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書評】腓特烈二世:曾為音樂試圖放棄王位,幸好未能成為李后主

2022-05-07 19:53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說起弗里德里希或弗里德里希大王,不熟悉歐洲或德國歷史的人不一定會想到這位弗里德里希大王其實就是腓特烈大帝。

反正,在我讀書的那個年代,歷史課本上的【Friedrich II?】是被翻譯成【腓特烈二世】,對于艦娘愛好者而言,【腓特烈大帝】的名號則更為響亮。

為了節(jié)省打字的時間成本,下文我們還是用【腓特烈】吧!

不少東西方的君主對藝術都有不同程度的迷戀,似乎東西方的君主但凡沾惹上藝術不是亡國就是帶領帝國由盛轉衰,比如南唐的李后主、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清代的乾隆、法國的路易十四。

喜好倒騰藝術還能讓帝國蒸蒸日上的沒幾個,【腓特烈】絕對算是模范了。

【腓特烈】出生于1712年1月24日,從他是個水瓶座來看,喜好藝術也不奇怪,但我想,他對藝術的狂熱應該來自母親索菲·多羅特婭的遺傳,因為腓特烈一世格外排斥藝術,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娘娘腔”。

然而,腓特烈一世未曾想到的是,他這位偏好“娘娘腔”的兒子,“曾為音樂試圖放棄王位”的兒子,日后不僅成為了霍亨索倫王朝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國王,還讓小國普魯士實現(xiàn)了領土擴張、國家富強,迅速躋身歐洲列強,為之后德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這樣的雄才大略,(據(jù)說)讓他成為元首個人崇拜的偶像之一。

吹奏長笛的腓特烈

傳統(tǒng)上,中國人會把開國之君的廟號定為“祖”,如太祖、高祖。

西方,則是把偉大的君主冠上“the Great”,通常被翻譯為“大帝”,如亞歷山大大帝(英語:Alexander the Great)、查理大帝(德語:Karl der Gro?e),還有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II der Gro?e)。

這些大帝們的首要功績都是在武功上,像腓特烈大帝統(tǒng)治早期,通過三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和第一次瓜分波蘭,將普魯士王國的統(tǒng)治面積從11萬平方公里擴張到22萬平方公里。

尤其是第3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即著名的七年戰(zhàn)爭,展示了普魯士是怎樣以一國之力對抗幾乎整個歐洲的。

這七年戰(zhàn)爭,雖然是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之間的“混戰(zhàn)”,由于當時的英國在歐洲大陸上僅能對普魯士提供財政援助,七年戰(zhàn)爭更像是普魯士的“一挑三”。

四面受敵、戰(zhàn)線太長、兵力不足的普魯士軍隊就在極端壓力下,居然先是憑借“閃電戰(zhàn)”(也就是先發(fā)制人)擊敗了奧地利,接著,利用法國、奧地利、俄國之間存在的矛盾在弱勢下取得了修整機會;之后,普魯士又一次迎戰(zhàn)奧地利并大勝,英國在海上和海外戰(zhàn)場讓法國人接連敗退,沙皇伊麗莎白一世恰好駕崩,接任的彼得三世希望與普魯士媾和;至此,三個主要對手,一個不想打了,兩個不能打了,普魯士居然就在極力堅持下完成了峰回路轉,險境求生。

如果說真有天命,那么,這自然是上天垂青于普魯士和腓特烈大帝——因為只要命運稍微有一點偏差,普魯士就徹底亡國了。

普魯士沒了,自然也就沒了德國,也就沒有后來的一堆歷史了。

當然,如果歷史真的如此演繹,這西方版的“李后主”估計會成為“沉湎藝術、好大喜功”的亡國之君簿上的一員了。

正因為腓特烈大帝的勝利,七年戰(zhàn)爭導致的生靈涂炭、一片荒蕪在歷史上并不會被人過分惦記。

七年戰(zhàn)爭讓普魯士失去了18萬人口,而戰(zhàn)爭之初,普魯士的人口370萬,也就是說,普魯士損失了二十分之一的青壯年男性。

由此,我相信,如果說七年戰(zhàn)爭前,腓特烈在普魯士施行開明君主專制是由于早年成長經(jīng)歷中的人文主義,七年戰(zhàn)爭后的各項懷柔政策,提倡休養(yǎng)生息,鼓勵言論放開,則更是不得不為,戰(zhàn)爭讓國庫空虛,從上到下都在以填飽肚子為第一要務,國家還折騰各種高壓政策,信不信把人惹急了來一個官逼民反?

立國之基,有軍、政、財,軍事是首要保障,只有國家沒有外敵入侵,內(nèi)部安定,政治才有施展空間,財政循環(huán)才能有序發(fā)展。

其實讀多了王朝興衰,不得不說,腓特烈二世應該感謝腓特烈一世給自己留了一個不錯的基本盤,就像文景兩位皇帝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才給漢武帝留了一個可以“胡亂揮霍”的帝國,一生節(jié)儉到近乎摳門的腓特烈一世,留給兒子最珍貴的遺產(chǎn)自然是一整支素質過硬的軍隊,借用“槍桿子出政權”的思路,“七年戰(zhàn)爭”中的普魯士能扛下來,這只儲備多年的軍隊絕對是基石,如果腓特烈即位后繼承父親那種節(jié)儉,執(zhí)著于經(jīng)濟和軍事發(fā)展,普魯士應該不會屢屢面臨亡國危機。

至于文化藝術,君王可以用它來教化民眾,當做愛好也不會有大事,如果沉湎其中,終究是個禍根。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以我個人的思考,腓特烈在普魯士歷史上是一位承上啟下的人物,因為在“七年戰(zhàn)爭”中的勝利,普魯士在歐洲的地位得以提高——古往今來,拳頭硬的說話才有分量——這有助于繼任者站在更高的臺階上思考帝國的未來,也就是“德意志的統(tǒng)一”。

同時,對“人文主義”的狂熱,也有助于腓特烈提升帝國和民族的“品味”,如果運用得當,其實是可以提升民眾的向心力。

以今天的角度看,如果我們接觸到的優(yōu)質小說、電影、動漫、音樂、綜藝都不是來自本國的,潛移默化中,我們就會不自覺地認為“國外的都是好的”,這種氛圍其實相當危險。

當然,腓特烈對藝術的偏愛,除了母親的遺傳,更多是早年為了排遣來自父親的精神迫害通過藝術緩解心緒養(yǎng)成的習慣,而縱觀腓特烈的一生,由于親情的缺失,藝術這種永遠不會背叛自己的“自我創(chuàng)造物”必然稱為心靈的寄托和精神的外延。

“曾為音樂試圖放棄王位”時的腓特烈固然是充滿詩性的,此時,想必他一定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但真正獨攬朝綱,可以“君王一怒、全民跪拜”時,他就開始慢慢地向實用主義者轉變了,表現(xiàn)之一,就是腓特烈對宗教的態(tài)度。

腓特烈實行宗教寬容政策,是因為他知道對宗教的寬容有助于帝國的穩(wěn)定,只要教徒們的信仰活動不至于稱為國家的問題。宗教一直是個影響國家統(tǒng)治的大問題,因為信仰,狂熱的教徒們往往會做出在其他人眼中無可理喻的舉動——今天也是如此。

更為重要的是,腓特烈本人并不是一位虔誠的教徒,對于他而言,宗教只是維系統(tǒng)治的工具,可用且可控,這才是核心——就像他熱愛的藝術,尤其是長笛。

同樣還是這種實用主義的影響,腓特烈統(tǒng)治時期的不少政策,如司法體制改革、興修運河、推行重商主義等都是于國于民都有實實在在好處而并非流于形式、無疾而終。

總的來說,腓特烈是一位人格魅力過于獨特的國王,正因為他值得稱頌和詬病的地方比比皆是,這位大帝的光芒才顯得那么與眾不同!

【寫在后面】

《弗里德里希大王》并不算一本好讀的人物傳記,原因有三:

第一,本書對這位普魯士大帝的講述并沒有嚴格采用編年敘事,而是“主題”與“年份”交錯敘事,這就意味著像我這種對德國歷史不甚了解,且對腓特烈大帝很不熟悉的人來說,書中各種極為瑣碎的描述并不能讓我顯著提升對主角的認知。

反過來說,如果讀者是一位對德國歷史相當了解,已經(jīng)對這位腓特烈大帝的生平相當熟悉,需要一本傳記來更為全面地了解這位大人物,本書倒是挺不錯。

目錄如下——

引 言
第一部 弗里德里希的苦難與榮耀
第1 章 遺 產(chǎn)
第2 章 弗里德里希的馴服
第3 章 弗里德里希的塑造(上)
第4 章 弗里德里希的塑造(下)
第5 章 國家的專橫仆人
第6 章 文 化
第二部 戰(zhàn)爭與和平
第7 章 1745—1756 年的和平與戰(zhàn)爭
第8 章 七年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前三年
第9 章 七年戰(zhàn)爭:災難與生存
第10 章 七年戰(zhàn)爭:弗里德里希為何獲勝
第11 章 長久的和平、短暫的戰(zhàn)爭和雙重外交
第三部 在國內(nèi)
第12 章 公眾和民族
第13 章 國內(nèi)的光明與黑暗
第14 章 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
第15 章 在宮廷和家中
結 語 死亡與形象變化

第二,本書對這位普魯士大帝的生平講述要么過于細碎,甚至一度讓我產(chǎn)生了有堆砌史料的想法——這似乎也是不少厚書的通病,看似圍繞某個主題講了很多,但一行行素材放上去,卻沒有作者本人的觀點。要么就顯得過于籠統(tǒng),或者是很難抓住重點。

舉兩個例子。

腓特烈喜愛藝術,較為突出的是音樂與建筑,建筑方面,波茨坦的無憂宮就是出自他的建筑設計,而音樂方面,熱愛長笛的腓特烈自己創(chuàng)作過百余首長笛協(xié)奏曲。

波茨坦的無憂宮

在《弗里德里希大王》中,這部分內(nèi)容本來可以由作者深入淺出地去聊藝術對腓特烈性格的影響,如藝術對情操的陶冶,讓他不像父親那般在文化上過于保守專制,甚至允許民眾批評他的聲音存在——音樂并非影響性格的第一要素,但肯定有影響。

此外,就是著名的“七年戰(zhàn)爭”。

作為一本傳記,戰(zhàn)爭這種舉國大事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是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弗里德里希大王》雖然用了足足3章內(nèi)容來聊這場“歐洲大戰(zhàn)”,但我從書中卻讀不出君主本人作為最后決策者是如何運籌帷幄的,經(jīng)濟、外交、戰(zhàn)事、民生等這些都沒能深入聊聊,令人頗感遺憾。

第三,《弗里德里希大王》全書時不時就會強調(diào)腓特烈是個同性戀。雖然說英國被戲稱為“腐國”,作者蒂莫西·布萊寧(Tim Blanning)在一本歷史專著,反復提及主角的性取向,這究竟是作者個人的獨特喜好,還是對德國(人)一種隱晦的嘲諷?

有空我再看看這位劍橋大學教授的《企鵝歐洲史·追逐榮耀》,或許能找到答案。

平心而論,腓特烈是個同性戀、雙性戀甚至其他奇怪的性癖好,都可能與史實不符,就算腓特烈真有男寵,稍微提及即可,畢竟,我也看不出這種癖好是否影響到了君主本人的統(tǒng)治風格。

總體而言,我看君主、梟雄等的傳記、歷史故事,更好奇每一件影響文明進程的歷史大事背后的政治博弈是怎樣的,歐洲雖然有好多國家,翻閱中世紀和近代的歷史可知,無非是幾個互有血緣關系的家族相互掐架,和大家族內(nèi)部爭權奪勢無異,這段歷史的講述者,如果沒能把這層內(nèi)容說透,可讀性就差了不少。

《弗里德里希大王》目前有正版電子書可直接閱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找來看看再決定是否入實體書。

祝您閱讀愉快!

如果覺得內(nèi)容比較有趣,你還可以通過這些傳送門邂逅更多精彩(鞠躬ing):? ???

【1】尚書堂——關于書的品鑒報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閑扯兒——陪你聊聊番劇和手游的那些事兒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壞3圣痕故事——游戲里也有歷史與文藝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壞3圣痕故事(視頻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為你讀詩(視頻)——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種花式閑扯兒——總有一款能討你歡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書評】腓特烈二世:曾為音樂試圖放棄王位,幸好未能成為李后主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星座| 石景山区| 都匀市| 白朗县| 刚察县| 普洱| 阳曲县| 南靖县| 宁国市| 太湖县| 游戏| 龙陵县| 北海市| 炎陵县| 麻城市| 莲花县| 镇宁| 开江县| 汉川市| 霍州市| 加查县| 策勒县| 东明县| 肃南| 鹤山市| 五莲县| 桃园市| 广丰县| 平凉市| 庆元县| 台山市| 三门县| 射洪县| 汾西县| 迁西县| 庆云县| 吴旗县| 龙江县| 寿宁县| 隆安县| 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