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出自熱播劇《山河令》的句子,有溫客行、周子舒臺詞,寫作文很好用
1.三生石上舊精魂。
出自佛教偈語,講述的是兩個人相約來世相見的故事。寫作文時,適用于“緣分”、“情緣”等主題??梢韵裾鬟@么用:讀罷紅樓夢,我們都會為寶黛愛情故事潸然淚下。兩人的緣分,雖然在現(xiàn)世中起于賈府,成于大觀園。但繼續(xù)追溯,則更為久遠,是三生石上舊精魂。當年,赤瑕宮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已經(jīng)結(jié)下了木石前盟,轉(zhuǎn)世之后,才有了寶黛愛情。
2.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適用于“情懷”、“理想主義”等主題。比如,寫“情懷”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當年,孔子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理念,并不為世所容,但依然堅持帶著弟子周游列國,幾度面臨險境,依然大步向前。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懷,奠定了儒家積極入世的傳統(tǒng),鼓舞了后世無數(shù)志士仁人為大義而奔走。他們?yōu)槔硐胄拍疃?,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的人相處到白頭,依然很陌生;而有的人下車第一次相見,便一見如故。
適用于“知己”、“陌生和熟悉”等主題。比如,寫“陌生和熟悉”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陌生和熟悉,并不能完全用時間短長來衡量。因為,現(xiàn)實中,有的人白首如新;而有的人卻可以傾蓋如故。
4.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出自詩人元好問的詩詞,原話是:“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適用于“知己”、“孤獨”等主題。比如,寫“孤獨”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人生最大的孤獨,是沒有朋友。沒有朋友,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蕪的原野,而你像一只橫跨原野的孤雁,即便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又能向誰飛去呢?
5.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整句話出自陶淵明的詩詞,《山河令》的臺詞只有前半句。寫作文時,適用于“知己”、“義氣”等主題。比如,寫“知己”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在陶淵明看來,大丈夫不能匍匐于茅椽之下,老死于蓬牖之間,應(yīng)該像荊軻一樣,“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如此,才算轟轟烈烈,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6.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寫作文時,適用于“知己”、“輕與重”等主題。比如,寫“知己”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當年,元稹離開都城后,白居易覺得偌大的長安城,空空如也。人生難得一知己,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7.天涯浪客,唯君與我足矣。
適用于“知己”、“知足”等主題。比如,寫“知己”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有的人,白首如新;有的人,傾蓋如故。人生難得一知己。如若能遇到傾蓋如故的知己,同飲千杯美酒,也不會大醉;江湖夜雨,十年青燈,也不會孤寂,反而會感恩和知足。所以,《山河令》中也說,“天涯浪客,唯君與我足矣。”
8.與知己詩酒江湖,仗劍天涯,不務(wù)正業(yè)地了此余生。
適用于“知己”、“知足”等主題。比如,寫“知足”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我這一生,沒有大追求,只有小確幸。若能與知己詩酒江湖,仗劍天涯,不務(wù)正業(yè)地了此余生,就是今生今世最美的小確幸了。
9.原來我這一生,來來回回,還是不合時宜這四個字。
適用于“不合時宜”、“錯過”等主題。比如,寫“不合時宜”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當年,蘇軾酒足飯飽后,拍著圓鼓鼓的大肚子,問身邊人里面裝了什么。有人說裝了一肚子的美食,也有人說裝了一肚子的詩書,蘇軾聽后不置可否。當小妾朝云說里面裝了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時,蘇軾忍不住拍案叫好。蘇軾這一生,在官場浮浮沉沉,在各地來來回回,一直相伴的,總有“不合時宜”這四個字。他跟王安石唱反調(diào),也與司馬光有爭執(zhí),因此,不管上臺的是變法派,還是守舊派,都反感和打壓蘇軾。終其一生,他四處漂泊,輾轉(zhuǎn)各地,在官場頗不得志,只能以詩酒自娛,這是個人之大不幸,卻是時代之大幸。從此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個權(quán)傾一時的大官僚,卻多了一個閃耀千秋的大詩人。
10.也許他們偶然于茫茫人海中相逢,不知彼此的底細,可這不妨礙他們生來便是知己。
適用于“知己”、“相逢”等主題。比如,寫“知足”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也許我們會相遇于茫茫人海中,不知彼此的底細,可只要言談相合,行為相契,就可以一見如故,然后成為了彼此的知己。從此,可以仗劍江湖書作伴,也可以行俠四海酒為詩。
11.有光地方就會有暗。最兇最厲的鬼,往往披著人皮,隱藏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來到此地,就是為了揭穿他們的畫皮,讓他們灰飛煙滅。
適用于“激濁揚清”、“掃除不義”等主題。比如,寫“掃除不義”時,可以像寨主這么用:有光地方就會有暗,有暗的地方就會有牛蛇鬼神。其中,最兇最厲的鬼,往往披著人皮,隱藏在茫茫人海之中,一時半會難以分辨。而齊天大圣帶著一雙火眼金睛來到此地,就是為了揭穿他們的畫皮,讓他們顯形,并且在如意金箍棒的打擊下,一命嗚呼,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