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guān)毛番外)法蘭西版《絕代雙雄》——大孔代VS杜倫尼子爵:敦刻爾克戰(zhàn)役

? ? ? ? ? ? ? ? ? ? ? ? ? 前言

? ? ? ?1658年6月14日上午時分,當奧利弗-克倫威爾的麾下的英國新模仿軍步兵穿過敦刻爾克海灘上的沙丘時,寒冷的北海海浪沖刷著他們的靴子,他們艱難地向前跋涉著。他們的前方就是敵人西班牙軍的要陣地,一個150英尺高的山崗,這里敵人的右翼。此時已經(jīng)是上午10點左右,潮水正在慢慢退去。
? ? ? ? 西班牙軍那邊沒有下達讓英格蘭部隊前進的命令,但傳聞中的保皇軍部隊在宣稱者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詹姆斯-斯圖亞特的率領下還是迅速的進入了他們的視線,這對于剛剛結(jié)束的英國內(nèi)戰(zhàn)的老兵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刺激——
? ? ? ? 一個貴族身上所佩戴的珠寶的最微弱的閃光,就足以成為這些自豪的新教平民戰(zhàn)士們發(fā)動進攻的理由。幾周前,他們漂洋過海,來到西屬尼德蘭,繼續(xù)與天主教君主作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與查理二世結(jié)成了邪惡的聯(lián)盟,目標就是恢復英國王室的王位,而克倫威爾和他的圓顱派在十年前才將查理的父親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對他們來說,為另外一位,至少是名義上的天主教君主,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服務并不是重要的事情。最主要的是,他們與斯圖亞特家族有仇……

? ? ? ? ? ? ? ? ? ? ??大致介紹

? ? ? ?沙丘之戰(zhàn),又稱敦刻爾克之戰(zhàn),發(fā)生在1658年6月14日,在當時的西屬尼德蘭境內(nèi)的戰(zhàn)略港口敦刻爾克附近。作為法西戰(zhàn)爭和同時進行的英西戰(zhàn)爭的一部分,杜倫尼領導的英法聯(lián)軍在當時正在圍攻敦刻爾克。而奧地利的小約翰和大孔代率領的有英國保皇軍和法國投石黨叛軍支持的西班牙軍試圖解除圍困,但最后卻遭遇了慘敗。
? ? ? ?但是,盡管法軍取得了這次勝利,可法國和西班牙都已經(jīng)因為長期的戰(zhàn)爭而在財政上疲憊不堪,并最終于1659年11月提供談判達成了《比利牛斯條約》。英國一直占據(jù)著敦刻爾克,直到1662年查理二世將該港口賣給法國。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 ? ? ?爆發(fā)時間:公元1658年6月14日
? ? ? ?爆發(fā)地點:西屬尼德蘭,敦刻爾克
? ? ? ?戰(zhàn)役結(jié)局:法軍勝利
? ? ? ?交戰(zhàn)雙方:法蘭西王國+英格蘭聯(lián)邦/西班牙王國+英國?;受?法國投石黨
? ? ? ?雙方指揮:
? ? ? ?法軍方面——
? ? ? ?杜倫尼子爵亨利·德·拉圖爾·奧弗涅元帥
? ? ? ?+弗朗索瓦-德-克雷吉伯爵元帥
? ? ? ?+李的威廉-洛克哈特爵士
? ? ? ?聯(lián)軍方面——
? ? ? ?奧地利的小約翰
? ? ? ?+“大孔代”路易二世·德·波旁
? ? ? ?+約克公爵
? ? ? ?+卡拉塞納侯爵路易·德·卡里略
? ? ? ? 雙方兵力:
? ? ? ? 法軍14000——15000人(包括英軍)
? ? ? ? 聯(lián)軍14000——15000人(包括英國保皇軍二至三千人)
? ? ? ? 雙方損失:
? ? ? ? 法軍400人死傷
? ? ? ? 聯(lián)軍四千余人傷亡,五千余人被俘

? ? ? ? ? ?? 英法兩國的內(nèi)亂風波

? ? ? ? 對于英國內(nèi)戰(zhàn)的最后一場戰(zhàn)役來說,弗勒芒海灘是一個奇怪的戰(zhàn)場,但再奇怪,也沒有比那天在那里的英國和歐洲各強權(quán)之間不斷變化的政治婚姻關(guān)系更為詭譎多變的了。
? ? ? ? ? ? ??法國——投石黨之亂
? ? ? ? 首先,雙方軍隊都是由法國人統(tǒng)帥,他們都是曾經(jīng)的三十年戰(zhàn)爭戰(zhàn)友,在他們國家無休止的公民騷亂中擔任過各種令人困惑的職務,統(tǒng)稱為投石黨。

? ? ? ? 忠于路易十四小國王的軍隊由杜倫尼子爵,亨利·德·拉圖爾·奧弗涅統(tǒng)帥 ,他是一位新教貴族,曾在第一次投石黨戰(zhàn)爭中站在國王的對立面(因兒童彈弓或“法語:Fronde”而得名,在1648年巴黎最初爆發(fā)的動亂中,叛亂的暴民曾用它打破王公貴族的窗戶)。
? ? ? ? 杜倫尼因參與叛亂而一度被短暫停職,這次叛亂與其說是人民自發(fā)的起義,不如說是出身高貴的貴族為了維護自身特權(quán)以及為了對馬薩林表示不滿而發(fā)動的叛亂,但他很快就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并在1651年的第二次投石黨戰(zhàn)爭中重歸于國王麾下,并開始為其統(tǒng)帥兵馬。

? ? ? ? 杜倫尼的對手乃是“大孔代”,路易二世·德·波旁,他是國王的表兄弟,在剛剛結(jié)束的三十年戰(zhàn)爭中曾經(jīng)常與杜倫尼共配合。被尊稱為“大孔代”的他在第一次投石黨戰(zhàn)爭中保持了忠誠,但對國王似乎沒有足夠的感激之情感到不滿,并在第二次叛亂中選擇了倒戈。
? ? ? ? 孔代隨即因此被捕,然后被投入監(jiān)獄,不過被13歲的國王的母親安妮王后釋放了出來,因為兒子尚未成年,所以歸于王太后擔任攝政??状约簩Υ藚s是表現(xiàn)出相當程度的忘恩負義,他立即選擇了向王室宣戰(zhàn),并在布萊諾擊敗了一支政府軍部隊。(他對他的俘虜說,“像我們這樣的正派人士為一個無賴割喉,真是太糟糕了”。)
? ? ? ? 在勝利的鼓舞下,大孔代繼續(xù)向巴黎進軍,巴黎市政府在第二次投石黨戰(zhàn)爭中宣布中立,但在1652年7月2日的圣安托萬戰(zhàn)役中,杜倫尼的大軍將孔代的叛軍堵在了城門外。

? ? ? ? 在最后一刻,孔代被一位思維敏捷的親投石黨的貴婦安妮-瑪麗-路易絲-奧爾良所救,她是富有的蒙彭西埃公爵夫人,她為孔代和他的士兵打開了城門,同時她自己則是在說服了巴士底獄要塞的守軍,在要塞城墻上提供火力掩護,在其火力掩護下,孔代才得以重新發(fā)動攻勢,進入巴黎控制市政。

? ? ? ? 此時,馬薩林再次使用以退為進的手腕,宣布自己要引退流亡,這直接讓投石黨的權(quán)貴們再度陷入內(nèi)斗;他之后又利用路易十四的神圣君權(quán),在1652年底讓厭倦大孔代「暴政」與投石黨內(nèi)斗的巴黎市民,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路易十四母子重返巴黎,重建中央集權(quán)的王室政府;公爵夫人是路易十四和查理二世的表妹(查理二世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就對她進行了無效的追求),她的干預很快就得到了回報。那年夏天,路易十四回到城里后,在接下來的五年里,他把她從軟禁的狀態(tài)下放了出來。
? ? ? ? 話說“大孔代”逃離巴黎后,他就帶著他的那支飽受摧殘的叛軍向北進入了西屬尼德蘭,也就是今天比利時的地界荷蘭,同時也向他昔日的死敵,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獻上了寶劍,后者在近二十年里一直在進行自己的反法戰(zhàn)爭。腓力很高興能得到像“大孔代”這樣經(jīng)驗豐富的將軍的服務,他立即選擇了讓“大孔代”來統(tǒng)帥他在戰(zhàn)場上的主力軍團,但縱使“大孔代”的指揮藝術(shù)再怎么出彩,他都已經(jīng)無法振興這支軍隊了——
因為在羅克魯瓦和朗斯等戰(zhàn)役中,他自己殲滅了這支軍隊的步兵精華,因而使其力量大為削弱。
? ? ? ? 第三次投石黨戰(zhàn)爭,又稱法國西班牙邊境戰(zhàn)爭,于1653年開始。在接下來的四年里,孔代和杜倫尼在法國北部和西屬尼德蘭之間烽火連綿的邊界上進行著一輪又一輪你來我往的較量,先是阿拉斯和杜倫尼,然后再是“大孔代”和瓦朗謝訥,兩人各有勝負,互不相讓,這就導致了戰(zhàn)爭陷入了沉悶的僵局。
? ? ? ? 與此同時,讓人驚訝的是,紅衣主教朱里歐-馬薩林,路易十四和他母親在宮廷中的首席顧問,正在努力鞏固同西班牙當時的另一個大敵英國的新聯(lián)盟。
? ? ? ? ? ? ? ?英國——內(nèi)戰(zhàn)余波
? ? ? ? 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的領導下,英國新教徒最近擺脫了世襲君主制的桎梏,并砍下了查理一世的頭顱以示安慰。但這個危險王位的冒名頂替者,即已故國王的兒子查理-斯圖亞特,已經(jīng)逃到了歐洲大陸,在那里他隱姓埋名地會見了他的同胞腓力四世的代表,并敦促他入侵英格蘭并讓查理重登王位。作為回報,查理承諾將富饒的加勒比海島嶼牙買加歸還給西班牙,克倫威爾的遠洋海軍在1655年被稱為“西方設計”的拙劣運動中奪取了該島。
? ? ? ? 查理承諾英國不會進一步侵占新世界,并秘密承認了國內(nèi)天主教徒的權(quán)利。他還將及時提供約兩千英國?;受?,由他的兄弟約克公爵詹姆斯指揮,加入了腓力的部隊。

? ? ? ? ? ? ? ? ?瓜分佛蘭德斯

? ? ? ? 克倫威爾的間諜從一開始就在監(jiān)視這個王位宣稱者的單兵外交努力??藗愅柗矫娌⒉惶@慌。他說,查理“是如此該死的放蕩不羈,他將使我們所有人陷入困境。給他一肩羊肉和一個妓女,這就是他所關(guān)心的一切”。不過,他還是決定看看查理的賭注,給他加個賭注。根據(jù)“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這一久經(jīng)考驗的理念,克倫威爾開始與張揚的馬薩林進行談判,馬薩林因其奢華的衣著和習慣性地放在身邊的寵物猴的香味而聞名。事實上,克倫威爾對法國天主教徒的關(guān)心比對英國君主的關(guān)心多得多,或者說是對寵物猴子的關(guān)心多得多,但在權(quán)力政治方面,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實際主義者。
? ? ? ? 為了討好克倫威爾,馬薩林把查理和他的隨行人員趕出了巴黎。(“你最好讓他記住,我的地位還沒有那么低,但我可以把我受到的禮遇和傷害都還給他?!薄恍呷璧牟槔碓陔x開時說。) 現(xiàn)在,他以路易十四的名義,同意在長期以來有爭議的佛蘭德斯地區(qū)對西班牙軍隊進行一次英法聯(lián)合行動。
? ? ? ? 法國方面會出兵兩萬人,而英國將提供六千步兵,另外他們還會動用自身的艦隊以封鎖和占領敦刻爾克、馬迪克和格拉維林等沿海要塞。大功告成之后,他們將在雙方之間分配戰(zhàn)利品,英國將獲得前兩個城鎮(zhèn)的所有權(quán),而法國將控制第三個城鎮(zhèn)。作為對天主教的紅衣主教的安慰,克倫威爾親自保證敦刻爾克和馬迪克的天主教的禮拜自由。該協(xié)議只在一年內(nèi)有效。
? ? ? ? 克倫威爾在宣布他與天主教法國的條約時,為他的顯著轉(zhuǎn)變提出了幾個理由。他說,條約的基本部分是一個秘密條款,其中雙方都發(fā)誓不庇護或協(xié)助對方的“內(nèi)部敵人”。
? ? ? ? 至少從路易十四的角度來看,在新教控制的英格蘭,并不完全清楚誰是這樣的敵人——他的大多數(shù)敵人已經(jīng)在法國北部和西班牙的荷蘭公開站隊反對他。至于克倫威爾,毫無疑問,在英格蘭仍有?;庶h人在地下活動,但“宣稱者”和他的兄弟在歐洲大陸上依然能夠安全地活動,所以說于克倫威爾而言是非常令人討厭的,他們對他的政府來說是一個外部威脅。因此,西班牙也是如此,克倫威爾將其定義為“教皇和反基督教”,并指責其“支持查理-斯圖亞特”。這足以成為另一場戰(zhàn)爭的理由。
? ? ? ? 克倫威爾進一步為與西班牙的戰(zhàn)爭辯護——或者說為他自個辯護——把英國描繪成無數(shù)新世界印第安人的正義復仇者,這些印第安人在兩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經(jīng)常受到西班牙人的傷害、殖民和殘暴對待。
? ? ? ? 清教徒詩人約翰-米爾頓的侄子約翰-菲利普斯寫的一本小冊子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他把這本小冊子外交地獻給了克倫威爾。題為《印第安人的眼淚》。菲利普斯的作品題為《印第安人的眼淚——對兩千多萬無辜人民的殘酷屠殺的歷史和真實記錄》,詳盡地描述了西班牙從征服到現(xiàn)在的虐待行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受害者都不可能在西歐聽到他們遙遠的平反,但這給克倫威爾帶來了另一支箭,可以說是在他的正義之箭上。他直言不諱地警告議會:“為什么,真的,你們的大敵是西班牙人。他是一個天然的敵人,因為他對上帝的一切有敵意。他對你們的腸子有興趣”。

? ? ? ? ??對佛蘭德斯的緩慢入侵

? ? ? ? 無論其理由是什么,這個新聯(lián)盟的起步很慢——
? ? ? ? 1657年5月,杜倫尼擔任入侵部隊的最高統(tǒng)帥;約翰-雷諾茲爵士率領英國派遣軍越過邊境后,進入了皮卡第,杜倫尼率先開始對內(nèi)陸據(jù)點康布雷進行聲東擊西的行動。他的老對手,“大孔代”立即對他采取了反制行動。這兩個人相比較的話,杜倫尼的特點是更為謹慎的機動戰(zhàn)大師。他迅速從康布雷撤退,并率領部隊在圣康坦和新到的英國派遣軍會合了。
? ? ? ? 這六個英國步兵團的士兵都是新教徒,其中許多人都是經(jīng)歷過他們國家的內(nèi)戰(zhàn)的老兵。根據(jù)英法條約的規(guī)定,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不能在遠征中服役,因為他們不被信任,不能拿起武器反對他們?yōu)樗箞D亞特家族服務的同胞們。
? ? ? ? 這是穿著克倫威爾組建的新模范軍的鮮紅色外套的戰(zhàn)士第一次出現(xiàn)在英國以外的地方,他們遵循清教徒神學家塞繆爾-盧瑟福的肌肉哲學,他認為:“我們所錯的是缺乏勝利。缺乏戰(zhàn)斗力是沒有恩典的標志。沒有奔跑、戰(zhàn)斗、流汗、搏斗,天堂就不會被占領。”
? ? ? ? 杜倫尼小心翼翼、有條不紊,他不像他的新盟友那樣的渴望立即進行正義的決戰(zhàn)。他沒有直接前往弗勒芒港口,而是再次向內(nèi)陸進軍,在盧森堡進行著機動行軍和,試圖誘惑“大孔代”,讓對方跟隨上自己的腳步。習慣于更直接、更積極的戰(zhàn)術(shù)戰(zhàn)略的克倫威爾,對法軍錯綜復雜的戰(zhàn)術(shù)越來越不耐煩。
? ? ? ? 他威脅說,如果杜倫尼不立即對敵人的沿海陣地采取行動,他將把他的部隊從聯(lián)盟中撤出。
? ? ? ? 杜倫尼最終是不情不愿地同意了,于1657年9月開始向敦刻爾克挺進,到了這個時候,由于疾病和逃兵等各種非戰(zhàn)斗減員,英國派遣軍的兵力已經(jīng)減少了三分之一。克倫威爾承諾將派遣增援部隊、攻城炮和額外的補給供需部隊,英國艦隊也動員起來,以協(xié)助他們士氣遭受到了打擊的盟友。9月19日,杜倫尼的軍隊在馬迪克郊區(qū)云集,在馬迪克的防御工事護衛(wèi)下,此地擁有歐洲西北海岸最好的港口之一。
? ? ? ? 如果說克倫威爾對戰(zhàn)場上的緩慢發(fā)展感到沮喪,那么從來沒有特別耐心的查理二世就更讓人感覺到不耐煩了。被砍了腦袋的國王的繼承人被流放到弗拉芒地區(qū)的布魯日,當?shù)厝朔Q之為布魯日-拉-莫特,他不斷向西班牙人施壓,要求他們幫助他跨海峽入侵英格蘭——這已經(jīng)不在計劃之內(nèi)了——克倫威爾的海軍最近在加的斯海岸擊沉了兩支所謂的“銀子艦隊”中的一支,這支艦隊每年都會從美洲運回西班牙在那邊攫取的不義之財,將價值約60萬英鎊的財寶送入深水潭一樣的西班牙貴族的口中。
? ? ? ? 如果沒有這筆期待已久的財富流入,腓力國王幾乎無法養(yǎng)活自己——據(jù)說他呆在馬德里的宮廷,有的時候甚至要被迫吃些蒼蠅亂飛的在馬馬肉——財政如此拮據(jù),更不用說承擔額外的費用,對英國進行兩棲入侵,以支持一個輕浮的花花公子和他膨脹的難以忍受的朝臣們。
? ? ? ? ? ? ? ? ? ?? 查理的“備戰(zhàn)”
? ? ? ? 查理并不氣餒,他開始制越來越離譜的入侵計劃,從在蘇格蘭自行登陸到由以前的盟友愛德華-塞爾比暗殺奧利弗-克倫威爾,他那帶刺的個性為他贏得了一個不完全令人欽佩的綽號——“煽動者”。塞爾比寫了一本1657年的小冊子,公開主張用暴力除掉克倫威爾,這對他的計劃產(chǎn)生了致命的影響。塞爾比給他的作品起了一個無罪的標題——《殺無赦》,他厚顏無恥地把它獻給了克倫威爾,宣稱他是“你們國家的真正父親;因為在你活著的時候,我們什么也不能說是我們的,我們希望從你的死亡中得到我們的遺產(chǎn)?!?,不出所料,克倫威爾對這本書并不感興趣,塞爾比被逮捕并被扔進了倫敦塔,不久就死在了那里。
? ? ? ? 查理手上只剩下了時間最為充裕,他繼續(xù)密謀,開始與一個被稱為“密封結(jié)”的英國?;庶h人的陰暗小團體聯(lián)系,他們向王位宣稱者保證,他們已經(jīng)準備好,愿意并能夠聽從他的命令起義。精心設計的計劃被制定、完善和摒棄,而出來提出的每年500英鎊給任何能殺死克倫威爾的人的長期提議沒有被采納,也沒有得到實現(xiàn)。
? ? ? ? 與此同時,這位即將成為君主的人對菲利普國王的私生子,奧地利的胡安親王進行了款待,后者這個時候已經(jīng)成為了西屬尼德蘭總督。查理和他的這位新朋友一起經(jīng)常參加音樂會、舞會和聚會,兩人發(fā)現(xiàn)彼此都對網(wǎng)球情有獨鐘。查理不失時機地讓他的一個學者為癡迷于占星術(shù)的奧地利的胡安算了一卦,諂媚地預言等待他的未來將是一個王冠。
? ? ? ? 但是,奧地利的胡安和他的父親一樣,明顯缺乏資金,盡管查理在他的年輕主人手中交替勸說或怒斥他的“壞血病用法”,但他無法采取任何具體行動來實現(xiàn)入侵。由于奧地利的胡安的財務顧問唐-阿隆索-德-卡德納斯的奢侈政策而感到沮喪,查理開始稱呼后者為 "唐-魔鬼"。

? ? ? ? 查理自己行動的運氣更好,他親自為西班牙軍隊募集新兵。為響應他的號召,在法國各軍中服役的?;庶h部隊都開始前來布魯日向他集結(jié)。查理利用從到來的部隊中組建了五個步兵團,一個蘇格蘭步兵團,一個英格蘭步兵團,三個愛爾蘭團。他的弟弟,約克公爵詹姆斯,被任命為這支新部隊的副將和總指揮官,現(xiàn)代英國軍隊中壽命最長的兩個團就是從這支部隊中產(chǎn)生的:近衛(wèi)擲彈步兵和近衛(wèi)步兵。

? ? ? ? 克倫威爾的探子很快給他帶來了偽裝者舉兵的消息,但清教徒們并不特別擔心。一位觀察家寫道:“在歐洲所有的軍隊中,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像上述國王召集的這幾支部隊那樣,出現(xiàn)如此多的放蕩行為。"私通、酗酒和通奸在他們中間被視為無罪。”
? ? ? ? 特別是愛爾蘭人,他們被挑出來,因為他們“對乞討的藝術(shù)比戰(zhàn)斗更精通”。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幸運的技能,因為布魯日的英國士兵處于西班牙人的食物和供應鏈的最末端。
? ? ? ? 出于需要,西班牙軍在荷蘭的不同地點駐扎,以防止他們透支某個特定地區(qū)的資源。聚集在布魯日的英國人就是這樣做的,他們蜂擁而至,威脅著當?shù)鼐用?,甚至一度搶走了一座天主教堂的金盤。他們毫不夸張地稱自己為“裸體士兵”。除了挨餓——有時他們還要吃狗來充饑,如果他們能得到狗的話——英國人甚至連腳上的鞋子都沒有了。
? ? ? ? 吃不飽,穿不暖,他們在潮濕的佛蘭德斯冬天里咳嗽著、顫抖著。在離布魯日三英里的斯魯伊斯運河上的達姆,查理險些死在一個驚慌失措的哨兵手里,他向正在靠近的隊伍發(fā)射了一梭子子彈。查理在最后一刻躲過了子彈,但他的兩名臣子受了輕傷。所有人都想知道這是否真的是一個意外。
? ? ? ? 最后,1657年9月21日,杜倫尼的英法聯(lián)軍攻克了馬迪克城外的塹壕,并占領了該城。根據(jù)先前的協(xié)議,要塞和港口都被移交給英國人控制。一個月后,奧地利的胡安奉命帶著援軍來到了附近,查理本人此時也在軍中,他甚至還通過辯論搶到了前鋒部隊中的位置。隨后,西班牙人的反擊被克倫威爾的手下輕松擊退,一顆清教徒的炮彈從查理的頭頂飛過,把他身邊的軍官的馬給炸死了。
? ? ? ? 王位宣稱者則對此不以為然——這是自六年前率領保皇黨軍隊在西英格蘭的伍斯特遭遇毀滅性失敗以來,查理第一次嘗到戰(zhàn)斗的滋味。

? ? ? ? 那次失敗使得查理必須不停地逃亡六個星期,在逃往歐洲大陸之前,他在黑暗的掩護下,從閣樓到外屋再到牧師的洞口,悄悄地穿過他所謂的封地?,F(xiàn)在,有人勸他不要再讓王室成員冒險參加公開的戰(zhàn)斗。他欣然同意,然后前往了安特衛(wèi)普過冬,在那里他繼續(xù)與英國的陰謀家們通信,并再次怒斥奧地利的胡安不愿意入侵該島,他甚至沒有注意到英吉利海峽上擠滿了克倫威爾的封鎖艦隊。他說,西班牙人“在將國王送入英格蘭的所有承諾中嚴重失敗”。
? ? ? ? 查理唯一的成功的機會——無論多么微小——是誘使馬迪克駐軍中的一些新教徒棄暗投明。一個不滿的克倫威爾人對他的新戰(zhàn)友們說:“你們這些騎士必須在袖子里嘲笑我們的分歧,以及我們之間的斗爭,誰將擁有政府,并向你們的國王承諾,從我們的分歧中獲得巨大利益,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蹦悄昵锾?,馬迪克的英軍指揮官約翰-雷諾茲爵士與約克公爵詹姆斯在兩線之間的非正式會談中進行了不明智的會談。
? ? ? ? 兩位將軍只是簡單地交換了一下意見,但雷諾茲的同僚們對他與被鄙視的皇室成員的接觸非常懷疑,以至于他覺得不得不返回英格蘭,親自向克倫威爾解釋。12月5日,載著雷諾茲回家的船在古德溫沙地上失事,他淹死了,至今仍未得到解釋。他在馬迪克被托馬斯-摩根少將取代,后者不再與對方舉行任何會議。

? ? ? ? ? ? ?敦刻爾克的沙丘上

? ? ? ? 經(jīng)過一個基本閑置的冬季,在克倫威爾堅持將攻占敦刻爾克作為英法條約再續(xù)一年的前提條件的推動下,杜倫尼終于在1658年春天拔營。5月,他在亞眠集結(jié)完部隊后,即率領兩萬五千大軍開始挺進敦刻爾克。不知何故,在得到了間諜的提醒后,奧地利的胡安反而還誤解了敵人的意圖,他選擇了加強了康布雷的守備。駐扎在卡塞爾的英國軍團卻沒有受到保護,杜倫尼迅速對之發(fā)動了突襲,英格蘭?;受妿缀跞姼矝]。

? ? ? ? 負責指揮這只部隊的本應該是查理最小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亨利,但他很幸運地在突襲前幾個月病倒了,因此錯過了,但是他終究沒有能擺脫與命運的約會,1660年9月,他死于天花,年僅21歲。

? ? ? ? 在沒有遭到抵抗的情況下,杜倫尼于6月初到達敦刻爾克郊區(qū),并立即讓他的部下建立了兩道圍攻線,一道圍住城鎮(zhèn),另一道朝外,以阻止任何對守軍進行補給的企圖。
? ? ? ? 之前遲遲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奧地利的胡安一直到了這個時候方才反應了過來,他趕緊集結(jié)了部隊要去解救敦刻爾克??纱藭r他的兵力明顯少于杜倫尼——就算是算上了英國?;庶h部隊,也就大概一萬六千人。更讓他頭疼的是,援軍的行軍速度很快就超過了他們的炮兵部隊,而大炮又被沼澤和沙地拖累。
? ? ? ? 盡管如此,奧地利的胡安最終是及時的在6月13日下午,率領著部隊趕到了敦刻爾克東北幾英里處的月牙形沙山上,然后迅速的讓部隊沿著兩翼展開。“大孔代”負責指揮左翼,約克公爵則指揮右翼。因為部隊才剛剛趕到,所以奧地利的胡安-約瑟夫并不急著開戰(zhàn),但杜倫尼讓他別無選擇。
? ? ? ? 這一次,這個一向謹慎的法國人首先行動了——
? ? ? ? 留下六千人繼續(xù)圍城之后,杜倫尼即率領其他部隊揮師北上,在敦刻爾克外的沙丘上與西班牙人拉開了戰(zhàn)陣。
? ? ? ? 法國騎兵部署在兩翼,洛克哈特和摩根指揮的七個英國步兵團集結(jié)在左側(cè),另外就是由停在港口的英國戰(zhàn)艦提供火力支援。圖倫的部隊停在距離敵軍陣地500碼的一個低矮的山脊上。

? ? ? ? 當洛克哈特的新模范軍進入陣地時,海上的潮水不斷的在旁邊打來打去,他們的紅色外套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火槍手和長矛手集結(jié)在一起,而卡斯特爾諾侯爵的法國騎兵則繞過了他們的兩翼。隊伍中低沉的、堅持不懈的雜音膨脹到了咆哮,英國新教徒們突然沖到了前面,喊出了他們熟悉的戰(zhàn)斗口號。
? ? ? ? ?“萬能的主??!”
? ? ? ? 在他們前面的,乃是西班牙將軍唐-加斯帕-博尼法斯的軍團,正如英國人所提前知道的情報那樣,他們得到了約克公爵的討厭的?;庶h部隊的支持。當洛克哈特帶領他的部下爬上沙地山坡時,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神槍手開始用火槍向西班牙人射擊。法國騎兵轉(zhuǎn)過身來,從后面包圍了敵人。
? ? ? ? 被英國人突如其來的沖鋒嚇了一跳,杜倫尼迅速反應了過來過來,讓聯(lián)軍右翼克雷基侯爵率領的騎兵開始向前推進,而中央陣線上的其余步兵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向前涌去。與此同時,洛克哈特的步兵頑強地爬上了屈服的沙丘,一頭扎進了西班牙守軍的戰(zhàn)線。在佛蘭德斯炙熱的陽光下,痛苦的手刃戰(zhàn)開始了。雙方都是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老兵,英國人經(jīng)歷了他們國家的內(nèi)戰(zhàn),西班牙人經(jīng)歷了三十年戰(zhàn)爭,而法國人則經(jīng)歷了三次投石黨戰(zhàn)爭。他們知道如何戰(zhàn)斗。
? ? ? ? 宗教狂熱再一次發(fā)揮了作用。
? ? ? ? 當大孔代帶領著西班牙軍左翼部隊以及自己手下的“投石黨”叛軍堅守陣地時,洛克哈特率領的新教模范軍就已經(jīng)沙丘的守軍,他們在山頂上短暫的重整旗鼓,然后又向遠方發(fā)動了沖鋒。
? ? ? ? 約克公爵還在嘗試用騎兵沖鋒攔住敵人,但之前提前出動的卡斯特爾諾侯爵率領的法軍騎兵此刻卻已經(jīng)殺到了他的后方,并開始讓西班牙軍的整個右翼都開始被迫后撤。
? ? ? ? 同時,也不知是由于神的干預還是杜倫尼在戰(zhàn)前已經(jīng)精心策劃到的,海潮這個時候開始了暴漲,兩翼的西班牙騎兵根本無法動身發(fā)動反擊。
? ? ? ? ?;庶h部隊在有序但匆忙的撤退中倒下了。愛爾蘭步兵團在中央做了短暫的抵抗,但杜倫尼的大部隊很快就拿下了左翼和后方。
? ? ? ? 統(tǒng)帥能力和杜倫尼不相上下的大孔代早已經(jīng)看清楚了局勢的走向,然后就選擇了提前后撤,杜倫尼和他的英國聯(lián)軍突然成了戰(zhàn)場上的主人。

? ? ? ? ? ? ? ? ? ? ? 戰(zhàn)役后續(xù)

? ? ? ? 攻擊部隊以四百人的驚人的超低代價,殺死或俘獲了超過10倍的敵人,聯(lián)軍總計四千余人傷亡,另外還有超過五千余人被俘。幸運的是,大部分被俘的英國?;庶h官兵都是被法軍俘虜和關(guān)押的。
? ? ? ? 一名不幸的中士落入新教徒手中,直接被當作叛徒當場絞死。約克公爵設法逃脫了——事實證明,年輕的斯圖亞特家的孩子們比他們的父親——已故國王查理一世——更善于逃跑——西班牙及保皇黨潰軍之后撤退到了紐波特。
? ? ? ? 十天后,敦刻爾克的駐軍即向杜倫尼投降了,他完全控制了佛蘭德斯和海岸。6月15日,國王路易十四親自將城市的鑰匙交給了威廉-洛克哈特爵士,以表彰他在沙丘之戰(zhàn)中的身先士卒作用。
? ? ? ? 查理二世在布魯塞爾憂心忡忡地等待著,結(jié)果到頭來得到的卻是他的兄弟和盟友戰(zhàn)敗的消息,于是他急急忙忙地趕往荷蘭邊境,在那里他在優(yōu)雅的小城胡格斯特拉頓尋求庇護。
? ? ? ? 兩個月后,當詹姆斯傳來“偉大的怪物”奧利弗-克倫威爾已經(jīng)去世的消息時,他還在那里與他的皇家鷹隊一起打獵,捕獵鵪鶉。
? ? ? ? 這位新教領袖于9月3日死于一場突如其來的瘧疾,幾周前他最愛的女兒伊麗莎白的去世讓他悲痛萬分。又經(jīng)過18個月的外交周旋,查理才再次踏上英國的土地——這并不應該感謝西班牙人,他們一直到1659年11月,才與法國簽訂了一份單獨的議和條約。路易十四立即與腓力四世13歲的女兒瑪麗亞-特蕾莎結(jié)婚了,鞏固了《比利牛斯山脈條約》,使兩個天主教國家在神圣的婚姻關(guān)系中聯(lián)合起來。

? ? ? ?不過諷刺的是,路易十四之后正是利用這一契約為1666年至1667年的遺產(chǎn)戰(zhàn)爭拿出了借口,并成為法國在未來50年提出主張的基礎。這場婚姻的意義遠超預期,因為菲利普的第二任妻子奧地利的瑪麗安娜生下第二個兒子后不久就達成了協(xié)議,兩人都英年早逝。菲利普于1665年去世,留下他四歲的兒子“中魔者”查爾斯為國王,他曾被形容為“總是瀕臨死亡,但卻因繼續(xù)活著而一再困擾基督教世界”
? ? ? ? 查理二世即位后,他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帶著人前往了威斯敏斯特教堂,把奧利弗 克倫威爾當時已經(jīng)腐爛到不成樣子的尸體從當?shù)氐哪箞@里給刨了出來,并在查理一世被處決的12周年之際用鐵鏈吊在泰本的盜賊絞刑架上。尸體隨后被斬首,克倫威爾的頭顱被插在修道院外的一根柱子上,在接下來的20年里,它一直留在那里,成為拖延已久的、有點多余的皇家復仇的陰森遺跡。
? ? ? ? 無數(shù)個世紀以來,英國的學童們都在背誦如下可怕的童謠——
? ? ? ? “奧利弗-克倫威爾被埋葬并死去,/嘿惑!埋葬和死亡!/在他的頭上長著一棵綠色的蘋果樹,/嘿惑!埋葬和死亡!在他的頭上!/蘋果已經(jīng)干了,它們躺在架子上,/嘿惑!埋葬和死亡!躺在架子上!/如果你想要一個,你必須自己去拿,/嘿惑!埋葬和死亡!自己去拿吧!”
? ? ? ?最終,新教徒在敦刻爾克沙丘上取得的壓倒性勝利被證明就像孩子們在暴風雨的海灘上建造的沙堡一樣短暫而無常。在英格蘭,就像在歐洲大陸一樣,命運的潮水再次轉(zhuǎn)變,斯圖亞特家族的另一個子孫坐上了英國的王位,雖然說有些不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