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先進文明的智慧,假如只存在于短時間內(nèi),那會如何?
談及尋找外星文明的幾率,我們就會想到著名的德雷克方程。方程中的最后一個變量是“L”,指的是一個文明能夠交流的時間長度;換句話說,L考慮的是一個先進文明的壽命有多長、智慧生物在宇宙中能存在多長時間。而結(jié)果也是令人震驚的——一點也不長久。

從地球看太空,生命似乎非常稀有,幾乎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畢竟到現(xiàn)在都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宇宙里還有其他生命。但實際上,我們所處的世界與整個宇宙比起來,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杂钪娴钠渌锹渫耆锌赡鼙椴忌?。從這種樸素的觀念來看,地球不大可能是宇宙里唯一出現(xiàn)生命的地方。1961年,美國宇航員法蘭克·德雷克提出了德雷克方程,用來計算尋找地外文明的難度。該方程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方程中許多的變量都很難精確計算;我們對這些變量的認識水平也深淺不一。

比方說,如今我們已經(jīng)能通過計算得出,一顆恒星擁有自己的行星的概率無比接近于1,這意味著基本上所有的恒星都會有最起碼一顆自己的行星。這個還算簡單的。但是另一方面,對于方程中的其他變量,科學家?guī)缀鯖]有什么把握。例如,究竟有多少宜居行星真正孕育出了生命?因此,方程的結(jié)果會相去甚遠。但畢竟宇宙里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星系、恒星以及潛在的宜居行星,總會有某個時候正好指向宇宙中某個充斥著智慧生命的地方。
因為方程的利用方式不同、使用的數(shù)據(jù)也不同,我們大概得出來“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出現(xiàn)過生命的地方”的概率為六百億分之一、八百億分之一甚至一千億分之一不等。假設這些結(jié)果與真相相差不大,那很明顯,地球并不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地方……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從來都沒和地外文明取得過聯(lián)系呢?這個矛盾被稱為費米悖論或者“大沉默”,即明明有強大的理由相信地外生物一定會留下痕跡,可真實情況是從來沒有。

根據(jù)恩里克·費米爾(Enrico Fermi)的說法,任何文明的火箭技術發(fā)展到一定形式之后,不久就會開始殖民該星系的其它星球。以人類為例,盡管距離第一次登月還不到一個世紀,并且自此之后50多年并未再次登入,人類早已開始嘗試殖民其它星球。關于為什么還沒有人殖民銀河系這個問題,有些人提出了一些假想答案:
1)人類可能真的是第一個擁有智慧的文明,其它外星生物的發(fā)展將會緊隨其后。然而,鑒于宇宙已存在大約140億年,這個回答似乎又不大可能。
2)另一個想法是基于超光速旅行無法實現(xiàn),所以無論其它文明的科技有多發(fā)達,如若離我們太過遙遠,就無法和我們交流。從表面上看,這個答案似乎更有可能。
3)動物園假說(Zoo Hypothesis), 外星人確實存在且確切知道我們在哪,但它們選擇不交流,只把我們當作動物園里的動物一樣觀察。
4)最后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智慧生命在之此前已出現(xiàn)過許多次,也許就和我們差不多,但不可避免的在某一刻消亡了,也許這一刻很快就會到來。這就是短暫窗口假說(Brief Window Hypothesis)。從技術上講,它關注于文明持續(xù)發(fā)送信號、持續(xù)溝通的時間長度,或者說通過宇宙向他人揭示它們的存在。這與大過濾器理論(Great Filter)有密切關系,在一個文明的發(fā)展道路上是否有某種障礙(或過濾)最終阻止文明長久存在?從我們?nèi)祟惖慕嵌葋砜?,如果真的有,那將會是我們目前還未見過或無法想象的一些事物,也許是我們已經(jīng)學過,但還未層關注到的東西。人類未來研究所(The 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 根據(jù)某個模型換了一種說法,它推測有所謂的“黑球”技術的存在,一旦發(fā)明黑球就意味著人類的終結(jié)。在另一個版本中,黑球可能是一種強大武器的簡化版。

人類可能活不久了,當然,是在核彈能被輕易制造和使用的前提下,畢竟任何一個人都能通過它輕而易舉的摧毀周圍的一切。不過,這類專為破壞而誕生的技術,只有極小的可能連人類本身也一起帶走。當我們將人類作為文明發(fā)展中一個特例再去思考時,會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像我們改變氣候那樣,特意為之就能立即發(fā)生的情況?;剂显谌祟惔笏涟l(fā)展智能社會的時候被認為是必須的。但同時,它們也將整個星球拖入了巨變。
它可能會帶來FIH口中所謂的“黑球”,而引爆這個現(xiàn)象的誘因可能僅僅是因為人口過剩。如果其他星球的上生命如我們一般,那么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假設,人口,將會自然而然的隨著生存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而增長,一如在地球上發(fā)生的這樣。我們?nèi)绾翁幚磉@樣的情況,才最為關鍵。舉個例子,如果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了技術發(fā)展的速度,為了搶奪有限的資源,必然會導致戰(zhàn)爭的爆發(fā),從而走向毀滅。

又或者,這一切都不發(fā)生,“黑球”也可能帶來我們前所未見的后果。比如,我們吸引了那些注視著整個宇宙的超前文明...然后,他們關上了“開關”。聽起來很像科幻小說,但從理論上來講,這樣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根據(jù)這些假說,所有的這一切可能導致短暫窗口期的關閉。當然,也有人提出了別的可能。過濾器(正在關閉的窗口)并不一定專門指代了覆滅。1961年,F(xiàn)rank Drake的助手,天文學家Sebastian von Hoerner,發(fā)表了論文,表明文明并不會長久的存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文明將會被毀滅,不過另一個則指向了文明在精神或物質(zhì)上的衰退。

一個文明的覆滅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結(jié)局,無論他們向外探索了多遠,而引發(fā)文明覆滅的其中一個誘因,則是這些智慧物種生存的實在太舒適了。我們必須知道的一點是,機器技術的不斷進步發(fā)展(限于我們的社會),可能會導致一個不再需要人類去干涉的時代,一個我們不再參與生命,行星,甚至不再參與現(xiàn)實的時代。
Fy: 吃熊貓的竹子,朝乾夕惕,Elp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