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歸朝——《輕朝》哥哥的番外
…… 添了幾紙書畫 只可惜你在朝堂, 我在庭下 你不負(fù)江山, 我亦不負(fù)天下; 怎獨少當(dāng)年, 舊時光… …… 年士歸離開時留給周朝還唯一的東西,就是這寸短書帛、頓斷之筆。 眾人皆以他隱沒江湖,拂去身官名祿,了無牽掛,就連只一人的知交周朝還也是這般認(rèn)為。 誰知,年士歸辭官不到七日,船夫便在錦中橋下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連帶著未給出去的書帛,一并從水里撈了起來。 京中最繁華的街道,汀蘭水河燈不斷,錦中橋過往不絕,少年英才,竟就這樣死了。 周朝還還記得那日在朝堂上聽到這個消息時,渾身顫抖,上朝事由盡數(shù)拋諸腦后。 翰林院大學(xué)士墜水一案由駐京大臣親自審查,這位返京任職的大臣,正是周朝還的父親。 可書帛終是沒能得那周家少公子看上一眼,轉(zhuǎn)手幾處,最后卻到了小妹周暮去手里。 看過書帛的人都以為,許是年生朝事不順,郁郁之情訴諸筆墨,只可惜,真情傳得進(jìn)眾人耳,到不了天子前。年士歸的辭官隱居,突然又多了個理由。 旁人看不穿,周暮去可是對兄長知根知底。年哥哥的怨哪是說給帝王家,分明字字江山社稷,字字兒女情長…而送不出的那個人,是自己的兄長。 周暮去后來叫人封了這段書帛,也命人不要傳話給周朝還知道。待兄長下朝回來,只聽人說了那流傳盛行的寥寥之語,便已癱坐床上。 周朝還獨坐屋里黯然神傷,窗外池中正如信中寫的一樣,“葉如蓮潔,自是清高”。周朝還也不知看沒看花,反正從此以后,他會一直被人在天上看著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