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著瓷中“貴族”之稱的黃釉瓷,你愛了嗎?
我國古代的顏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變的色彩,豐富的象征意義而給人們留下品味不盡的韻致,而黃釉瓷器正是這其中最具貴族氣質(zhì)的一朵奇葩。
因黃色至尊至上之色,故而黃釉瓷器也從諸多色釉瓷器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室的御用瓷。
清康熙 黃釉暗刻龍鳳紋碗一對
黃釉器具從商朝就開始出現(xiàn)了,初為黃釉陶,至唐宋,黃釉瓷已有自己體系,只是釉色灰暗,黃的不純正。
弘治、正德時期的黃秞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器物色調(diào)均勻一致,釉面平整無痕,色澤滋潤嬌嫩,且光澤度較好,恰似雞油,是真正的黃色。
明晚期時,黃釉瓷曾一度停燒,直到清順治時期才又恢復(fù)了燒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黃秞瓷主要是在沿襲明代黃秞的基礎(chǔ)上,以仿宣德和弘治黃釉瓷為主,把暗刻、劃、印、雕等各種裝飾工藝以及釉上彩繪共同運用到黃秞瓷器上。
明弘治黃釉瓷碗
這樣既豐富了黃秞瓷器的品種,又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的色彩,一改之前單色黃釉瓷“素面朝天”的面貌,形成黃釉瓷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