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大國重器,全程5G技術,生產的鋼材像紙一樣,老外:太瘋狂

自從5G投入商用以來,中國陸續(xù)開發(fā)出了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以及現場輔助配置等等一系列的5G互聯網應用成果,生產制造得以更加的精準、安全、高效、智慧,在這個背景下,通過5G技術全程操控的智慧鋼鐵應運而生,在同一活動中,最牛的大國重器之一也來到了大家面前,太鋼集團生產出的像紙一樣,甚至比A4紙還薄的鋼材,讓老外感慨:中國制造真是太瘋狂。
太鋼集團生產出的這種鋼材,厚度僅有0.02毫米,不到頭發(fā)直徑的三分之一,可以用手直接撕開,為此,被人形象的稱為手撕鋼,這類產品,只有很少的國家能夠生產,寬度往往不足400毫米,而由太鋼集團生產的手撕鋼,寬度足足達到了640毫米,成功的突破了這一記錄。

由于手撕鋼在強度、精度以及表面光潔度等方面發(fā)揮出色,因此它能被廣泛運用在航空航天、高端電子、新能源等領域上,在折疊手機、柔性顯示屏以及儲能電池等項目中,同樣能見到它的身影,太鋼生產的這款手撕鋼性能更是在疫情期間,依舊有著很好的銷量,甚至在海外市場取得了新的突破,2020年第一季度,產品出口同比逆勢增長了百分之68。

結果讓人喜悅,但過程的確很艱辛,由于技術質量指標嚴,以及工藝控制難度大等原因,手撕鋼這類產品曾一度被日本和德國少數企業(yè)壟斷,從無到有,從打破國外貿易壟斷和技術封鎖,到為國際超薄不銹精密帶鋼指引新的方向,研發(fā)團隊攻克了鋼質純凈度、產線工藝、控制水平、高等級表面精度以及產品性能共五大核心工藝技術難題,過程中攻克了整整175個設備難題、452個工藝缺陷,還經歷了不止700次的失敗,如果發(fā)生的是抽帶或斷帶,更是要花費十幾個小時才能恢復設備,但他們沒有放棄,時間也證明了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在汗水的澆灌下,多年來的心血終于開出了絢爛的花,中國自己的手撕鋼成功實現了優(yōu)質量產。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太鋼集團生產的手撕鋼已有1061噸,占有七成的國內市場,再加上太鋼成功成為了世界上唯一可以批量生產這樣優(yōu)質的手撕鋼的企業(yè),當初壟斷這一技術的國家,也開始進口中國生產的此類鋼材,因此,可以說,這一成功為中國高端鋼鐵產品的生產,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也標志著國內鋼鐵行業(yè)在生產制造高端鋼鐵產品的技術發(fā)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在太鋼集團手撕鋼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團隊中,共有15位技術工人,大家或許不記得他們的名字,但不會忘記,是他們再次驗證了那句沒有搬不走的大山,可以說在超薄不銹鋼精度帶鋼能夠打破西方的壟斷這一壯舉中,軍功章有他們的一半,手撕鋼實現了中國制造中高端基礎材料的自給自足,也為各國相關研發(fā)生產指引了新的方向,給制造行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可能,在這樣優(yōu)秀的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未來,中國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創(chuàng)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