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沈滿愿《登樓曲》解讀
沈滿愿《登樓曲》
作者:【南北朝】沈滿愿
憑高川路近,望遠阡陌多。
相思隔重嶺,相憶限長河。
賞析:
《登樓曲》屬樂府詩中雜曲歌辭?!稑犯娂匪?,唯此一篇。作者沈滿愿,齊梁文壇領袖沈約之孫女,嫁征西記室范靖,曾有《記室范靖妻沈氏集》三卷傳世(見《隋書·經(jīng)籍志》),已佚,但由此可知她曾經(jīng)在詩壇馳騁一時,與須眉爭高下。這詩寫思婦懷遠,到底僅僅是依題而作,還是自身確有離別之事,已不可知。短短四句,寫來情真意切,玲瓏剔透,不愧為名門閨秀。
首二句寫登樓所見,似乎只是實景,卻多所蘊涵?!皯{高”“望遠”,原是一回事。憑高是為了望遠,望遠必須憑高。但分置于二句,卻各有所重。登上高樓,山川平原,平時看不到的,此時盡收眼底;視野擴大了,與那遠隔的人,似乎也近了許多。這是“憑高”的好處,所以說“憑高川路近”。但是,這“近”到底只是感覺上的“近”,并不是實際距離的“近”。非但如此,遠遠望去,只見道路縱橫交錯(阡陌,原指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密如蛛網(wǎng),不由心中一驚:彼此之間,隔著這么多的路途??!“阡陌多”,本來不是不知道,但畢竟只是理性的“知道”,而如今卻是實實在在的感受。這是“望遠”帶來的苦惱,所以說“望遠阡陌多”。
二句從寫景來說,視野廣闊,富有氣勢;從抒情來說,“川路近”聊以自慰,是一喜,“阡陌多”更增煩惱,是一憂,乍喜乍憂,顯出情緒的起伏變化。而且,抒情的成分完全隱伏在寫景之中,是觸景生情,并非有意思索。于此可見用筆之細。
前二句是隱含的寫法,后二句再用民歌式的、大致相同而稍有變化的疊句直接抒發(fā)情感?!爸貛X”“長河”,均是眼前所見。面對千峰萬壑,想到彼此的阻隔,不禁憾恨無窮。重疊的句子,如同主人公的一聲聲嘆息,留下悠悠不絕的余韻。
這詩前二句寫得精警,后二句寫得復沓。因精警,便有內(nèi)涵豐富曲折的好處;因復沓,便有情調悠長婉轉的味道。兩相配合,自成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