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選低配、中配、還是高配
大部分時間買車買次低配是最為劃算的,不過某些車型次低配它會減配安全配置,所以大家還有多留一個心眼。那么為什么要選次低呢,而不是最低配(傳說中的乞丐版),因為大部分合資車的最低配說難聽點車企自己可能都沒打算賣,比如說:日產(chǎn)軒逸的乞丐版,車輛沒有配備頭部氣簾、側(cè)氣囊、倒車影像和天窗也是不存在的,像是平常經(jīng)常用的無鑰匙進入也更是談不上的,座椅就更談不上是皮的,中控沒有屏幕,更不可能具備導(dǎo)航的功能,同時輪轂也不會是鋼的,在10萬左右這個價位僅此一家。這個車子能不能開呢,那當然是能開,至于用起來的舒適程度那肯定就是非常的不舒服,但是當你多花一萬塊錢升級到次低配,剛才最低配沒有的那些東西就都會有配備。

再來說說雅閣,次低配是比乞丐版貴了1萬塊錢,那次低配是可以多買到:頭部氣簾、倒車影像、定速巡航、主/副駕駛座椅電動調(diào)節(jié)、真皮方向盤等等這些東西。如果我們再往上面選到了中配或者高配的話,全車配置大多都是廠家定好的,不管自己有沒有用有時候都得去買單,再拿剛才雅閣舉例子中配的雅閣有配備氛圍燈、全液晶儀表、語音識別系統(tǒng)、遠程啟動、全景天窗、疲勞駕駛提醒等等,這些配置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很不錯,不過還有部分人覺得其實真的沒有太大的必要。某專業(yè)平臺做了一個數(shù)據(jù)調(diào)查,27.5%的車主從來沒有用過遠程啟動,只有4.5%的車主才會每次啟動都使用,這些配置使用率不高,但又要為平常不太用到的東西要多掏錢,這樣性價比就不一定特別高了,所以買一個配置稍低的,然后后期加裝自己需要的功能,這樣整體的性價比肯定就更高了一點。

但是買車的時候也不能盲目的只看這個次低配,因為有些車型,在低配和中低配的上動力還是有區(qū)別的,還有可能是安全配置上有不同,所以在買的時候我們要仔細的問問還有看一看。比如說:邁騰的丐版和次低配,用的發(fā)動機都是1.4T的這個發(fā)動機,再往上選一個配置就能得到一個2.0T的發(fā)動機,這時你在買車的時候就要想清楚,自己對動力的要求到底高不高。再來說說安全配置上的差距,像車輛的頭部氣簾,尤其是頭部氣簾這個算是減配的重災(zāi)區(qū)了,像這個氣囊后期是沒有辦法私自加裝的,美國的IIHS有個實驗數(shù)據(jù),在這個側(cè)面碰撞的那個事故當中,同時配備側(cè)氣囊和頭部氣簾比單獨配一個側(cè)氣囊的致死率下降37%,所以說頭部氣簾還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在動力和安全配置比較合適的前提下買車選這個次低配,后期需要什么配置然后再加裝一下,這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一個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