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是怎么說話的,記住這5點!“會說話”與“愛說話”大不一樣

看到一本很有趣的書,金惟純的《人生只有一件事》,里面提到很多現(xiàn)代人的弊病,可謂鞭辟入里,讓人警醒。
比如他提到說話這個事,我在自己和別人身上就遇到過。
大概每個人都有“好為人師”的毛病,特別是覺得自己有點斤兩的人,非常喜歡指點江山,臧否人物。
在聚會上,想必大家都見識過這種人的風采,他們看起來無所不知,什么事都能滔滔不絕,說個不停。
這樣的人其實不叫“會說話”,他們只是“愛說話”而已。
沉默是金。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金惟純談到他所遇到的高人是怎么說話的。主要有5點,可以經(jīng)常拿來自我反省。
1、別人不問,不輕易說。
有些人說話是顯擺自己有“口才”的,他們是為自己而說,圖自己高興,說話就是他們的樂趣。
如果你注意看,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喜歡把自己的主觀意見和觀點強迫輸出給別人,他不管你需不需要,對你有沒有價值,他就想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在你的腦袋里下蛋。
而真正的高人,是不會亂說的,他們不會主動干預你,他們沒有教導你的意圖,他們知道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都要為自己負責。時機不到,說什么都沒用。
從這點來說,“教人說話”這個事也就只是個生意而已。
2、必須說的時候,只說幾句話。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理不在于長篇大論,大道至簡,管用的話有時候只要一句就夠了。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來學會閉嘴。

3、說的時候,整個人都“在”,而且把心放在聽者身上。
記住,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你的看法未必是符合事實。所以,如果你真的在意別人,就應該足夠用心,注意對方的感受。
事實上,如果沒有人與人連接,就沒有理解,也就沒有慈悲,沒有智慧。
4、說話留下很大空間,讓聽者自己去想明白。
畫者作畫要注意留白,作家寫文章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寫出來,因為你要給讀者留出參與的空間。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的作品,確實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完成了。
說話也是這個道理,你要含蓄一些,哪怕你所說的是真理,也要讓對方自己去領會到,只有這樣,他才能有真正的改變。
所以,當講則講,當止則止,這樣的人才是“會說話”的高手。
5、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正在做的。
這是在強調“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說話和溝通的時候,最關鍵的就是真誠,唯有真誠才能感動人心。
如果你所說是你臆想的,或是從別人那里聽來的,那你說出來就會很“虛”,你自己可能也能覺察到,說假話的時候會底氣不足。
《人生只有一件事》里提到福祿培爾的名言:“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確實是這樣,所謂言傳身教,人們不會因為你說了什么而尊敬你,人們只會因為你做了什么而尊敬你。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們需要克服人性的弱點,比如自戀、自私和虛榮。如果毛姆所說,“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沖出來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p>
金惟純把“說話”分為三類:為我說,為事說,為人說?!跋卵烧呤菫樽约旱那榫w、過癮或企圖而說,中焉者是為事的達成而說,上焉者是為人的圓滿而說”。
人生就是一場修煉,說話不是小事,所謂言多必失,我們應該以少說為妙,能一句話說清楚的事,就不要多說廢話。
“會說話”是以人為主,“愛說話”是以我為主,兩者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