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薩法維為什么是伊朗王朝:下篇(大綱)
前言:如題所示,本文僅為相關(guān)內(nèi)容大綱,因此不會比較深入探討,而是只會選擇一些代表性事件講述,由此論證標題,還請各位大佬多加擔待。
一、阿巴斯大帝之后(余波):
在伊斯瑪儀一世統(tǒng)治后期一直到阿巴斯一世時期,薩法維王朝的沙赫都有重拾波斯本土文化的政策傾向,尤其是頻繁的戰(zhàn)爭以及與西北部土庫曼部落的矛盾,動搖了王權(quán)的權(quán)威性,因此便通過遷都促進王朝波斯化的進程,同時也實現(xiàn)伊斯蘭教與波斯文化的融合。
在遷都伊斯法罕后,薩法維王朝的波斯本土化程度達到頂峰。伊斯法罕本身就是一座深受波斯文化影響的城市,其地理位置也與波斯文明的源頭較近,加上波斯文明自身的堅毅性而難被同化,因此伊斯法罕的波斯人占據(jù)人口的大多數(shù),其使用的語言為波斯語,信仰的宗教為伊斯蘭教什葉派,語言與宗教便成為聯(lián)結(jié)異族人與波斯文化的紐帶。
在薩法維王朝時期,統(tǒng)治者要求首都伊斯法罕的學校需用波斯語作為進行什葉派宗教教育的官方語言,從而波斯語深入伊斯蘭教中,強化波斯文化在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伊斯蘭教波斯化的重要體現(xiàn)。
阿巴斯一世統(tǒng)治下的中央政府中,繼承了薩珊帝國時期波斯式的君主制,宮廷的官員也大都讓波斯人擔任,波斯因素在此時對帝國的影響是極大的。
阿巴斯一世在位時王權(quán)達到巔峰,教士階層受王權(quán)控制難以直接干預政治。其后宮廷在形式上對蘇菲思想與內(nèi)在主義學者的支持與包容一度使蘇菲主義有所復興。蘇萊曼一世起,教士階層對于政治的影響力度逐漸變大,在小馬吉里斯推動下,蘇丹·侯賽因登基后采取一系列推進沙里亞法實行的政策,標志著教士階層權(quán)力達到巔峰,國王完全順從教士對宗教的要求,什葉派教法學說徹底戰(zhàn)勝 在伊朗地區(qū)流行數(shù)百年之久的蘇菲派各思想,宗教地位得到完全確立。
從此在伊朗地區(qū)統(tǒng)治的君主須與什葉派教士合作,阿夫沙爾王朝的納迪爾沙曾嘗試賦予遜尼派國教地位,將什葉派教法學說與遜尼派四大教法學派并列為賈法爾學派,但在其死后不久該論點旋遭各地推翻,證明在薩法維王朝宗教政策近二百年影響下,什葉派已在伊朗取得不可動搖地位。

蘇萊曼一世時期什葉派教士不斷鞏固他們的權(quán)力,什葉派宗教已經(jīng)全面制度化,以國家武器的作用履行職能。一些烏勒瑪抱怨沙阿不履行他的義務(wù),但是國家和宗教貴族很大程度上是共生關(guān)系,烏勒瑪在高管職位上獲得特權(quán)利益,換取全面與國家合作,援引理論證明一位“公正而明智的國王管理和統(tǒng)治世界”。這種脆弱的平衡維持到蘇丹·侯賽因國王登基。
薩法維王朝之前,伊朗社會的教育由遜尼派各個法學和教義學學派主導,同時在部分城市存在什葉派教育。從教育形式上,蘇非教團的興起,沖擊了既有的學堂教育,給社會的文教體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混亂。那個時期的各個王朝中央集權(quán)薄弱,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主張混亂,沒有能力整頓伊朗混亂的教育體系,教育的內(nèi)容也參差不齊。隨著薩法維王朝的建立和中央集權(quán)的日益加強,國家具備了整合社會文化的條件與能力,因此在教育的具體內(nèi)容上也進行了規(guī)范,同時在法學家的協(xié)助下提供更多的教材,既宣傳了王朝的統(tǒng)治理念,也增強了什葉派學者的影響力。
《阿拔斯大典》的編纂是薩法維時期什葉派教育發(fā)展的縮影:國家政權(quán)以及知識精英越來越重視普通民眾對什葉派的認知與了解,而不是將什葉派的思想體系局限在政治以及學術(shù)層面中,因此這些面向大眾的著作一般會用簡單平實的波斯語書寫出來,讓身處社會各個階層的普通民眾更容易接受。即便是晦澀難懂的學術(shù)著作,什葉派學者也會準備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兩個版本,前者用于學術(shù)圈內(nèi)部的交流,后者則向民眾公布。
這一切正如該前言所言,是阿里的“仆人”——薩法維國王希望什葉派的所有信眾都了解什葉派的“必要宗教知識”,所以伊朗的下層民眾與統(tǒng)治集團便借著“波斯化”的什葉派教育的推廣被進一步緊密結(jié)合。當然,于薩法維時期而言,波斯語在什葉派教育領(lǐng)域中的作用不止于此,很多即便沒有波斯語版本的什葉派著作也被要求翻譯成波斯語,如《宗教學大全》等經(jīng)典文本到了薩法維時期也相繼出現(xiàn)了波斯語注釋。 除了翻譯以外,更多什葉派知識體系的內(nèi)容也被進一步“伊朗化”,如米爾·達馬德便結(jié)合了伊朗的社會政治狀況,對舊有圣訓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深刻見解。
薩法維王朝末年,首都伊斯法罕的首席伊斯蘭長老毛拉·穆罕默德·巴吉爾·麥吉利斯(Mullā Mu?ammad Bāqir Majlisī)所編寫的《光明之?!罚˙i?ār al-Anwār)長達 26 卷,匯編了法學、法源學、圣訓學等從事禮法工作所必備的知識,同時還涉及自然科學、數(shù)學以及歷史方面的實用知識,是對伊朗各個時期知識成就的總結(jié)性著作。總而言之,薩法維王朝的教育體制培養(yǎng)了一批出色的法學家,他們也推動了薩法維王朝什葉派禮法體系與時俱進,并促使什葉派進一步融入伊朗社會。

二:薩菲對土庫曼的進一步打壓:
與此同時,薩法維王朝依舊在極力打壓土庫曼人并扶持伊朗和高加索人,其中薩菲時期便是典型。他在位時薩法維王朝在總體上基本保持了阿巴斯的政策,繼續(xù)加強中央集權(quán),重用古拉姆官員和波斯文官,限制打壓土庫曼部落貴族的權(quán)力。
并且他重用自己信任的官員,以此繼續(xù)擴大王室土地的范圍,削減土庫曼部落的土地。其中任用的最重要的官員就是大維齊爾米扎爾·穆罕默德·塔基(MirzaMuhammadTaqi),通常被稱作薩魯·塔基(Saru Taqi)。薩魯·塔基出身于大不里士的一個中層穆斯林家庭,是土生土長的波斯人,在阿拔斯- 世時擔任馬贊德蘭的總督,在他的治理下馬贊德蘭發(fā)展迅速,而他本人也因為與薩菲一世的良好關(guān)系在其登基后受到重用。在1634年,大維齊爾米扎爾·塔利布·烏杜巴迪被處死后,薩菲一世指派他繼任人維齊爾一職。
薩魯·塔基認為當時的薩法維王朝邊境穩(wěn)定,基本沒有威脅王朝統(tǒng)治的外部力量,因此沒有必要在薩法維邊疆地區(qū)保留太多的土庫曼部落的行省總督。所以,在薩魯·塔基的策劃下
將法爾斯行省劃入王室土地,直接由薩菲一世掌管, 這位大維齊爾認為法爾斯遠離東部和西部邊境,應該不會受到外部入侵,相對較為安全,將它歸入王室土地應該不會對薩法維王朝的外部安全有嚴重影響,實際上,最為根本的原因則是法爾斯作為王朝最為富庶的行省一直被免除稅收,而一旦歸入王室將會給國庫帶來大筆的財政稅收,同時也能削弱駐扎在法爾斯的土庫曼部落貴族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與此同時古拉姆家族的百夫長、秘密王室委員會主席、沙阿阿巴斯統(tǒng)治時期的另一位高級官員優(yōu)素?!ず梗╕usufKhan)也被處決,至少還有一名親屬`Ali Quli Beg 控制了他的大量資產(chǎn)。1632 年末,一連串的處決以伊瑪目·庫利·汗(Imam Quli Khan)被殘忍謀殺而達到高潮,他是繼國王之后該國最強大、最富有的人。
這位格魯吉亞 Unladize 家族的后代,其父親阿拉·維爾迪·汗(Allah Virdi Khan)在沙阿·塔赫馬布(Shah Tahmasb)的統(tǒng)治下被帶到伊朗,幾乎自主統(tǒng)治了整個國家的西南半部。他曾任法爾斯以及庫伊吉盧亞、古爾佩甘、拉爾、吉倫/胡爾穆茲和巴林地區(qū)的省長。
他還擁有全國名列前茅的軍力,沙阿阿巴斯經(jīng)常召集他們的軍隊代表他參加戰(zhàn)役。伊瑪目·庫利·汗和他的兩個兒子在年輕的國王越來越多地參加的一次飲酒會上被下令死亡,這是他所有后代被殺害的前奏,他們的后代有 16 個甚至 52 個。這場屠殺可能是由于國王決定消滅他的一個兒子而引發(fā)的,他的妻子是沙阿阿巴斯的兒子,因此他是王位的潛在繼承者。
在薩菲一世去世的前--年,他又把拉爾行省轉(zhuǎn)變?yōu)橥跏彝恋?。在這一時期,波斯文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塔吉克人也竭盡全力支持薩法維皇室。宮廷畫家里扎·阿巴斯(Riza Abbasi)在1635年去世前一直活躍,他與自己的學生穆恩·穆薩維爾(Muin Musavvir)的作品中指出,1632 年至 1636 年間,Nizami和Khusraw還有Shirin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當時的伊朗中央十分混亂,但塔吉克人的忠誠度依舊很高。

在這一時期,波斯文化話語的持續(xù)支持表明,在上述內(nèi)部和外部挑戰(zhàn)的背景下,塔吉克人努力維持對薩法維項目的支持。宮廷畫家里扎·阿巴斯(Riza Abbasi)在1635年去世前一直活躍,他的 一些作品和他的學生穆恩·穆薩維爾(Muin Musavvir)的作品指出,1632 年至 1636 年間,尼扎米(Nizami)的胡斯勞(Khusraw)和希林(Shirin)的一個委員會,當時,中心地區(qū)的政治秩序相當混亂,塔吉克人的忠誠度會很高。
1645年 11月,一個新的聯(lián)盟在中央成立:阿巴斯二世向新的沙姆魯·庫奇巴什、古拉姆·庫拉卡西·西亞武什·貝克和火槍手首領(lǐng)贈送了大量禮物,后者在薩魯·塔奇手下?lián)温殑?wù)。哈利法·蘇丹(Khalifa Sultan)是年輕沙阿的曾祖父阿巴斯一世的塔吉克圣裔女婿,因此也是年輕沙阿(Abbas I)的親戚,現(xiàn)在被任命為維齊爾,
他在1624年至1632年擔任這一職務(wù)。盡管王國的核心選區(qū)——齊齊爾巴什、塔吉克和古蘭——之間的權(quán)力平衡與薩魯·塔奇(Saru Taqi)時期的權(quán)力平衡幾乎沒有什么不同,正如阿巴斯一世統(tǒng)治時期一樣,現(xiàn)在家庭關(guān)系似乎預示著更大的可靠性。
在這一時期的五位維齊爾中,塔吉克·賽義德·米爾扎·穆罕默德·塔希爾于 1694年被任命為維齊爾,一直任職到 1699 年。他的繼任者是一位沙姆魯,一直任職至 1707 年,隨后是前維齊爾和遜尼派庫爾德人謝赫·阿里·汗的兒子沙阿·庫利·汗·桑加納(公元 1715 年)。他之后是法 特·阿里·汗(Fath Ali Khan),后者是前者的女婿,一直服役到1720 年,然后是 Bekdillu Shamlu,直到伊斯法罕陷落。
這一時期 的許多西巴薩拉人來自部落群體,主要是Shamlu和ghulam。庫奇巴什人的起源仍然是部落,主要是 Shamlu 和 Zangana 庫爾德人。庫拉卡西人是遜尼派法塔赫·阿里·汗之后的部落和格魯吉亞古拉姆人。幾名薩德爾仍然是塔吉克圣裔,其中一人是前維齊爾。?
哈利法蘇丹的孫子,薩菲的女兒瑪麗亞姆·貝庫姆的丈夫,服役26年。該中心的其他高級職位由部落成員占據(jù),而其他重要職位則由塔吉克人占據(jù),包括許多圣裔人。

參考資料:
Safavid Iran_ Rebirth of a Persian Empire(薩非王朝伊朗——波斯帝國的重生)
Islamic Gunpowder Empires Ottomans, Safavids, and Mughal (伊斯蘭火藥帝國奧斯曼、薩法維和莫臥兒)
Iran in the War 1500-1988(1500-1988年戰(zhàn)爭中的伊朗)
Iran?Under the?Safavids(薩法維王朝統(tǒng)治下的伊朗)
Shah Abbas became the ruthless king of Iran(沙阿巴斯成為伊朗傳奇的無情國王)
The Life and Character of Shah Ismayi I (1487-1524)(沙阿伊斯瑪儀一世的生平和性格(1487-1524)
伊斯蘭伊朗專著:
伊朗通史(阿寶斯·艾克巴爾·奧希梯揚尼)
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
從旭烈兀到阿巴斯一世之間的伊朗
伊朗伊斯蘭教史
長篇論文:
薩法維王朝時期土庫曼部落
伊朗薩法維王朝什葉派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建構(gòu)
論薩法維王朝合法性的構(gòu)建
薩法維王朝對外交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