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系列(Fallout Series)】避難所科技公司簡介


避難所科技公司的起源可以上溯至2031年,彼時其剛剛收購了摩根鎮(zhèn)本地的一所大學并將其更名為避難所科技大學,理所當然地,在這所學校中任教的全都是避難所科技公司的高管和科研人員。這一舉措是為了為建立萬一核戰(zhàn)爭爆發(fā)時用于保護美國民眾的核掩體而儲備人才。
在21世紀50年代早期即歐洲-中東戰(zhàn)爭時期,除去戰(zhàn)爭之外,新瘟疫的蔓延和聯合國的崩潰等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在美國國內引起了恐慌的浪潮。為此聯邦政府于2054年啟動了“安全屋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可以保護國民免受核武和疫病傷害的避難所,而其時總部尚在洛杉磯的避難所科技公司憑借著在總部附近設計建造的樣板避難所成功奪下安全屋計劃的競標。
而得益于建筑施工技術的突破,這樣龐大的工程以與其規(guī)模相較顯得十分迅捷的步調進行了下去。所有建設避難所的工作都完成的非常迅速,在2063年時絕大多數避難所都已經完工,不過包括13號避難所(2063年8月才剛開工)以及華盛頓特區(qū)在內的數個地點的進度有所滯后。還有一部分避難所的建設因為停工而延期。當然,這并沒有礙著避難所科技公司打廣告,早在避難所建設的初期,避難所科技公司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在美利堅合眾國新吞并的領土——加拿大上鼓吹避難所的優(yōu)越性了。
唯一的問題是,政府預算的赤字嚴重,以至于即使發(fā)行垃圾債券也只能籌集到在全國建立122所避難所的資金,而這個數字意味著在核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總人口里僅有0.1%不到的人能夠在避難所中容身。之所以舉國之力也只能如此,是因為建立一個避難所實在是耗資驚人:光是13號避難所預計需要的資金投入就高達4000億美元,而實際建設中的花費甚至還要高,達到了6450億美元,整整超出預算50%。更不要講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借著《新反間諜法案》的掩護以國防機密為借口實施的一系列骯臟的腐敗交易了。
管理不善,貪污腐敗等問題也從始至終圍繞著安全屋計劃。盡管避難所科技公司始終不遺余力地通過各種宣傳來美化自己在公眾面前的形象,試圖通過各種紀念品周邊還有造勢活動將自己包裝成為“人類下一個時代的救世主”。但事實就是和狗改不了吃屎一樣,他們的資本家習性也是與生俱來的痼疾,在核戰(zhàn)爆發(fā)之前避難所科技公司曾經推行過一本“避難所科技員工手冊”,手冊以極其詳盡而苛刻的方式規(guī)定了員工的吃喝拉撒(是的,包括規(guī)定上廁所時間不得超過135秒,不到兩分半鐘),這種對員工的剝削在戰(zhàn)前根本就是屢見不鮮,更不用說在有了《新反間諜法案》的庇護之后,避難所科技公司還可以極其方便地把“泄密”兩字扣在任何想要發(fā)聲的人頭上了。但不管怎么說,在這個項目上避難所科技公司自己算是大發(fā)了一筆橫財,并且得以把總部搬遷到首府華盛頓特區(qū)。
盡管毛病不少,避難所科技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旨在保護避難所居民安全并提高其生活質量的產品還是十分優(yōu)秀的。避難所科技公司成功開發(fā)出來并投入使用的技術和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核反應堆、醫(yī)療設備(譬如組織提取裝置)、模擬自然陽光的照明系統(tǒng)、地板吸塵器自動清潔系統(tǒng)、Culinator 3000廚房系統(tǒng)、娛樂室、監(jiān)控攝像頭、基于Wattz電氣公司的產品開發(fā)出來的運動感應裝置、用于訓練避難所居民更好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SimTek 5000虛擬現實模擬裝置和被簡稱為VATS(Vault-Tec Assisted Targeting System即避難所科技輔助用瞄準系統(tǒng))的瞄準輔助裝置等,所有的避難所科技產品均以堅實可靠經久耐用著稱。
在政府的授權下,避難所科技公司有權組織一批公民定期參加Beta級的警報演習,以此來測試準入協議的有效性和人群的紀律性,這樣的測試一周可能多達五次,保密工作則從金錢收買(通常是以為科研人員提供高薪的方式進行)和武力威脅這兩方面來進行。理論上來講,這樣的演習有助于在Alpha級別警報發(fā)生時提升人群的避難效率,然而在2077年10月23日核大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警報聲如約響起,但由于此前頻繁舉行的演習已經讓當地的居民感到麻木,當真正的警報發(fā)出時,人們也都習以為常地認為是演習而懶得理會。沉浸在“狼來了”的氣氛中無法自拔,僅有部分得到避難所入住資格的人真的進入了各個避難所尋找掩護。這些居民們眼看著避難所的鋼鐵大門在眼前關閉,絲毫意識不到這在把核子風暴擋在門外的時候也讓他們變得與世隔絕,成為了一個龐大實驗的一群小白鼠。作為對照組的居民們自然可以安全無虞地生活下去,但是另一些避難所,那可就不那么幸運了。
避難所科技提供的產品在正常運作的情況下當然可以保得其中的居民生活無憂,但若是被心懷鬼胎的人拿來利用,這些科技產物也隨時可能化身稱為核子朋克時代的高科技折磨機器:在影子政府接管了安全屋計劃之后,避難所項目原定的(或者說曾經可能原定的)目標就被徹底顛覆,整個計劃淪為了一個巨大的社會實驗場。每一個避難所現在都是名為“社會延續(xù)計劃”實驗的一部分,在這之中僅有17個避難所將正常運作,以充作其它各式——包括從惱人到要命的——避難所社會實驗的對照。所有這些不正常環(huán)境的設置僅僅只是為了觀察人類在種種情況下處于謀私心理會做出何種反應:有的避難所根本不提供能夠養(yǎng)活所有人的食物,有的則只有男人,有的會在核輻射降低到安全水平之前就開啟,還有的則會時不時出點不要命的小故障來折騰人……雖然說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觀察并且收集避難所居民們的反應和行動,可英克雷拿著這樣的資料到底是想干什么?
這個問題誰也沒能搞明白,而伴隨著英克雷總部的二度毀滅,大概永遠也不會有人能搞明白了。
附錄1:已知避難所科技公司產品名稱一覽
科技產品:
避難所及其內部和附屬設備;
代餐營養(yǎng)糊(Nutritional Alternate Paste Program即NAPP);
伊甸園創(chuàng)造器(Garden of Eden Creation Kit即G.E.C.K.);
“商店科技”電腦控制自動販賣機;
避難所輔助瞄準系統(tǒng)(Vault-Tec Assisted Targeting System即VATS);
ZAX系列人工智能;
ARIC-4(Autonomous Research Intelligence Computer v.4即自動研究智能電腦ver.4)人工智能;
生存手冊(譬如避難所居民生存手冊);
避難所科技員工手冊;
避難所兒童笑話集;
寧靜巷虛擬現實系統(tǒng);
1000系列掩體;
避難所科技掩體;
避難所科技計劃生育系統(tǒng);
避難所科技水泵;
避難所科技反應堆;
鈾反應堆;
避難所之星超級反應堆;
循環(huán)1000腳踏車發(fā)電機;
汽水噴泉;
綜合驗光儀;
避難所小子的冒險卡帶游戲;
赤*卡帶游戲;
移動建造&裝配平臺;
儲物箱;
垃圾箱;
避難所科技補給包。
周邊產品:
避難所科技棒球帽;
避難所科技瓶套;
避難所科技午餐盒;
避難所科技皮制飛行夾克;
避難所科技T恤衫;
避難所科技高爾夫球釘子;
避難所科技搖頭娃娃;
避難所科技搖頭娃娃展示臺;
避難所科技限量版雪花球。
附錄2:避難所科技各部門及子公司
未來科技公司;
心理學研究部門;
社會科學部門;
美利堅三百周年慶委員會;
檔案部門;
游戲工作室;
人事部門;
宣傳部門
公關部門;
科技部門;
仿真部門;
安全部門;
特殊項目部門;
影片部門;
地圖繪制部門。
原文內容源自輻射wikia百科詞條,有錯漏之處請不吝指正:
https://fallout.fandom.com/wiki/Vault-Tec_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