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這是19年的我的UI設計。 非常清爽,簡潔,但總還是覺得少了什么。 我對視覺上的東西確實沒有天賦,剪輯視頻也好,UI設計也好,哪怕可以把握住情緒,但怎么利用顏色跟形狀,帶來我想要的印象,這一塊兒是空的。 如今的軟件的UI都太平庸了,拋棄Material Design,一邊倒的轉(zhuǎn)向IOS風格…… 好的UI確實很重要,多數(shù)人不會糾結(jié)app背后的原理,會跟人一樣對app有一個第一印象,這就決定了用戶會不會繼續(xù)用你的軟件。 macos就是這樣,真的奔著性能去的很少,多數(shù)都是相中了mac的UI跟動畫。 可好的UI到底是什么呢?至少在我看來ios很丑,不如MD風格來的有質(zhì)感。 我想要的是一種狂拽酷炫屌炸天的UI風格,在友好簡潔的同時,一定要帥。 人的帥可以定義,可UI要怎么帥起來呢? 其實我有一些零碎的思路: 多用黑色,銀色,灰色,圓角要小,組件之間距離要遠,多用漸變色…… 但是沒辦法總結(jié)出一套可以遵循的規(guī)范。 對于MD來說,手機屏幕是一張紙,上面放著各種卡片,這個概念就很帥,但是最初那個人是怎么想出這種概念的呢? 為什么現(xiàn)代智能機的UI,是以按鈕為主體的呢?按按鈕這個操作根本沒有絲毫的爽感,實際上我現(xiàn)在打字就很難受,缺少鍵盤按鍵回彈的正反饋,極度無趣。 滑動的操作也很難受,如今滑動解鎖早就銷聲匿跡就是證據(jù)。 可就這么一塊屏幕,xy兩個軸,還能怎么整活? 我有一個拋磚的設想: 把UI組件類比為積木。 軟件的界面就只是一頓散亂的積木,由用戶自己拼湊出形狀,加入物理引擎的支持,讓2D的畫布變成真正的3D世界。 比如我現(xiàn)在打字的這個界面,那些按鈕都是擺在書架上的一塊塊積木,我可以點擊,也可以拖著一塊積木去撞擊另一塊,可以把橫向的積木堆疊在一起…… 這么設計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好玩,只是在保留易用性的同時,加入一些能帶來正反饋的概念,讓操作不至于那么枯燥。 第二個就是,直接省去UI,換成基于ChatGPT,Live2d的虛擬形象。以前安卓有啟動器的概念,就是桌面,要做的就是啟動器而非桌寵,易用性>娛樂,人機交互可以完全依靠語音進行。 效率當然會降低,但是就跟我現(xiàn)在還會每天撕日歷一樣,人類是需要一些低效來區(qū)分自己跟機器的。 而且我早就想搞這個了,只是技術(shù)還不成熟,現(xiàn)在利用ChatGPT的promot+unity3d就可以實現(xiàn)了,只是簡單的技術(shù)整合,唯一的問題是大語言模型的性能問題,如果到了手機芯片也能帶動GTP4的時代,就完全可以實現(xiàn)了。可惜奧特曼嘴上說解放全人類,轉(zhuǎn)手就把我的賬號封了,測試都沒得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