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紅樓夢:賈雨村的飛騰之兆
中秋賈雨村和甄士隱,美酒佳肴款斟漫飲,閑話家常。
當(dāng)時家家簫管,戶戶歌弦。舉家團圓,太平盛世的歌舞升平。葫蘆廟旁邊的甄家也不列外。
賈雨村和甄士隱喝酒賞月,喝的七八分酒意,對月寄情。
此時已經(jīng)喝的高興的賈雨村,迷惘的望著天空的明月,不免有點李太白的豪放,是不是有種,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片稀碎,稀稀落落的樹蔭,鋪滿一地的銀光,倒映出甄家亭臺樓榭,竹影晃動,婆娑起舞。
只剩一身一口的賈雨村,沒有千里共嬋娟的兄弟,惟有待價而沽的心愿。
不得不佩服賈雨村的才情,隨口就一絕: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賈雨村久困貧窮,生活在底層中,賣字作文章為生,寄居葫蘆廟中,身邊接住的不僅有和尚,還有幾個甄士隱這樣的士紳宦官之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作為讀書人,賈雨村也是殷切盼望步入廟堂,為天子解憂,造福一方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士宦理想。
此時的賈雨村,還是紅光同塵,只是囊中羞澀,無法進京趕考的落魄文人。
借著酒勁,賈雨村終于開口了,久居葫蘆廟,只因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賣字撰文能湊齊。
為人處世如甄士隱,竟然滿口有點怨言,責(zé)怪賈雨村久久不開口,害怕唐突,不敢直說資助賈雨村赴京趕考。
文人的見面,有時會被命運看的重,可惜此人是賈雨村,不是他人。周游列國被困陳蔡的孔子,也不會因一時的臉面,而故弄玄虛的裝,待價而沽,生不逢時,乘桴浮于海,都是士人的另一種選擇。
賈雨村接受了甄士隱的銀子冬衣的資助,三更吃完酒肉,五更就起身赴京。
潛龍在淵太久,不得不借此良機,踴躍深淵,一飛沖天。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