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學會反手撕?
?????? 乒乓球是公認的技巧性強的體育運動,它的復雜程度是超過大部分運動的。舉個例子,拿拳擊來說,有的人說,“打拳,有手就行”。他這話其實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是的,打拳,有手就能打,但要拿拳擊金腰帶,這就難如登天。而且很明顯的,專業(yè)的拳擊手和沒有練過的打比賽的話,那是直接碾壓的。拳擊,它只是看起來“簡單”,步伐,出拳的技巧,躲避的技巧,拳擊的套路,這些東西,練十年的人都未必能摸到金腰帶的尾巴。
?????? 乒乓球和拳擊是有些類似的,是的,有手的人就能打球。但是專業(yè)隊的球速是80公里每小時,轉速是100轉每秒,而且他落點準,幾乎沒有主動失誤;業(yè)余的可能球速也快,能到70公里每小時,但是旋轉可能就很弱,只有幾十轉,而且落點不準,很多無謂失誤。純業(yè)余的和馬龍打,打21個球,1分都拿不到的可能性是極高的。首先,你要意識到乒乓球的技術含量是很高的,所以不能隨隨便便去學。凡是復雜的東西,先學理論,然后再結合實踐,這才是最佳的學習方法。有的人以為,我隨隨便便學學,哪怕懂的不多,也能學會,那是不太可能。?
???? ? 反手撕是一個復合發(fā)力動作,不是單靠手指手腕,也不只是靠小臂。首先準備動作要做對,兩腳站距一定要打開,比肩膀更寬。不打開的話,下盤不穩(wěn),沒法穩(wěn)定的發(fā)力。屈膝收腹,重心要往下壓,上半身要有往前撲下去的感覺。只有往前壓住了上半身的角度,你反手撕的時候,手臂才能往前發(fā)力。如果你上半身是直的,你的前臂發(fā)力動作的角度肯定就是錯的。具體的站姿,可以看下圖,車曉曦的反手撕。

?????? 反手撕,引拍的時候,一定不要聳肩架肘。聳肩架肘算是連鎖反應,肘關節(jié)一旦抬高之后,你整個動作就變形了。肘的高度一般在球網上沿的高度,太高肯定是不行的。反手撕,最好有收胯的動作,右手握拍的,是收左胯。反手收胯幅度盡量小一點,反手撕通常是中近臺使用,不適合大幅度動作。引拍的時候,手腕要內收,小臂要往回收,注意,這些動作最好是由收胯來帶動。

?????? 如上圖所示,發(fā)力的時候,頂胯轉腰,身體帶動大臂,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手指,瞬間集中發(fā)力,要用爆發(fā)力,不要勻速發(fā)力。有教練形容反手發(fā)力是推門,但我感覺這個其實還不夠形象。反手撕,其實就像打臉,那種用手背去打臉的感覺,要有甩鞭子的感覺。
?????? 引拍其實就像是發(fā)力的回放,而發(fā)力就是引拍的倒帶,所以如果你引拍是錯的,那么發(fā)力也對不了。 反手撕是一個復合發(fā)力擊球動作,我們可以把他分解開來理解,這樣更利于學員去理解。
??????? 頂胯收胯,說起來簡單,但很多人其實不懂。你可以這樣去想象去理解,反手撕的收胯,就像是有人用拳頭打你的左腹部,然后你自然就收腹收胯了。而頂胯就更好理解了,就是收胯的逆向發(fā)力。收胯其實會帶動腰腹去轉動,收胯和轉腰其實是連鎖的。所以為什么有些業(yè)余的球友發(fā)力往往顯得僵硬,他不轉胯,強行轉腰,這動作其實是不合理的。收胯的時候不要光是收胯,你得結合轉腰沉肩。
?????? 轉腰的時候,大臂肯定就跟著一起在運動了,右肩會略微轉向來球的方向。引拍的時候,大臂略微靠向身體,同時小臂往會收,手腕也內收。所以引拍的時候,整個人就像是團在一起的感覺,收胯轉腰,右肩朝向來球的方向,大臂靠近身體,小臂往回收,手腕內收,引拍的時候,板型是壓著的。
?????? 發(fā)力的時候其實就是引拍的逆向運動,頂胯轉腰,右肩往右轉,大臂往右往前頂,小臂往外甩,手腕外展順勢甩開。一定要注意,反手撕的時候稍微離開球臺,因為你應對的上旋球,來球比較頂,如果不讓開空間,你就沒有發(fā)力的空間,同時也沒有發(fā)力的時間。還有反手撕不能勻速發(fā)力,他的發(fā)力節(jié)奏比反手撥球要快不少。
?????? 反手撕的動作看起來不難,但其實很難。因為撞摩這個東西,反手如鞭子甩的這個動作,其實很復雜。不說收胯頂胯轉腰沉肩這個事情,只談手上的功夫就足夠復雜。反手撕在接觸球的瞬間,你的板型要適當打開,大臂是往前送往右甩,小臂也是往前送往右甩,手腕也是在往前送往右甩。所以我為啥說動作其實是復雜的,因為大臂,小臂,手腕都不單純是往前送,也不單純是往右甩。你想象一下揮動皮鞭的感覺,皮鞭的頭部其實是在往前甩,同時也在往側方運動的。
?????? 如果換個角度來理解,整個手臂其實就是整體,我們只需要關注觸球瞬間的動作。雖然手臂,小臂,手腕都在集中發(fā)力,但只要觸球的瞬間,你的板型是正確的,你的揮拍是正確的,你的發(fā)力時機與來球是協調的,那么你的反手撕就好百發(fā)百中。
??????? 反手撕作為反手的核心技術,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如果你先搞清楚它的運動原理,那么假以時日,強加苦練,必然能掌握的。但如果你以為隨隨便便就能學會,那么這種心態(tài)就是直接給自己挖坑了。知易行難,這是比較復雜的東西的共性。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從理論突破,多練反手撥球,然后找人喂球和陪練,反手撕必然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