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靈徹上人
《云門雪夜)》
天寒猛虎叫巖雪,林下無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聞,焚香獨為鬼神說。
???????? 《云門雪夜》這首詩讀來令人寒意頓生,詩中充滿著孤獨與寂寞,茫然與恐懼,這種詩,只有不在三界之內(nèi)的人方能寫出。作為享有盛名的詩僧,靈徹以鬼神筆法,宣揚著另一種道法。
????????靈徹作為詩僧或高僧,其名氣得意于另一位詩僧皎然的推薦,關(guān)于皎然的傳,老夫有時間再寫,總之,皎然將其推薦給了當(dāng)時掌管財賦的包佶和吏部侍郎李紓,由于這二位名人的揄揚,靈徹的名氣大了起來??磥恚舜瞬徊鹋_,方能成就彼此。
????????據(jù)說靈徹,俗姓湯,自小便出家了,在后人看來,此人有慧根,而在當(dāng)時,不過是家貧無計可施,只能忍痛舍子,求口飯吃而已,正如羅胖所說的,這世間哪有“歲月靜好”。
????????總之,靈徹運氣不錯,在做和尚的期間,跟嚴(yán)維學(xué)詩,后來還與劉長卿有應(yīng)酬。?這嚴(yán)維我上期說過的,雖然考了十多年才中進(jìn)士,還比較虛偽,但詩其實還是有一定功底的。靈徹得到了嚴(yán)維的提點,其詩也蠻不錯,雖然不會有驚人之句,卻也能夠混碗飯吃,至少在僧界能做到百里挑一,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靈徹是和尚里詩作得不錯的詩人,是寫詩中和尚做得不錯的。
????????李太白寫過一篇《夢游天姥吟留別》,有史可查李白確實登上過天姥山,而靈徹也是天姥山的征服者,靈徹的這首《天姥岑望天臺山》也寫得不錯,茲錄如下:
《天姥岑望天臺山》
天臺眾峰外,華頂當(dāng)寒空。
有時半不見,崔嵬在云中。
????????以眾峰烘托天臺之高,以華頂直立于寒空之中,以云遮住山之一半等手法寫出天臺之高,之險,之寒,其筆力實不一般,這也是其留名世上的原因吧。
????????靈徹一生留下十多首詩,其中還有一些是悟道的,對于老夫之種凡夫俗子,其覺無聊,也就不錄了?!短撇抛觽鳌啡绱嗣枋鲮`徹:
????????靈徹,姓湯氏,字澄源,會稽人。自童子辭父兄入凈,戒行果潔。方便讀書,便覺勤苦,授詩法于嚴(yán)維,遂藉藉有聲。及維卒,乃抵吳興,與皎然居何山游講。因以書薦于包侍郎佶,佶得之大喜;又以書致于李侍郎紓。時二公以文章風(fēng)韻為世宗。貞元中,西游京師,名振輦下。緇流疾之,遂造飛語激動中貴,因誣奏得罪,徙汀洲。會赦,歸東越。時吳、楚間諸侯,各賓禮招延之。元和十一年,終于宣州開元寺,年七十有一。門人遷歸,建塔于山陰天柱峰下。上人詩多警句,能備眾體。如《芙蓉寺》云:"經(jīng)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謫汀州》云:"青蠅為吊客,黃耳寄家書。"性巧逸,居沃洲寺,嘗取桐葉剪刻制器為蓮花漏,置盆水之上,穿細(xì)孔漏水,半之則沉,每晝夜十二沉,為行道之節(jié)。初居嵩陽蘭若,后來住匡廬東林寺。如天目、四明、棲霞及衡、湘諸名山,行錫幾遍。嘗與靈一上人約老天臺,未得遂志。雖結(jié)念云壑,而才名拘牽,罄息經(jīng)微,吟諷無已,所謂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有集十卷,及錄大歷至元和中名人《酬唱集》十卷,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