè)和生活中的伴侶——艾瑪·托馬斯(左)

大學畢業(yè)后,艾瑪加入了倫敦的Working Title影業(yè),做了五年現(xiàn)場制片,積累了大量制片經(jīng)驗和行業(yè)人脈。

諾蘭拍攝《追隨》時,艾瑪擔任制片。

由于經(jīng)費緊張,很多場景都需要艾瑪自己上場出演,結(jié)果呢,艾瑪不僅要幫諾蘭制片、演角色,甚至把自己都“賣”給了諾蘭。

△ 《記憶碎片》拍攝時的艾瑪與諾蘭

二人于1997年結(jié)婚,育有四個孩子,目前一家人在洛杉磯生活。

△ 諾蘭夫婦

對于艾瑪,諾蘭毫不吝惜地大加贊賞:

作為一個以獨立電影起步的制片人,她什么都懂。

從專業(yè)角度來看,她是非常棒的資源;從創(chuàng)意角度來看,跟她合作與跟我弟弟合作是差不多的。

你是和家人一起工作,不管說什么,你們之間都不會有心結(jié),他們總能給我完全未經(jīng)過濾的輸入。

艾瑪比諾蘭大兩歲,正所謂:女大二,金滿罐兒。有了賢妻的鼓勵和協(xié)助,難怪諾蘭總是“神跡再現(xiàn)”。

從1989年至今,諾蘭創(chuàng)作了10部長片,其中6部在IMDB都得到了8分以上的好口碑,《黑暗騎士》更是達到了恐怖的9.0。

這對于一位還在事業(yè)上升期的導演來說既是認可,也是動力。

多年以后,當人們回顧這個時代,大家會如何評論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
諾蘭自己這么說:

我希望他們說我的電影總是雄心勃勃,總是帶著真誠,為了實現(xiàn)這份雄心而努力。

為了紀念《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我們與摩登天空視覺創(chuàng)意廠牌MVM合作推出了四張紀念海報,分別代表影片中四個層次的夢境。

讓我們一起致敬光影巨匠留下的經(jīng)典故事,希望真誠且雄心勃勃的克里斯托弗,能在今年帶給我們影響下一個十年的佳作。


諾蘭:10年《盜夢空間》,50年迷宮夢影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安庆市| 大悟县| 米林县| 肃宁县| 榕江县| 玉田县| 临洮县| 利川市| 綦江县| 舟山市| 福鼎市| 筠连县| 仙居县| 沁阳市| 自贡市| 浑源县| 永善县| 从化市| 永寿县| 甘孜| 华安县| 通许县| 惠东县| 景洪市| 青龙| 邢台县| 汉阴县| 凌源市| 集贤县| 尚义县| 贺兰县| 仁布县| 田林县| 竹山县| 崇明县| 洞头县| 双辽市| 留坝县| 大安市| 蒙阴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