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老司機”這番見解,會誤導新手司機嗎?聽聽教練怎么說
平時因為工作忙,史教練很少有時間去看,文章或視頻后面的網(wǎng)友評論。無意中,看到幾條網(wǎng)友在我的不同文章下面的留言,代表了一些所謂“老司機”對新手學車的看法,下面就挑出幾條評論,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看這位網(wǎng)友的評論。他說現(xiàn)在開小車已經(jīng)不能算技術工了,隨著科技發(fā)展,以后開大貨車也會變成不能算技術工。
還有很多類似留言,也持同樣觀點?,F(xiàn)在新車都附帶諸多智能輔助,駕駛員越來越依賴這些智能設備,認為沒有必要費事去學習基本駕駛技巧。
事實真是這樣嗎?下面就給大家舉個例子。

一位本地實操班女學員,第三節(jié)課開自家車來找我練復雜路面。當我們行至大型環(huán)島時,車流量很大,隨時有車不打轉向近距離強行變道。
有兩次,學員車頭與對方車身只有半尺間距了,學員還沒有反應。都是靠我緊急提示,才停下來。
我覺得不對勁兒,第一節(jié)課后,這位學員已經(jīng)能很好保持車間距了,為啥開了一段時間車,反而退步了?
我問她,沒有發(fā)現(xiàn)對方有變道意圖么?學員說,她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但是她車上安裝的系統(tǒng)有道路緊急預警提示,她沒有聽到報警聲,以為還來得及。

我讓她身體坐直,看右車角與斜插進來車輛的最小間距,只有半尺左右。我告訴學員,雷達報警可能很準確,但你反應并采取緊急制動需要時間。等你聽到報警后,再采取措施,多半會撞上前車。
之后,學員不再依賴輔助設備,按照我教的方法,提前預判并采取應急反應,再也沒有出現(xiàn)類似險情。
而且通過自身預判,感覺開車更加從容,學員感嘆,開車還是需要人為操縱,眼見為實才有全局感,過度依賴電子設備反而更添負擔。

再比如訓練右轉彎,要求學員看視角呈180度扇形分布,要一瞬間看直行車輛和橫向斑馬線行人動態(tài),還有留意對向左轉彎車輛的弧度,以及縱向斑馬線上的行人,車轉到45度角時,還有扭頭看一眼直行追上來的車輛間距。
這個期間,你有時間低頭看輔助攝像頭嗎?真以為自己是開飛機呢?需要通過監(jiān)控屏幕操控?
所以,與其指望電子屏幕觀測,還不如靠自身過硬的駕駛技術和經(jīng)驗。說到這里,我并不完全否認設備輔助的性能,但作為新手司機,要分清主次關系,錦上添花可以,但不能本末倒置。

還有不少網(wǎng)友評論,認為新手司機成長要靠跑的里程多磨礪出來。這位網(wǎng)友說,只要你開車10年以上行駛20萬公里,基本上就沒有倒車難的問題,心里自然有數(shù)。還有一位網(wǎng)友也有類似評論,說要想人車合一,最好要有10萬里程,包含最少1萬里程的山路。
他說的其實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絕對。如果新手司機沒有打下良好基礎,可能你的成長,需要太多的磕磕絆絆和事故中汲取教訓,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作為一名城市里的上班族,行程20萬公里,你要跑到地老天荒。另外,即使你跑20萬公里高速,倒車技能也不會因此提高,有針對性的訓練才是最重要的。

我非常贊同上面這位網(wǎng)友留言,他說開車是熟練工,但熟練工并不等于好司機,要想成為好司機,必須做到腦子牢記法規(guī),心中想著安全,眼里有別人。
這位網(wǎng)友觀點很客觀,新手司機想盡快成長,基本訓練必不可少,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同時熟悉交通法規(guī),本著平和的心態(tài)開車,才是安全的最佳保障。
今天的話題就講到這里,歡迎大家繼續(xù)關注史教練講開車,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駕駛經(jīng)驗與汽車養(yǎng)護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