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頭條·綿陽 | 迎賓社區(qū):“親職教育 與愛童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孩子成長的依靠。為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滿足社區(qū)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2023年8月11日上午,迎賓社區(qū)聯合項目承接機構尚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社區(qū)綜合服務室共同組織開展了以“親職教育·與愛童行”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該活動以2023年涪城區(qū)迎賓社區(qū)省級城鄉(xiāng)治理“創(chuàng)特色”工程“多元共治型”試點項目為契機,提升家長科學育兒觀念,讓家長明確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來自轄區(qū)的居民及孩子共計3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與愛童行,學習教育知識。本次親職教育活動,特別邀請到了中國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指導師、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家、省婦聯家庭教育骨干講師,綿陽市婚姻家庭教育促進會副會長、高級沙盤游戲咨詢師、艾可恩英語聯盟園總園長張方群老師,為轄區(qū)居民講授科學教育知識。授課前,張老師為在座的小朋友們分別發(fā)放了一張白紙和一支筆,讓小朋友們在紙上畫下有關人、樹、屋為主題的想象畫。授課中,張老師問家長什么是正面引導,其中一位爸爸說道:“以身作則,正向引導?!睆埨蠋煂Υ朔l(fā)言表示了肯定。期間,張老師結合多個生活案例,為大家就親職教育關鍵要素進行了闡述。家長們全神貫注的聆聽,積極與張老師互動,現場學習氣氛極為濃厚。授課結束后,家長們紛紛表示“張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粓鲇哪L趣、通俗易懂的親職教育課堂,受益匪淺呀。”

與愛童行,分享教育經驗。在分享環(huán)節(jié),家長們熱情參與,紛紛圍繞孩子教育問題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大家暢所欲言,分享著育兒心得和經驗。討論的話題涵蓋了家庭陪伴、興趣培養(yǎng)、學業(yè)壓力等方方面面。其中一位家長分享到:“我兒子想要買一個價格昂貴的禮物,我就讓他自己通過做家務、存零花錢等方式攢錢來買自己喜歡的禮物?!薄拔艺J為孩子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性非常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另一位家長說道......張老師對大家的認識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她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需要因材施教,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F場充滿了溫馨和親切的氛圍。

與愛童行,寫下心語寄語。在活動即將結束之際,主持人引導并鼓勵家長以書信的方式為孩子寫一段寄語。現場的家長們滿含溫情,揮動著手中的筆,不一會兒,一段段充滿著期盼、愛與鼓勵的字躍然在紙上。對于許多家長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給孩子寫信?;蛟S在過去的許多歲月里,家長們從未用這種方式向孩子吐露心聲,他們懷揣對孩子深沉的愛,卻往往羞于啟齒和表達。寫信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他們得以將自己的往事,自己對孩子的愛一一寫下,讓情感在字里行間流淌,成為珍貴的心靈紀念。

至此迎賓社區(qū)親職教育系列第一場“親職教育·與愛童行”主題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對待孩子,我們既要靜待花開,又要細心耕耘,用愛和智慧,澆灌花蕾在陽光下盡情綻放。家庭是教育的主戰(zhàn)場,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親職教育讓親情更為豐盈,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


供稿:綿陽市游仙區(qū)尚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