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農村造成多大的影響?如何讓農民在疫情后實現(xiàn)增產增收?
疫情問題目前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大家都期盼著疫情能夠早日解除,生活能夠回到正軌上去。科學興農本人也因為疫情原因被滯留在了農村老家。面對疫情的沖擊,農民的生活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疫情過后又該如何實行農民的增產增收呢?科學興農就對這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這次疫情的嚴重性,相信是我們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在12月底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并不是什么大事,過幾天就好了。在1月二十幾號,疫情開始嚴重化的時候,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依然是抱有過于樂觀的心態(tài),認為疫情不會持續(xù)太久,封村更不會長時間持續(xù)下去。不過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距離疫情的解除依然需要一段時間。目前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已經比較焦慮了,畢竟往年這個時間段,村里已經沒有多少閑人了,大家不是外出打工,就是開始準備春耕的事宜了。

前些天科學興農家的鄰居還為此擔心不已,鄰居家今年四十多歲了,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段,兒子今年二十歲出頭,馬上也要找對象了,家里的老房子還沒有修,還有個上大學的女兒,正是用錢的時候,平時每年過完春節(jié),夫妻二人就去早早的外出打工了,一個月兩人省吃儉用也能存下來個七八千塊錢,現(xiàn)在遲遲無法出門打工,經濟來源就這樣斷了,鄰居自然是非常的擔心。
疫情過后,相信一定會迎來一個城市用工的高峰期的。但工資的多少還是和個人的情況又很大的關系的,根據(jù)科學興農本人了解到的情況,目前農民工的工資的水平分化還是比較嚴重的,像一些比較年輕,又有技術傍身的民工,不僅工作好找,工資一個月都在一兩萬左右。而對于那些年齡偏大,單純靠體力勞作的民工而言,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三千元左右了。所以想要在以后工作中獲取到高工資,同時又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最好的辦法還是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雖然是民工,但學習一些專業(yè)的技術還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對于年輕一代的民工更為重要。

對于沒有外出務工的農民,在疫情過后想要增加自身收入也不是沒有途徑的,目前農村也有非常多的就業(yè)門路,很多工作還不耽誤自己干農活兒,比如目前比較火的農村電商,如果能夠將農村電商弄明白,并做成自己的一份事業(yè)的話,相信在農村老家的農民依然能夠實現(xiàn)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