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中美競爭的大背影下如何展開外交進行了反思?還有希望嗎?
近日,美國《外交事務》發(fā)表文章,題為《駕馭大國競爭的新時代,美中競爭陰影下的治國方略》,就美國在中美競爭的大背影下如何展開外交進行了反思。我們之所以要討論這個話題,是因為中國必須認識到其他國家如何看待中美兩并立的時代。
在美國人看來,大國競爭在這一時期不僅僅是以往時代的重演,用來描述美中競爭的最懶惰的比喻就是“新冷戰(zhàn)”,因為這種描述從根本上歪曲了競爭的本質。
冷戰(zhàn)最大的不同是兩個獨立的體系之間的對抗,較量的本質是一方尋求用自己的制度取代對方的制度。
中國和美國之間則有著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密集和復雜的供應鏈聯(lián)系,美國試圖通過供應鏈多樣化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已努力在關鍵技術方面更加自力更生,并更加重視內需而不是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
美刊認為,美國的努力不會成功,即使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也絕不會在政治上或經濟上與中國斷絕關系。2022 年美中貿易總額超過 6900 億美元。盡管近年來中美局勢緊張,但這個驚人的數字并不意味著任何顯著的脫鉤。
這也意味著,中國和美國將展開激烈競爭,而且會在單一體系內展開競爭。一個系統(tǒng)內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會比冷戰(zhàn)期間存在的系統(tǒng)間的二元競爭復雜得多。中美相互依存并不能消除戰(zhàn)爭的可能性,但這種新型的復雜相互依存,大大增加了沖突的成本,再加上中美都是核大國,進一步降低了戰(zhàn)爭作為政策工具的可能性。你也可能理解為,中美競爭是一回事,發(fā)生戰(zhàn)爭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美國人認為,普京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選擇的是掀桌子。而中國選擇挑戰(zhàn)現(xiàn)有國際體系幾乎不符合國家利益。因為中國是—冷戰(zhàn)后全球經濟的主要受益者。中國或許可能想取代美國在全球經濟的中心地位,但這與想要完全踢翻桌子是兩碼事。美刊聲稱,那些認為中國是尋求徹底顛覆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大國,未免言過其實。把中美競爭說成是意識形態(tài)之爭的觀點,同樣是二級管思維。
未來的大國競爭將是常態(tài),可以會持續(xù)幾十年,對世界戰(zhàn)略格局的影響是什么呢?
一、在大國競爭的新階段,各國都會對中美兩國的行為表達關注和擔心,誰也無法忽視中國的想法。
二、很多國家會享受中美并立的二級世界。在一些國家看來,一邊與美國保持穩(wěn)定關系,一邊與中國發(fā)展合作,可以把兩邊的好處都占了,甚至利用美國向中國要好處,或者利用中國向美國要好處。
在很多國家看來,如果沒有中國,美國經常無視一個國家的利益,而且經常干涉內政,有些國家面臨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所以,大多數國家都會努力實現(xiàn)自主。有些區(qū)域的國家會形成新的聯(lián)盟和伙伴關系,不再把外交關系局限現(xiàn)中美兩個大國。比如,阿拉伯聯(lián)盟、南美洲國家聯(lián)盟等等,都有可能更加獨立自主。
三、基于中美競爭的復雜性,美國需要更高水平的外交政理理念,過去的粗暴干涉外國內政,或者是命令式的外交將面臨考驗。從中國斡旋中東和平就能看出來,成功的外交需要國家必須有智慧、敏捷和勇氣來發(fā)現(xiàn)提升影響力的機會。
可見,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兩國影響力之爭與發(fā)生戰(zhàn)爭沒有太大關系,更重要的是外交政治理念之爭。這就需要兩國外交部門更加有技巧的與其他國家打交道,而其他國家則因為中美競爭選擇提升獨立自主性。與過去相比,表現(xiàn)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再聽美國的話了。
那么,美國還有贏的希望嗎?其實根本沒有希望,因為中國想要的就是一個多極世界,讓更多國家獨立自主原本就是中國想要的,而美國想要的無非還是延續(xù)霸權,這個衰落的過程恐怕會很難受,而且不必改變霸權心態(tài)更容易犯錯。就像美國派出特使到沙特趾高氣揚的譴責中東國家和解一樣,怎么看著都像是蠢貨干的事。
中國外交成功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讓更多國家擺脫美國和掌控,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是形勢一片大好。