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女子,她們很抱歉
在嫡庶尊卑異常嚴(yán)格的李朝王室中,有那么幾個女人,雖然是王室成員,享受著榮華富貴,卻因身為王室繼承人的丈夫過早離世,沒能成為中殿,以至于孀居的日子中有很多心酸。 比如世祖和貞熹王后的兒媳、桃源君的妻子—仁粹大妃。丈夫死后,仁粹大妃還只是世子嬪,世孫年幼恐防變故,考慮到繼承問題,最終決定由貞熹王后和世祖的小兒子繼承世子之位,仁粹大妃帶著世孫被迫出宮,心里的憤恨自是不必提的。 后來,睿宗順利繼位,和繼妃安順王后生下嫡子齊安大君,在嫡庶尊卑有天壤之別的制度中,齊安大君也被默認(rèn)為下一任繼承人,相比之下,曾經(jīng)的世子嬪—仁粹大妃的府邸卻異常冷清,因?yàn)椴怀鲆馔馑麄儠鲆惠呑拥耐跸蹬灾Α? 俗話說明天和意外總是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睿宗過早離世,齊安大君過于年幼且身體虛弱,為了避免重蹈桃源君的覆轍,貞熹王后決定將性格開朗、身體更為強(qiáng)壯的桃源君第二子者山大君立為新一任世子。 不過者山大君成為新世子,也就意味著他被過繼到了睿宗一脈,睿宗和安順王后才是他名義上的父母,因此仁粹大妃此時依然是“粹嬪”。經(jīng)過重重阻礙,成宗(者山大君)才終于將父親桃源君追封為德宗,母親粹嬪先是封為仁粹王妃,之后又封為仁粹王大妃。 沒有做過中殿,是仁粹大妃一直耿耿于懷之事,以至于后期與成宗繼妃、燕山君生母—廢妃尹氏多有嫌隙。唯一欣慰的就是兒子繼位后給了生父生母應(yīng)有的尊榮,讓她不致于從生到死都只是世子嬪。 神貞王后的經(jīng)歷和仁粹大妃很像,雖然前半生孤寡,但后半生卻主宰著李朝的命運(yùn),是實(shí)際的當(dāng)權(quán)者,這里不再贅述。
相對來說,莊獻(xiàn)王后和愍懷嬪姜氏就沒那么幸運(yùn)了。 先說莊獻(xiàn)王后,歷史上習(xí)慣稱呼她為“惠慶宮”?;輵c宮是李朝英祖大王之子—思悼世子之妻,身為世子嬪,如果世子順利繼位,她自然會按部就班成為中殿,可偏偏英祖和世子關(guān)系極差,世子被英祖的“虎爸教育”折騰得精神出現(xiàn)了異常,時常對身邊的人發(fā)火,惠慶宮也曾被誤傷。英祖聽信讒言,也認(rèn)為世子德不配位。 于是后來發(fā)生了英祖將世子關(guān)進(jìn)米柜里活活餓死的事件,惠嬪也一下子從云端重重摔落到谷底??紤]到兒子正祖的未來,惠嬪寧愿減少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只為了讓祖孫建立起更深厚的感情,還向英祖最寵愛的和緩翁主低頭。 正祖如期繼位后,因英祖繼妃貞純王后留戀權(quán)力,且正祖早已被過繼給英祖早逝的大兒子,再加上思悼世子是獲罪而死的,所以惠嬪一直到孫子純祖繼位后都沒能被尊為大妃,兒子正祖死在了自己前面,娘家親戚也先后被貞純王后的娘家構(gòu)陷,被流放賜死,實(shí)在是悲催凄涼的一生。
再說愍懷嬪姜氏,她是仁祖之子昭顯世子之妻。本該高枕無憂享受榮華富貴,卻因丙子之亂和丈夫一起被帶到清朝做人質(zhì)。 在清期間,姜嬪化悲憤為力量,主動開展與清朝的貿(mào)易往來,賺到了不少錢財,一部分留作他日富國強(qiáng)兵之用,,另一部分也解救了被販賣的李朝百姓,因此有著極高的聲望。和世子之間,也是琴瑟和鳴,持續(xù)育有子女。 在皇太極死后,順治帝繼位,清朝統(tǒng)治日趨穩(wěn)定,仁祖也沒有再做出損害清朝利益之事,因此多爾袞將姜嬪夫婦放回了李朝。 回到自己的故土,本是一件開心事,但對于仁祖而言,兒子兒媳過高的聲望和過多的財富,與自己這個被迫向清朝俯首稱臣的君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qiáng)烈的不滿積攢在心底。加上姜嬪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宏圖大志,多次頂撞仁祖,仁祖對這個兒媳的厭惡達(dá)到了頂點(diǎn)。 昭顯世子突發(fā)疾病離世,姜嬪失去了成為中殿的可能,仁祖也不再顧及,開始頻繁對姜嬪和與姜嬪走得近的人找茬,最后更以逆謀罪廢黜了姜嬪世子嬪的身份,流放了姜嬪的三個孩子,賜死了姜嬪。 雖然她和惠慶宮一樣生前沒能成為中殿,也沒能成為大妃,但她的生平卻比惠慶宮更為悲慘。
《洛神》中“亂世桃花逐水漂流”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意思就是說身為女子,在亂世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yùn),只能隨波追流。而李朝后宮的這些女子也一樣,即使她們一開始只想平淡過日子,卻也被無形卷入了權(quán)力爭奪的漩渦。 生而為女子,她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