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可以多么夸張?街霸制作者,講述不為人知的“魔改版春麗”

開發(fā)過《街頭霸王》與《怪物彈珠》的傳奇游戲制作人岡本吉起,他最近的一段發(fā)言,在網(wǎng)上引起不少人共鳴。
他在視頻節(jié)目中,講述90年代經(jīng)典游戲背后的故事?!督诸^霸王》、《洛克人》的本地化失誤,引起了許多討論。

要說“魔改版春麗”的歷史,就必須介紹經(jīng)典的《街頭霸王》系列。
1987年推出的格斗游戲《街頭霸王》,第一部其實不算太火。1991年,《街頭霸王II》發(fā)布后,這一系列才真正開始爆紅。

根據(jù)岡本吉起的說法,街霸II爆紅后,有海外公司買了版權,想要借街霸的人氣,在美國推出一款“街霸主題的彈珠游戲”。
街霸II的成功,一方面是因為作品質量高。另一方面,也與多姿多彩的角色有關系。這一部里面,首次登場的女性角色“春麗”,更是擁有大批粉絲。
大家記憶中的春麗,一般是這個樣子的:

企劃過程中,海外經(jīng)理說“春麗這種臉,在當?shù)夭粫軞g迎”,堅持要改人設。然后他們找來的畫師,把春麗畫成了這樣:

岡本吉起說,雖然游戲能否成功,受很多因素影響。但是“街霸彈珠”的畫風,肯定是個大問題。

游戲在美國市場推出后,市場反饋很糟糕。于是這個“街霸彈珠”,也沒有在其他國家發(fā)行,成了被遺忘的作品。
同樣的悲劇,也發(fā)生在橫版清關游戲《洛克人》上?!堵蹇巳恕返娜瞻娣饷妫陀螒蝻L格一致,突出角色的可愛——

但是《洛克人》在海外,主角卻被畫成了古怪的大叔……

岡本的視頻,引起了日本網(wǎng)友的關注與討論。網(wǎng)友們發(fā)現(xiàn),這種讓粉絲悔恨的糟糕改編,在過去幾乎是常態(tài)。
比如輕松的益智游戲《炸彈人》,被畫成了硬漢風……

龍珠作者“鳥山明”繪制概念圖的名作《勇者斗惡龍》,美版也被魔改:

為什么會這樣?
首先,歷史上有瘋狂魔改日本ACG,卻依然獲得成功的案例。?
1985年,美國人曾經(jīng)把《超時空要塞》、《超時空騎團》、《機甲創(chuàng)世記》這三部機甲動畫片混到一起,修改劇情、編輯成《太空堡壘》(Robotech),并獲得成功。

再加上美國在影視文化上,一直處于絕對的優(yōu)勢。當年的日本動漫,還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地位。雙方的版權合作,經(jīng)常是買斷制。如果碰到不熟悉日本的文化的員工,確實容易胡亂修改。

同時按照岡本吉起的說法,那些員工很可能那些游戲水平高,不用改就能大賣。
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參與制作,游戲成功后就會顯得很沒本事。為了創(chuàng)造拿高薪的業(yè)績,他們才固執(zhí)地要求改風格。
雖然類似悲劇不斷發(fā)生,但后來事情發(fā)生了轉機。具有指標意義的,就是任天堂1996年推出的《精靈寶可夢》。
據(jù)相關的訪談,《精靈寶可夢》系列準備在美國發(fā)行時,差點也做了本地化魔改。賣游戲的美國分部,覺得日本畫師的風格“不夠酷”,想要重新繪制所有的寶可夢。

幸好在同一時間,日系畫風的《精靈寶可夢》動畫版大流行。任天堂決定不改畫風,按照原來的樣子賣,并順利在海外引起熱潮。

類似寶可夢的例子,逐漸讓人們發(fā)現(xiàn)“與糟糕的本地化相比,原汁原味更好賣”。這種尊重原作的趨勢,也擴展到了其他領域。
比如說引進電影,這10年來在世界各國,字幕版都比以前更流行。尊重原作、避免魔改,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成了大家的共識。

畢竟不管是游戲還是電影,如果作品能在一個國家爆紅。那么這部作品,肯定有打動人心的潛力。雖然優(yōu)秀的本地化,可以通過翻譯與再創(chuàng)造,讓另一個地區(qū)的人更好接受。
但如果改編的人過于外行、甚至毀滅了游戲原本的魅力。那這種本地化,就變得本末倒置。就算擁有大IP,也無法打動玩家。
本篇文章就先到這里,關于“游戲的本地化”這個問題,大家有什么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另外文中的岡本吉起,也是《怪物彈珠》的核心開發(fā)者,想要游玩相關手游的讀者,歡迎使用OurPlay加速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