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底洞暴跌!
最近新能源無底洞跌,深不見底。
并且一直躺在地板上。
別人大跌,它跟跌。
別人大漲,它不漲。
妥妥的一副大盤逆子的模樣,給一眾基民恨的牙癢。

2023,新能源車該怎么辦?還有沒有救?
希望多多的這篇深度分析,能帶來一些幫助。
01
新能源車為什么跌這么慘?
總結下來主要有四個原因:
1、板塊估值太高。
2020-2021年新能源車板塊經歷了兩輪大暴漲。

行業(yè)的PE被直接干到了120倍。
泡沫不可能無止境的漲,必定會回調。
2、回調的路上,遭遇了疫情,加速了板塊的下跌。
2022年1季度疫情全面開花。
吉林、上海相繼被封,這兩地又是中國汽車產業(yè)鏈、供應鏈重鎮(zhèn),遍布汽車行業(yè)上下游企業(yè)。
截至2022年3月,多家車企產量跌幅均在30%+。
封控也影響了新能源車的銷售,無論是下游,中游的一季度凈利潤都不太好看。
投資者對于行業(yè)也很擔憂,于是用腳投票。遂大跌。
3、對增長空間的擔憂。
隨著疫情的恢復,新能源車的生產和銷售重回軌道,市場經歷了一波短暫的反彈。
但2022年下半年,最新意見中,明確提到在2022年年底將中止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
補貼的中止,必定帶來增速的下滑。加上,年底時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到達了27.9%,逼近了30%。
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最多能漲到60%,也就意味著可能只有1倍的增長空間了。
沒增長就代表著沒利潤。
餅都沒得畫的情況下,資本紛紛跑路...
4、最最核心的是對行業(yè)未來的擔憂
頭部車企開啟的價格戰(zhàn),讓新能源車板塊直接進入了地獄模式。

年末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重拳出擊大幅降價,小弟們?yōu)榱吮H袌觯黄雀M。
一輪大戰(zhàn)之后,特斯拉1月汽車交付量達到66051,環(huán)比提升18.4%,賺的盆滿缽滿。
蔚來、哪吒、埃安等被動接招的小弟則被揍的鼻青臉腫。
理想1月交付量環(huán)比減少28.7%
蔚來1月交付量環(huán)比減少46.2%
哪吒1月交付量環(huán)比減少22.8%
埃安1月交付量環(huán)比減少66%,直接膝蓋斬。
對狙失敗的情況下,小弟們陷入了兩難的困境。
如果不想市場被繼續(xù)瓜分,就要參與價格戰(zhàn)。而降價,意味著毛利率的進一步減少。新能源車企業(yè)只有毛利率在20%以上才可以“不慫”,小弟們目前平均毛利才10%出頭,基本都在賠錢賺吆喝。再繼續(xù)降價,只能與20%的目標越來越遠,相當于慢性死亡。
如果不降價,那就是坐地等死。車企本身又不營利,市場份額被繼續(xù)瓜分的話,唯一撐牌面的銷量數據也沒了,故事直接就破了。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被資本拋棄。
說來說去,拳頭才是硬道理。
這個行業(yè)遲早會迎來慘烈的大洗牌,最終能夠活下來的,只會是行業(yè)的領頭羊,可能不會超過5家...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網約車市場,撒錢大戰(zhàn)的時候是這樣過來的...
共享單車,瘋狂擴張的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
更早的空調、手機市場也都是優(yōu)勝劣汰...
新能源車也逃不開這個發(fā)展軌跡。
于是新能源車一直跌跌不休,現在仍在地板上爬不起來。
02
新能源車的現狀
2023整個新能源車板塊競爭直接進入白熱化。
(1)特斯拉繼續(xù)降價卷

Model3跌幅3.6萬,Model Y三個版本跌幅分別為2.9/4.8/3.8萬元。
震驚整個行業(yè)。
目前特斯拉還在通過技術迭代壓降成本。
投資者日上,特斯拉表示,下一代車輛通過模塊化組裝,制造成本相比當前平臺可以下降50%,并減少75%的碳化硅晶體管使用。成本降低30%的新車型,也即將上市。
車輛成本進一步被壓縮的情況下,降價可選擇的空間就更大了。
淘汰可能會更慘烈。
(2)鋰電龍頭寧王也變相降價
寧德時代,2月20日發(fā)布公告,或向部分車企啟動“鋰礦返利”計劃。
未來三年,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將鎖定按20萬元/噸結算,超價則返,但要求合作的車企需提供80%的電池采購量。
簡單來說,以量換價。

目前,寧王和比亞迪兩個動力電池龍頭,占據了接近80%的市場份額。
市場供給遠遠大于增量的時候,龍頭企業(yè)也只能被迫開卷。
(3)上游材料鋰礦也卷麻了
2023年,鋰礦的產量不斷上升。

加之,新能源車增速出現瓶頸。
鋰供給量開始逐漸超過需求。
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跌,價格從最高的55萬直接跌到了37.4萬,跌幅超32%...

后續(xù)如果產量繼續(xù)過剩,價格可能還會繼續(xù)卷。行業(yè)利潤也會下滑。
(4)材料環(huán)節(jié)也卷麻了
鋰電池的材料,電解液、六氟磷酸鋰、負極也很卷,價格都在爆降。



產業(yè)鏈從上到下瘋狂內卷,
導致整個產業(yè)鏈的盈利開始大幅下滑。
不僅如此,競爭對手燃油車也在瘋狂降價。3月湖北購車季上,東風汽車58款車型最高猛降9萬元。吹響了燃油車反擊的號角。正式與新能源車對狙。
綜上所述:2023,對于新能源車賽道來說,注定是地獄模式。
03
2023新能源車未來走勢會如何?
內卷之下,先看一下市場的增量,目前新能源車市場主要增量有三個,
(1)海外新能源車市場。
(2)鋰電池板塊。
(3)國產汽車零部件替代。
都是圍繞著海外市場來的。
市場前景都很不錯,我們也具有一定的技術和先發(fā)優(yōu)勢。但布局海外市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還是要循序漸進的。
雖然海外市場有一定的增長,但是如果沒有飛躍式的增長,可能不足以彌補競爭內卷帶來的下滑。
所以盡量多看少動。多觀察和跟蹤行業(yè)的發(fā)展。
如果出現超預期的增長,比如:
(1)進一步打開新能源車海外市場
(2)國內經濟恢復帶動消費,導致新能源車銷量出現明顯的提升,競爭環(huán)境有所緩解
(3)上游碳酸鋰產量釋放,鋰電池的成本大幅下降,整車的成本也有下降空間,從而促進整個行業(yè)的銷量增長。
那么新能源車板塊也會再上一個臺階。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右側入場,確定性更高。
反之,如果銷量增長不及預期或者競爭導致三線甚至二線的車企倒閉破產,那整個產業(yè)鏈利潤還會下降,新能源車可能還要跳水。
這個時候可能出現超跌。左側會有一定的布局機會??梢悦康?%買入一份,越跌越買,總倉位不要超過5-10%。另外盡量優(yōu)先選擇新能源主動基,可以挖掘一些行業(yè)結構性機會,未來新能源很難全面普漲,結構性機會更大一些。
總的來說,新能源車短期很難走出像2020、2021那樣的爆發(fā)式行情。
更多的布局機會,需要等待一輪超跌。畢竟行業(yè)增速還在,在大跌之后,性價比會重新回歸。
新能源車作為當前市場上少有能保持20%以上增速的稀缺行業(yè),還是非常值得長期關注和跟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