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廣告,超模和消費主義

從一個“迷戀短視頻,好多人都不看書了”的評論有感,有自己專業(yè)和職業(yè)的思考,單純記錄一下(可能和這個視頻跑題了)
喜歡旅行,激勵自己要讀書
景觀,視覺圖像,照片視頻逐漸代替了書和文字。人們不再喜歡讀書,更偏向于看直白告訴你信息的圖像視頻。過去視覺語言匱乏,從書中的描述中可以想象視覺上是什么樣的,這樣看不見,靠文字和想象創(chuàng)造畫面的時代是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個性思維爆發(fā)的時代。就這樣地,人們帶著對圖像的幻想和看不到的遺憾,越來越渴望驗證視覺上是什么樣的。于是,在視覺媒體發(fā)展后,相比于圖像,文字再也不能滿足大眾。早期的人們面對新型的媒體模式或許有些保守、不知所措,還帶著對書中文字的幻想。但隨著視頻越來越發(fā)達,尤其是一些搞笑、無意義甚至低俗的短視頻,它們傳輸信息的過程越來越不用腦子,這樣人們先前的個性思維就逐漸退化了——畢竟比起癱在床上不動腦不費力、直觀的視覺刺激還更強的方式,誰喜歡枯燥地啃書本、用腦思考呢?固然,短暫的放送沒什么,但這樣的視頻內(nèi)容就是鼓勵人們不再思考,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逐漸退化,最后盲目追逐大眾潮流和明星效應、不再思考個性的發(fā)展。以至于現(xiàn)在景觀社會的結果是,表面上生活充實、可接觸的東西豐富,但是精神上總覺得空虛。但不知道無法解決,不會讀書也不愿克服看文字的苦,就只能把時間耗在無意義的視頻上,這樣只是空耗,只會越來越空虛、南轅北轍??梢哉f,資本主義的目的也是利用這樣的媒介引導大眾、洗腦大眾 促進消費而已。這只是一部分人,還有一部分人知道生活的這樣的無意義,知道不能在純粹的無腦娛樂中尋求意義,便用其他的方式——可能是讀書、旅行、發(fā)展興趣愛好,或許還是看視頻,但是努力找那些引導人思考的東西。他們努力追求意義,追求心靈的充實。這些方式都可以,但我覺得作為一個未來的設計師、創(chuàng)造者、個性的發(fā)掘者,必須要讀書,圖像是別人想法的直接灌輸我,文字讓我通過別人的想法自己產(chǎn)生更多的思考,學會批判、共鳴、想象和創(chuàng)意。上述的一些方式,比如旅行和視頻,無法滿足一個嗷嗷待哺的心,最終還會發(fā)現(xiàn)、還會回到樸實的文字中。
服裝設計與時尚盡管是視覺語言,但個性的設計和有深度的理念無法單從觀摩他人的秀場中習得,沒有文字帶給我的知識底蘊,看了再多的圖像也只能抄襲或作出沒有新意的作品。我要做的是以他人作品為經(jīng)驗和參考、為工藝和大牌眼界的標準,思想上要發(fā)覺歷史、各地文化、個性愛好,以豐富的想象力進行提煉、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東西。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思考,再表達。
如果現(xiàn)在還沒有,沒關系,嘗試下去吧。多挑戰(zhàn)自己的思想,鍛煉一個聰慧的頭腦,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