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代表作解析之Madonna】Vogue (1990)

一、制作背景
麥當娜的《Vogue》是她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舞曲作品。從歌名即可以看出來,這首歌講述的是時尚(vogue),但實際上,“vogue”這個詞在這首歌里還代表一種舞蹈——voguing,以折手舞為特色。MV中隨著“Come on! Vogue!”時,麥當娜和伴舞們開始整齊劃一地舞動的部分,其實就是voguing的標志性動作。

Voguing舞源于地下,在80年代的紐約地下俱樂部流行起來,但當時止于地下,率先在黑人群體和同性戀等缺少話語權的所謂“社會邊緣群體”中流行開來。
也正因為麥當娜在MV和現(xiàn)場表演中使用voguing,將這種舞蹈引入了主流,她也被譽為將voguing舞從地下俱樂部搬上臺面的引路人。
《Vogue》單曲和MV在發(fā)行當年即引起了轟動。這首歌在英美加澳四大英語國全部奪冠并打入年榜前10。與巔峰級商業(yè)成績相伴的,是這首歌和其MV從一開始就被高度認可的業(yè)界肯定。
1999年,MTV和滾石在評選史上百佳MV時,這首歌的MV均位列第2。
2011年,Slant在評選90年代百佳單曲時把《Vogue》排在第10。
2012年,NME評選90年代百佳單曲時把《Vogue》排在第12。
在2021年滾石評選的史上500佳單曲中,《Vogue》位列139名,是麥當娜入選的歌曲中排名第2高的作品。

在流行音樂當中,大多數(shù)歌手很忌諱歌名用大詞,原因很簡單:大詞代表著一個主題,在創(chuàng)作時很容易出現(xiàn)表達片面、主題不統(tǒng)一的問題。但運用大詞有一個效果:因為大詞代表著人們生活中常用,所以如果一首歌足夠紅,足夠好,那么當人們說到這些詞,就會像一個符號一樣,想起同名歌曲。
麥當娜的《Holiday》和《Vogue》,都做到了這樣的效果。

在發(fā)行25周年之際,2015年,Billboard采訪了《Vogue》的制作人Shep Pettibone。這是他這輩子第1次接受采訪,揭曉了《Vogue》制作的全程。

《Vogue》作曲者和制作人Shep Pettibone之前是給麥當娜已發(fā)行的單曲做混音的,像《Like a Prayer》和《Express Yourself》的混音就是他做的。
1989年末,《Like a Prayer》專輯打單也進入后期,華納唱片公司想讓麥當娜隨便錄首新歌,作為當時準備主推的《Keep It Together》黑膠單曲的B面發(fā)行,就當給歌迷的贈品了。

華納只給了他5000美金的預算讓他寫首歌。他在兩周內(nèi)寫出了曲子,然后給麥當娜填詞了。
當時麥當娜剛拍完電影《Dick Tracy》,原聲帶也基本錄制完成了。她就飛往紐約錄了這首歌。麥當娜錄歌效率特別高,當天就把這首歌連帶和聲全部錄好了。制作人盛贊麥當娜的效率。

錄制過程中,制作人Shep Pettibone覺得在bridge部分如果是rap的話,那么效果會很好,而且要麥當娜自己來rap。他建議麥當娜寫一些她印象深刻的時尚史留名人物。于是麥當娜就跟他一起,像點名冊一樣寫了一些人物,然后排了個序即錄音。當時制作人還想到了如何把這一首歌完美收尾,現(xiàn)場寫了:"Ooooh, you've got to, let your body move to the music"。
麥當娜就錄了這一天,然后她又飛去了洛杉磯。
麥當娜走后,制作人Shep Pettibone在歌曲中加入了鋼琴,調整了歌曲的框架來和麥當娜已錄的部分契合。
在一周之內(nèi),他就把完成的作品交給了華納。當時華納的高層們集體聆聽了這首歌,一致覺得這首歌應該單獨作為單曲發(fā)行,怎么能做b面呢?!

華納甚至覺得這首歌完全就是刺激銷量的法寶。即便這首歌沒有出現(xiàn)在《Dick Tracy》電影中,且作為一首浩室舞曲,《Vogue》也和這張《I'm Breatheless》電影原聲帶里的爵士歌曲在曲風上相去甚遠。華納還是硬把這首歌塞進了原聲帶,算是與電影情節(jié)關聯(lián)但就是沒用在電影里的一首歌。
二、作詞
2009年,在接受《滾石》雜志采訪時,麥當娜表示她獲得創(chuàng)作《Vogue》的靈感是在拍攝完電影《Dick Tracy》后,導演Warren Beatty問她是否能從她飾演的角色角度出發(fā)寫一首歌。麥當娜在電影中的角色喜歡很多電影明星,也喜歡地下酒吧,所以她最初是想以此出發(fā)來創(chuàng)作歌曲的。
在紐約的一家叫Sound Factory的地下俱樂部里,麥當娜第一次見到了Voguing舞。她已經(jīng)聽說過有這么一種舞,但她沒有見過,所以當她的化妝師,同時也是她當時最好的朋友Debi Mazar帶她來地下俱樂部里介紹voguing舞者時,她想看看。
那天,她看到了18歲的男性職業(yè)舞者José。José為她展示了Voguing。那一天改變了這位舞者的一生。幾個月后,麥當娜傳奇巡演Blond Ambition Tour(金發(fā)雄心巡演)拉開帷幕。這次巡演一共只有7名男性舞者——José入選。

1991年,《In Bed With Madonna》紀錄片推出,記錄了麥當娜和金發(fā)雄心舞伴們在巡演中的經(jīng)過,其中收錄了幾首以膠片形式拍攝的巡演片段,其中就包括《Vogue》。這也讓這場經(jīng)典巡演最精彩的片段以高清的形式保留了下來。

2016年,講述麥當娜傳奇的7名金發(fā)雄心巡演伴舞們的紀錄片《Strike a Pose》推出。

麥當娜看著這些男性舞者把身體扭稱各種形狀,找好各種角度,擺出各種姿勢,非常有興趣。于是——“Strike a pose”成為了她創(chuàng)作《Vogue》的靈感之一,在歌曲前奏中作為她的念白出現(xiàn),相對應的,也成為MV作為她和舞者像模特一樣擺出定點動作的時刻。


這首歌在歌詞方面最精彩的部分,大概就是麥當娜像班主任點名一樣,以類似說唱的方式,在bridge部分,把她心目中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巨星們表白了一遍:
“Greta Garbo?and Monroe
Deitrich and DiMaggio
Marlon Brando /?Jimmy Dean
On the cover of a magazine
Grace Kelly /?Harlow' Jean
Picture of a beauty queen
Gene Kelly?/ Fred Astaire
Ginger Rogers / dance on air
They had style /?they had grace
Rita Hayworth / gave good face
Lauren /?Katherine /?Lana too
Bette Davis' we love you
Ladies with an attitude
Fellows that were in the mood
Don't just stand there' let's get to it
Strike a pose' there's nothing to it
Vogue' vogue”
可以注意到,這一部分每兩句都是押韻的。這也說明巨星們出現(xiàn)在歌里的順序其實是有意安排的,沒有被麥當娜表白到的巨星未必是麥當娜不認識或者忘了,只是——他們的名字可能不押韻,而這首歌在bridge部分如果再續(xù)下去就顯得冗長了。

其實整首歌就歌詞而言,《Vogue》其實講的重心不是時尚,而是自信。
很多人,包括麥當娜的gay fans,即便英語不夠好,聽不懂這首歌的具體內(nèi)容,或者根本不認識麥當娜點名的這些好萊塢巨星,在聽完這首歌后第一感覺,大概都是自己仿佛是T臺上的超級名模,跟著節(jié)奏一步一拍,在T臺上享受萬眾矚目的眼光。
——其實這就是這首歌的理念:無論你是什么性別,是什么種族,你都可以跟隨音樂一起跳舞,都可以成為舞臺上光芒四射的巨星。這段話也反映了麥當娜的平權思維。
《Vogue》在第二段主歌就已經(jīng)表明了這個態(tài)度:
"Go inside' for your finest inspiration
深入你的內(nèi)心找到最美的靈感
It makes no difference if you're black or white
你是白人還是黑人那不重要
If you're a boy or a girl
男孩還是女孩也無關緊要
If the music's pumping it will give you new life
讓音樂引領著你,你會獲得全新的生活
You're a superstar' yes
你就是超級明星
that's what you are' you know it
是的,你就是一個超級明星"
而第一段主歌是表現(xiàn)舞池,尤其是地下舞廳的作用——忘情。
“Look around everywhere you turn is heartache
看看周圍,每個地方都讓你心中不快
?You try everything you can to escape
你試著用所有的方法去逃避
The pain of life that you know
你面對生活的煩惱
When all else fails and you long to be
當這樣的嘗試失?。览p身)
Something Better than you are today
而你還想要變得更好的時候
I know a place where you can get away
我知道一個地方可以讓你忘記一切煩心事
It's called a dance floor' and here's what it's for
那個地方叫舞池而它就是有這樣的功效”
人們就這樣通過跳舞,在舞池里跟隨舞曲一起voguing,揮舞肢體,暫時遠離現(xiàn)實,忘記生活的煩惱。而這也是舞曲在社會文化意義上一個重要作用的體現(xiàn)。
地下舞廳從起源上來看,就帶有平權的特點。無論社會地位如何,無論男女,無論種族,無論性取向,到了地下舞廳跳舞時,每個人都一樣地在舞池里搖擺著自己的身體,釋放著自己的情緒。地下舞廳顯著區(qū)別于上流社會的ballroom,不需要穿著打扮多么整齊得體,也沒人會在地下舞廳跳愛的華爾茲。在這一意義上,地下舞廳是帶有打破傳統(tǒng)社會階級和社會角色的限制的色彩。而在文化上,確實,前衛(wèi)的舞蹈和舞曲作品往往也從地下舞廳誕生或流行開來。就誕生于地下舞廳的Voguing自然也帶有同樣的色彩,主要表現(xiàn)于其跨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男女性別氣質的邊界。
麥當娜很好地通過《Vogue》把Voguing舞的內(nèi)涵反映了出來。

三、作曲和編曲
鼓點構成了《Vogue》作為一首浩室舞曲的基本骨架。
《Vogue》是一首典型的浩室舞曲(House),細分時會被歸類到Deep house流派。歌曲定在降A大調,每分鐘116拍。
浩室舞曲受迪斯科影響很深,為主表現(xiàn)為其4/4拍的four-on-the-floor節(jié)奏型,這種節(jié)奏強勁,迪斯科時代以來舞曲的鮮明特征。浩室舞曲的鼓點節(jié)奏通常是用鼓機制作出來的,這一點顯著區(qū)別于迪斯科音樂。且浩室舞曲在用鼓機制作時,通常會將低音大鼓安排在每一拍上,而音色更加明亮的,如軍鼓會被放在每一小節(jié)的第2和第4拍。迪斯科沒有這么復雜。
當時使用的主要鼓機比如Roland TR-808、TR-909和TR-707。其中TR-909就是《Vogue》使用的鼓機。
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的鼓機制作一直都希望鼓機制作出來的效果聽上去能和實體鼓演奏的效果越接近越好。然而TR-909的效果要比TR-808效果更不接近于真實,聽上去更像合成器音色。這在當時導致了TR-909的滯銷,二手貨非常廉價。然而也正因為其廉價,當時缺錢但有才的制作人們便將其購入制作了很多流行歌曲,其中就有《Vogue》制作人Shep Pettibone。
《Vogue》的鼓點就是TR-909鼓機制作出來的。YouTube上也有人用TR-909還原了《Vogue》幾層鼓點的制作。

《Vogue》鼓點的引入很有意思,是一層一層先后引進的。從intro的合成器伴奏開始,首先是類似響指的音色進入,打起了拍子。隨后進入嗵嗵鼓“咚咚咚”的音色,伴隨著響指。這些都是鋪墊。到麥當娜該喊出“Strike a pose”的時候,TR-909鼓機的鼓點正式進入,歌曲層次變得瞬間飽滿。
這種層層鋪墊讓歌曲的前奏部分頗為豐富,甚至有一種intro里面還有intro的感覺,給予聽眾一場時尚大秀的聽感:拉開帷幕之前,全場燈光暗掉,只響起了一點背景音樂,而當正式準備開始時,燈光推亮,觀眾首先看到出現(xiàn)的是一個個模特在幕布上的影子,他們在“strike a pose”。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歌的管弦樂部分給了這首歌以早期爵士放克音樂的色彩,也是這首歌會被細分到deep house音樂的原因。
在管樂部分,《Vogue》在伴奏中有用到一點1982年Salsoul Orchestra演奏的《Ooh I Love It (Love Break)》(創(chuàng)作于1976年),但因為實在是太不明顯了,當時一直沒有人聽出來。發(fā)行了20多年都沒人聽出來。
到了2012年,《Vogue》被《Ooh I Love It (Love Break)》版權方Salsoul Records起訴抄襲。作曲者和制作人Shep Pettibone否認這首歌存在抄襲,也不存在采樣。他是用了屈指可數(shù)的幾聲小號的演奏,并沒有從原作中直接采樣。這屬于合理使用的范疇。
https://www.whosampled.com/sample/26512/Madonna-Vogue-The-Salsoul-Orchestra-Ooh,-I-Love-It-(Love-Break)/

法官也表示:“任何正常聽眾都無法辨別采樣的部分,因為所謂的采樣部分對《Vogue》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弊罱K認定不構成抄襲。

四、經(jīng)典的MV
《Vogue》的MV集中展現(xiàn)了歌曲的主題:自信、時尚,并把當時還處地下的Voguing舞搬上了臺面。
1999年,MTV和滾石在評選史上百佳MV時,這首歌的MV均位列第2。第1為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

《Vogue》的MV導演是David Fincher。在《Vogue》之前,他已經(jīng)為麥當娜拍攝過《Express Yourself》和《Oh Father》的MV,并憑借前者獲得了1989年VMA的最佳指導。導演完《Vogue》,他在1990年VMA拿到了同樣的獎項。這一年,他還為George Michael導演了MV《Freedom'90》,在2016年《Vogue》美國版雜志安排了一堆模特集體致敬了這個MV。在本世紀,他3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

隨著看上去很有質感的羽毛扇在鏡頭前打開,《Vogue》的MV正式開始。而結束時,羽毛扇合上了。頭尾呼應。
《Vogue》的MV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黑白畫面帶來的年代感。因為《Vogue》整首歌在歌詞方面最突出最抓耳的就是那一段“麥當娜點名好萊塢黃金時代明星”,所以MV配合這一點,把MV做成了黑白。
MV中伴舞和麥當娜展現(xiàn)的造型和一些動作均呼應好萊塢黃金時代巨星們的經(jīng)典。在《Vogue》歌曲中被點名的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巨星們都有非常經(jīng)典的照片,展現(xiàn)了他們的風采。這一點在麥當娜的MV中展現(xiàn)了出來?!禫ogue》MV里鏡頭的一些特寫其實就在致敬這些締造好萊塢黃金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演員們。


由于MV設定是黑白時代的風格,于是在布景方面也還原了1920s-1930s流行的風格——裝飾主義風(Art Deco)。在MV中表現(xiàn)為大量一閃而過,反映奢華與藝術美感的名畫、雕塑等,主要起到裝飾的作用。


隨后歌曲開始,隨著麥當娜的轉身和“Strike a pose”的命令響起,她和舞者們共同開始演繹視覺的《Vogue》。
值得注意的是,她在《Vogue》MV里的伴舞全是男性,沒有女性。片中雖然有出現(xiàn)其他女性,但是主要在和聲時出現(xiàn)。
麥當娜在MV中再次展現(xiàn)了她同期標志性的時尚服裝——錐形胸衣(Jean Paul Gaultier設計)。這種內(nèi)衣外穿的意義在于解放女性對于胸部的羞恥感,而使用錐形這樣的形狀,目的在于用代表凌厲強勢的金屬材質或者形狀放大女性的性征,讓女性胸衣從代表男性凝視下誘惑和性欲的載體,解放其單純作為裝飾的服裝屬性,擺脫誘惑導向。



MV中所有男性舞者都英俊瀟灑、目空一切,隨著麥當娜“Come on! Vogue!”的口號響起,自信地跳著Voguing舞。

到MV后段,有一段對準半裸上身的男性舞者的片段,畫面忽明忽暗。鼓風機吹起男性舞者的衣服,展現(xiàn)他非常自信地跳著voguing。
這一段在技術上是做出了老式攝影機放映時會出現(xiàn)的效果。在內(nèi)涵上是影射voguing舞的起源和這個舞傳遞出來的積極信息。

五、后續(xù)
(一)1990年,麥當娜在VMA上貢獻了史上最經(jīng)典的《VOGUE》現(xiàn)場。

這場演出,麥當娜再次集中展現(xiàn)了“Madonna”這個名字留給世人的印象:舞曲天后、大膽、美艷、喜歡展現(xiàn)不同的文化元素(如這場演出中麥當娜以法國末代王后Marie Antoinette造型示人)、植入歌曲的平權思想……

本來,麥當娜在選擇歌曲呈現(xiàn)在VMA現(xiàn)場時,沒有考慮《Vogue》。因為當時金發(fā)雄心巡演已經(jīng)開了很久,每場都在《Vogue》,MV也一直在熱播,觀眾應該很熟悉了。所以團隊一開始是想表演《Keep it Together》或者其他,但傾向于前者,也就是《Vogue》原定將作為其B面的主打單曲。但最終,還是定為了《Vogue》。

這場VMA現(xiàn)場的編舞就是麥當娜在俱樂部里發(fā)掘的José Gutierez,他在舞蹈上沒有做出很大調整,依然保留了MV里的voguing舞。扇子舞是他的設想,但他特別怕有人掉扇,彩排時幾乎場場有人掉。

巴黎版《Vogue》雜志把這場演出列為麥當娜職業(yè)生涯最經(jīng)典現(xiàn)場。

(二)制作人Shep Pettibone與麥當娜的合作
由于《Vogue》取得了巨大成功,且創(chuàng)作時間如此之短,歌曲質量如此之高,世所罕見。華納唱片公司給予制作人Shep Pettibone更多和麥當娜合作的機會。
在1992年他們再次合作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冠單《This Used to be My Playground》。
也是在1992年,他參與制作出了麥當娜驚世駭俗的《Erotica》專輯。他參與了大部分歌曲的創(chuàng)作和制作。這張專輯在單純音樂水平上,被很多人認為是麥當娜最佳的專輯。也是未來在重新評價麥當娜時,她本人最有可能獲得高度肯定,進入滾石500大專輯的作品。

然而,由于同期寫真集《SEX》的發(fā)行讓麥當娜的爭議達到了史詩級高度,《Erotica》專輯雖然在音樂層面或許達到了她職業(yè)生涯高峰,但商業(yè)成績下滑到麥當娜當時最低水平。
在這之后,制作人Shep Pettibone厭倦了音樂行業(yè),轉行經(jīng)商,現(xiàn)在名下有一間酒店和俱樂部。
在2015年他首次接受Billboard專訪時,提到這首歌至今還能在各種場合聽到,依然是舞廳的最愛,簡直難以置信。

(三)麥當娜與時尚
自從《Vogue》大火之后,麥當娜的名字就與時尚icon掛上了鉤。提到“Vogue”這個詞,就能夠想到麥當娜有這么一首歌?!@也達到了當初創(chuàng)作時運用大詞的目的。
她對于文化的理解,以及對于新鮮事物勇于嘗試的態(tài)度,讓她一直走在時尚潮流的前列。麥當娜時尚品味經(jīng)得起時代的檢驗,且她本人的名字已經(jīng)與“Vogue”這個詞直接掛鉤。因此毫無疑問,她是最值得登上《VOGUE》雜志封面的歌手。
《Vogue》單曲大火之后,麥當娜基本上在新作品宣傳期,或者在家?guī)Ш⒆佣寄艿巧稀禫OGUE》封面。

而金發(fā)雄心時期麥當娜備受爭議的錐形胸衣對于后世女歌手影響很深,本世紀走紅的主流女歌手很多都有錐形胸衣的造型以表現(xiàn)個性。
六、總結
如今,再欣賞這首《Vogue》,無論是純聽音樂,還是伴隨著MV或演出現(xiàn)場,依然能夠感受到它的前衛(wèi)。2006年上映的大熱電影《穿Prada的惡魔》也運用到了這首歌,依然能襯托女主人公的氣質和時尚品味。而這首歌將當時地下的voguing文化搬上臺面,表達無論種族,無論性別都應該自信,都可以一起忘卻煩惱,忘記不同,共同在舞池里voguing。這對于LGBT群體而言,意義是非凡的。
她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了,也讓他們的身影被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