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八段錦|懶人福音|文式八段錦

文八段又稱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氣,適合于體弱或年老者。其圖式出南宋·河濱丈人《攝生要義》。明·王圻《三才圖會》載有類似圖式并附有功法。
歌訣:
閉目冥心坐,
握固靜思神。
叩齒三十六,
兩手抱昆侖。
左右鳴天鼓,
二十四度聞。
一口分三咽,
龍行虎自奔。
閉氣搓手熱,
背摩后精門。
盡此一口氣,
想火燒臍輪。
左右轆轤轉(zhuǎn),
兩腳放舒伸。
叉手雙虛托,
低頭攀腳頻。
以候逆水上,
再漱再吞精。
如此三度畢,
神水九次吞。
咽下汨汨響,
百脈自調(diào)勻。
河車搬運訖,
發(fā)火遍燒身。
邪魔不敢近,
夢寐不能昏,
寒暑不能入,
災(zāi)病不能迍。
子前午后作,
造化合乾坤;
循環(huán)次第轉(zhuǎn),
八卦是良因。
1.第一式寧神靜坐
2.第二式手抱昆侖
3.第三式指敲玉枕
接上式,以兩手掩位雙耳,兩手的食指相對,貼于兩側(cè)的玉枕穴上,隨即將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將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彈力緩緩地叩擊玉枕穴,使兩耳有咚咚之聲。如此指敲玉枕穴十?dāng)?shù)次。
4.第四式微擺天柱
頭部略低,使頭部肌肉保持相對緊張,以左右"頭角"的頸,將頭向左右頻頻轉(zhuǎn)動。如此一左一右地緩緩擺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第五式手摩精門
作自然深呼吸數(shù)次后,閉息片刻,隨后將兩手搓熱,以雙手掌推摩兩側(cè)腎俞穴二十次左右。
6.第六式左右轆轤
接上式,兩手自腰部順勢移向前方,兩腳平伸,手指分開,稍作屈曲,雙手自脅部向上劃弧如車輪形,象搖轆轤那樣自后向前做數(shù)次運動,隨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數(shù)次環(huán)形運動。
7.第七式托按攀足
8.第八式任督運轉(zhuǎn)
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導(dǎo)內(nèi)氣自中丹田沿任脈下行至?xí)幯ń佣矫}沿脊柱上行,至督脈終結(jié)處再循任脈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