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信遠創(chuàng)生死局
斑馬消費 楊柘
深陷債務泥潭的協信遠創(chuàng),日前突然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雖說“虱子”多了不癢,但協信遠創(chuàng)最希望的,應該是大股東新加坡城市發(fā)展集團施以援手。
這或是一廂情愿,大股東早已限制在協信遠創(chuàng)投資的任何額外財務風險,加之3名董事集體辭職,協信遠創(chuàng)已成棄子。
公司目前除了“努力維護正常經營秩序”,還要應對接踵而至的債務,這場生死局中靠什么自救?

被申請破產重整
7月5日,本已風雨飄搖的協信遠創(chuàng)迎來一拳重擊。當日,債權人北京易禾水星投資有限公司向重慶第五中院申請協信遠創(chuàng)破產重整。
今年以來,公司頻被置于風暴眼中。3月,協信遠創(chuàng)“18協信01”債券未足額兌付本金,引發(fā)評級被下調的連環(huán)風暴。
涉?zhèn)膹娭茍?zhí)行蜂擁而來,公司先后在4月、5月和6月,被重慶、上海兩地法院強制執(zhí)行,執(zhí)行標的合計約2.57億元。另外,今年以來公司旗下企業(yè)發(fā)生11宗股權被凍結,凍結股權數額超過8.5億元。
在重慶房地產發(fā)展史上,協信遠創(chuàng)很長一段時間位居頭部。當上世紀90年代龍湖集團老板吳亞軍初涉房地產行業(yè)時,吳旭控制的協信遠創(chuàng)已是當地知名房企。后來,東原、金科、龍湖和華宇在重慶崛起,5家房企被稱為渝派房企五朵金花。巔峰時期,協信遠創(chuàng)曾位列行業(yè)TOP 50。
從巔峰跌落,不僅令人唏噓不已,更讓公司難以招架的是陸續(xù)到來的債務。去年,吳旭不惜將公司控制權轉讓給新加坡城市集團(簡稱:CDL),以圖創(chuàng)立多年的企業(yè)不至于在債海中倒下。
不過,即便有了海外股東的加持,協信遠創(chuàng)遠未走出泥潭,相反,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產品結構偏重商業(yè)和辦公的先天劣勢,讓其始終難掩集中兌付的壓力。
今年3月9日、3月17日,18協信01、16協信03先后到期,公司僅支付兩只債券利息,未支付本金;5月12日,16協信05到期后,公司未支付債券本金和最后一個年度的利息。
按照公司2020年債券報告披露,截至今年5月25日,公司及子公司發(fā)生債務逾期涉及本息金額88.41億元,不僅包括銀行貸款、信托貸款,還包括公司債券及關聯方借款等。
2021年,公司預計償還銀行、信托借款及應付債券合計130.81億元,償還其他非金融機構借款31.69億元。截至去年底,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19.6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6.09%。
?
自我造血能力弱
國內房地產企業(yè)陷入債務泥潭,最直接原因是產品去化慢、回款周期拉長,導致現金流緊張。
所以,碧桂園“快周轉”方式成為不少中小房企的利器。
協信遠創(chuàng)常年專注于商業(yè)和辦公產品,產品結構的先天差異,導致產品去化周期更長。
在這種格局之下,公司只能通過不斷融資來保障現金流,發(fā)行公司債券更是屢試不爽。
根據公司2020年債券報告,16協信03、16協信05、16協信06和16協信08,這4只債券均在2016年發(fā)行,期限5年,合計募資總額48億元,全部用于償還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目前上述4只債券余額為約25.90億元。這些債券因為未能及時償付,多只債券被評級機構評為C級,列入負面清單。
被列入負面清單及C級評級,代表不能償還債務。公司在“開源”方面,已展開加快資金回籠、產品銷售以及加快非戰(zhàn)略性地產項目的出讓等措施。
公司收入方面每況愈下,特別是在去年疫情影響整個房地產行業(yè)普遍項目開工遲、竣工交付遲的狀況下,公司結轉規(guī)模大幅減少。2020年,其實現營業(yè)收入55.59億元,歸母凈利潤-71.6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4.36%和1027.45%。
其中,房地產銷售收入實現46.65億元,同比下降59.07%,毛利率為-10.57%。
公司經營狀況的驟變,已波及人事變動。今年3月、4月,公司首席財務官李漢平、首席執(zhí)行官佘潤廷先后離職,去年加盟公司的原副總裁谷健日前已入職實地地產。
在這場重大危機面前,可能連大股東CDL也不愿意出手相救了。
2020年,CDL收獲58年來最差業(yè)績,其凈利潤虧損19.17億新元。因為投資協信遠創(chuàng),CDL已計提減值損失17.8億新元。
況且,協信遠創(chuàng)和CDL已在今年交惡。協信方面以公開聲明方式指責由于CDL決策拖延,導致公司未能改善經營和現金流。同時,CDL內部對投資協信分歧較多,早已公開稱這筆投資失敗。
協信遠創(chuàng)在行業(yè)內的地位每況日下,在2019年的觀點指數中國房地產銷售榜單TOP100中,協信遠創(chuàng)尚有一席,2020年榜單中它已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